對於朱由校如此大膽的提議,諾昂並未在第一時間給予肯定的答複。畢竟,身為一名根正苗紅的皇家貴族子弟,從小所接受的精英式貴族教育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靈魂深處。這種教育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他:一名真正卓越的國王,絕不會在失去理智、缺乏深思熟慮的情形之下,輕易地與其他國家敲定任何形式的交易。
然而,朱由校對此結果似乎早有預料。他心裡很清楚,如果對方能夠不假思索地立刻應承下來,那麼這樣的盟友恐怕難以長久相伴,那麼自己所耗費的諸多心力也終將付諸東流。儘管此次交易未能如願達成,但令人欣慰的是,這兩個人卻在一片融洽祥和的氣氛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說來也巧,他們倆年齡僅相差一歲,而且身份地位頗為特殊——一個貴為堂堂大明朝的皇帝,另一個則是手握王位繼承權的翩翩少年郎。如此相似又迥異的背景,使得二人之間擁有數之不儘的共同話題。
來自西方世界的貴族若昂,自幼耳濡目染,對於如何執掌國家政權自然有著一番屬於自己的獨到見解和認知方式。而朱由校這位臨危受命、半路出家登上皇位的天子,對歐洲各國的軍事實力以及金融體係等領域充滿了好奇。於是,他便趁著這難得的交流機會,隨口向諾昂詢問了幾個相關問題。麵對朱由校的虛心求教,諾昂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將自己所知悉的一切情況都毫無保留地向其一一作了詳儘介紹。
在金融方麵,若昂詳細的介紹了目前西班牙國內的情況。
首先,這個國家因為發現了新大陸,為了掠奪這些財富,他們不斷的通過戰爭、移民去控製那些新大陸,這就導致了本國人口基數在不斷減少。更可怕的是,這部分人口可都是以青壯年為主。
其次,銀幣危機也對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儘管西班牙通過殖民掠奪獲得了大量金銀,但這些財富並沒有用於促進經濟發展。相反,財富主要集中在王室貴族手中,並沒有被這些貴族們投入到工商業和農業,導致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經濟活力下降。
此外,政治局勢的動蕩也是經濟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央政府無法有效管控全國,貴族和地方首領的勢力擴大,導致政治局勢動蕩,進一步影響了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最後,財政赤字和債務累積也是經濟惡化的表現之一。
......
深夜時分,內宮的上書房依舊燈火通明,宛如白晝一般。朱由校正端坐在書桌前,雙眉緊蹙,麵色凝重,一言不發地沉思著,仿佛正在腦海中苦苦思索某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在他的下首位置,分彆坐著來自內閣和軍機處的幾位大臣。這些大臣們一個個正襟危坐,神情肅穆,靜靜地等待著朱由校開口發問。整個房間裡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氛圍。
就在今日,朱由校聽到了若昂對於西班牙國內當前狀況的詳細介紹,令朱由校不禁驚出了一身冷汗。其緣由在於,通過煤廠售賣煤炭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使得自幼生長於內宮之中、對外界經濟事務知之甚少的朱由校,竟然清晰地洞悉了當下白銀與銅錢之間的彙率。
今日之前,朱由校從未想過將這兩者聯係起來。
就這樣,在上書房那死一般的沉寂持續了好一會兒之後,終於,朱由校打破了沉默。隻見他緩緩抬起頭來,目光掃過在座的諸位大臣,最後定格在了其中一位名叫畢自良的大臣身上。接著,他用略帶疑惑和擔憂的語氣問道:“畢卿啊,不知咱們京城這邊銀子與銅錢的彙率究竟是怎樣一個情況呢?”隨著朱由校話音落下,這個問題便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在上書房中激起了層層漣漪,引得眾人紛紛開始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
隻見畢自良起身回稟道:“陛下,京城中,一些錢莊的彙率是一兩銀子兌換一千二百文。據臣所知,江南地區有些地方有一千三百文和一千五百文的情況。”
朱由校再次問道:“難道國朝訂製的彙率不是一兩銀子一千文錢嗎?”說到這裡,他突然一拍額頭。
他突然想起通脹這個詞,於是他從文案上拿出了茅元儀自南直隸發回的奏折。
上麵寫了一則案例,那就是因為一條鞭法規定了,朝廷的賦稅隻收白銀,可普通百姓日常使用最多的都是銅錢。為了繳納賦稅,百姓們隻能通過士紳或者裡長這樣的渠道去兌換白銀。
問題就出在了這裡。國朝規定一兩白銀兌換一千文錢,可從來沒有人真正的按規定執行過。有良心的士紳還能給出一千一百文,碰上一些惡紳,一千三百文、一千五百文的都有。
僅僅隻是這樣,那倒也罷了。可收到銀兩的稅吏,還要通過火耗再剝削一道百姓。做法非常簡單,就是將百姓繳納賦稅的碎銀通過火燒至其溶解成銀水,通過攪拌將雜質剔除,提純後,指責百姓缺斤少兩。質樸的老百姓哪懂官府的騷造作,隻怪自己受到了奸商的欺瞞。
因為賦稅需要上交朝廷,在此之前,地方官府通常會再次將提純白銀再次溶解成銀水,再放入一些銅等金屬,這部分的損耗就成了各地方官府正規的收入。
對於國朝政務了解非常透徹的葉向高稟告皇帝,這樣的操作全國各地都有。這讓朱由校非常驚訝,同時他突然想起,滿清雍正執行了一個政策叫做火耗歸公。將地方政府的行為變成了國家的行為,可最終坑害的還是黎民百姓。
怪不得,張居正死後,很多政策被廢除,就一條鞭法被執行的如此久遠而生命力旺盛。原來一切的根源就是官員們和士紳們都從這條好政策上獲得了利益。
而最大的利益受損者就是百姓和朝廷。
百姓失去的是賴以生存的財富,而朝廷失去的則是民心和公信力。
上下五千年曆史告訴朱由校,沒有了公信力的朝廷,你就莫怪彆人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