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十一月裡,紫禁城仿佛被一層喜氣洋洋的氛圍所籠罩,到處彌漫著歡樂和喜悅。對於宮人而言,所謂的“普天同慶”或許對他們來說委實無足輕重,白花花的銀子對他們來說,才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這段日子裡,從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到身份卑微的宮女、太監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就算有人不小心犯下些許過錯,也不再會麵臨嚴厲的懲罰,挨打甚至喪命之事更是鮮有發生。這樣寬鬆和諧的環境,讓人們難得地感受到了宮廷之中那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暖。
在這一片歡騰之後,朱由校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回想起上一世的曆史軌跡,天啟皇帝最終是無子而早逝,這無疑成為了他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於是,他決定采取一個大膽的舉動——通過更改孩子們的名字,試圖扭轉他們未來的命運。
在上輩子的時候,由於家中四位長輩尚且健在,他與妻子根本就沒有資格親自為孩子命名。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他既沒有父親的約束,又失去了母親的管教,終於能夠自作主張,為自己的孩子們取上稱心如意的好名字了。
為此,朱由校不辭辛勞地翻閱起宗人府那堆積如山的典籍。經過一番仔細查找後發現,按照皇室的輩分排行,他的皇子屬於“慈”字輩,而且名字當中還必須帶有“火”字旁才行。
於是乎,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親自為皇長子賜名為朱慈燁,皇次子賜名為朱慈爍。而對於兩位可愛的小公主,大女兒賜名為朱淑嫣,小女兒賜名為朱淑婉。
不僅如此,為了確保孩子們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他更是彆出心裁地給長子起了一個乳名叫“壯壯”,希望他身體強壯;次子則得了個乳名“康康”,寓意著平安康健。
如果不是擔心張皇後和段貴妃會操起菜刀追殺他,說不定這兩個小家夥就會被冠以“狗蛋”和“狗剩”這樣充滿鄉土氣息的小名。畢竟在那廣袤的鄉村田野之間,那些能夠順利長大成人的孩童們,十之八九可都是叫著這般接地氣的名字。
當然,兩位小公主自然也不能少了專屬的親昵小名。朱淑嫣的小名就是甜美的“嫣嫣”,而朱淑婉則有著溫柔的“婉婉”之稱。不得不說,朱由校對子女們的偏愛簡直展現得淋漓儘致,甚至連這種細節之處都不肯放過。緊接著,他又特地頒布旨意傳達至後宮中的幾位太皇太妃以及太妃那裡,還有孩子的生母,明確要求從今往後,眾人對皇子公主的稱呼必須使用他們各自的小名。
隨著冬季的到來,後宮眾太監、宮女發現,皇帝平日裡‘處理完’公務之後,往永壽宮和儲秀宮跑的比坤寧宮和翊坤宮更加勤快,不知道的還以為前兩宮是皇子的母妃居住的宮殿呢。
兩個女兒滿月的時候,朱由校親手雕刻了精美的大象、獅子、老虎、長頸鹿等動物的木雕。分彆贈送給了兩個可愛的小公主。
同時,他‘親壽’精挑細選了四名乳母,分彆送到了永壽宮和儲秀宮。把生了皇子的張皇後和段純妃給氣的牙癢癢,天天在自己的宮裡吃兩位公主的醋。
臘月,閒來無事的朱由校突然親臨文華殿,恰巧碰到了信王朱由檢和朱徽妍、朱徽婧、朱徽媞等弟妹們正在上課。給他們上課的是日講官周道登。
本來,按照明代以往的慣例,皇子們在出閣之前都是沒有專門的師傅來教導學業的。然而,朱由校卻打破了這一常規。他不僅給自己的弟弟朱由檢精心配備了專屬的老師,更是特意安排他到文華殿去讀書。對於本就酷愛讀書學習的朱由檢來說,哥哥的這番舉動無疑令他欣喜若狂。
在朱由校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候,由於需要全力以赴地處理繁雜的朝政事務,實在無暇分身照顧到弟弟朱由檢。而熱愛讀書的朱由檢,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如果碰到不認識的字詞,便會主動去翻閱像《洪武正韻》、《海篇直音》以及《韻小補》之類的書籍,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難題。
後來,他被冊封成為信王後,並搬進了十王府居住。從那時起,他除了按照規定時間去文華殿上課,閒暇時間常常身著便裝悄悄走訪北京城內的市集,親自購置各類物品,同時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狀況和民生疾苦。也正因如此,他對於市場物價的波動情況以及民間所麵臨的種種困境都了然於心。
值得一提的是,朱由校不僅僅隻是破例為弟弟找來幾位優秀的老師教授他讀書識字,就連自己的妹妹們他也不曾遺忘。在朱由校的理念當中,男子與女子應當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權利。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總歸都是要費心教養的,倒不如一次性全部包攬下來。正所謂“長兄如父”,他這樣做也是希望妹妹們日後嫁作人婦之時,不會因為自身的驕橫無禮而遭到夫家的厭棄,從而丟了他這位兄長的臉麵。
皇子教育和公主教育自然有區彆,公主教育多了《女戒》,皇子教育多了《皇明祖訓》,這些題材以前朱由校沒去和那些酸儒計較。
可現在不同了,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原有的那些題材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於是他找到了他自己的日講官周如磐,此人是他繼位之後,內閣給找的老師,是《神宗實錄》、《光宗實錄》的總裁,知識淵博,更為關鍵的是,人還不迂腐,懂得因材施教,又剛正不阿。
朱由校派魏忠賢下江南時,就被這位老師給批評了一頓,但最後的結果出來之後,周如磐放下了架子,向朱由校畢恭畢敬的道了歉,最後隻是囑咐了他不要太過於依賴太監,要相信朝臣們的這些話語。加上前些時候他忙於木工縱樂,錯過了幾次朝會,周如磐都是勇於疏諫,而朱由校總是點頭認錯,師徒二人關係處的相當可以。
對於朱由校重視皇子皇女的啟蒙教育,周如磐也是非常認可的,於是師徒二人討論了許久,最後擬定了一份教材——《三字經》、《九章算術》。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