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神色。僅僅一個時辰不到啊!那原本威風凜凜、氣勢洶洶的九百多名精銳披甲騎兵,如今竟然幾乎全軍覆沒,隻有達爾岱等區區十幾個人僥幸逃脫。而這片看似不起眼的小山坡,仿佛成了吞噬生命的惡魔之口,將這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們無情地吞沒。
更讓阿敏感到絕望和恐懼的是,己方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居然連敵人的一根汗毛都沒能傷到,甚至連一個敵軍的傷亡記錄都沒有留下!這簡直就是一場噩夢,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
阿敏隻覺得心如死灰,空洞無神的雙眼呆呆地望著蒼茫的天空,嘴裡喃喃自語道:“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突然間,他胸口一陣劇痛襲來,喉嚨一甜,“哇”的一聲噴出一大口鮮血,身體也隨之失去平衡,像斷了線的風箏一般從戰馬上重重地摔落下來。
剩餘的兩千名騎兵見此情形,紛紛大驚失色。他們急忙下馬,七手八腳地將吐血倒地的阿敏扶起,並簇擁著他以最快的速度向老建州衛方向撤退而去。一時間,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陣陣塵土。
隨著阿敏率領殘部的撤離,遠東鎮的危機算是暫時得到了解除。然而,所有人心裡都清楚,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因為努爾哈赤絕不會容忍在自己的後方存在如此可怕的一顆釘子,他必定會傾儘全力來拔掉這顆眼中釘、肉中刺。可以預見,遠東鎮未來所麵臨的壓力將會無比巨大,一場腥風血雨或許正在悄然醞釀之中。
......
整個天啟三年,努爾哈赤對於刺蝟般的遼東秋毫未犯,並沒有讓熊廷弼和朱由校放鬆警惕。他們也不是沒有任何動作的。
天啟三年十月,新軍第五師、第六師徹底完成編練,朱由校按慣例授完軍旗之後,立馬下令,耗費了內帑兩千萬白銀裝備訓練的六個師四萬八千人馬即刻出發前往遼東,替換掉遼東本土軍隊六萬人馬進京接受整訓。
整個舉動是非常冒險的,如果讓努爾哈赤意識到明軍的調動情況,很有可能他會再次率軍攻打撫順,以圖破開明軍製造的水泥龜殼。所以內閣、六部都是持反對意見的。
可朱由校和熊廷弼卻是深知,如果不將遼東軍替換下來,反攻後金永遠隻能存在於紙上。
隨著李成梁的逝世和明日朝鮮戰爭之後,遼東軍再也不是明朝第一邊軍,而那些跟隨李成梁成長起來的將領逐漸演變成的將門,已經成了不得不剔除掉的毒瘤。
前方戰事的停歇,正好給了朱由校調整的機會。
曾經他也考慮過,適當的解散掉這些遼東軍,可那些被解散的士兵如果不對其進行任何約束,等他們回到地方可能會成為各地方最不穩定的因素。
隻有將他們調入京城進行整編,讓兵與將徹底隔離開,換上一些敢戰之將,稍加整訓之後,遼東軍或許還能成為對付蒙古的一把利器。
將新軍與遼東軍進行調換,朱由校也是冒了一定風險的。要知道這新軍可是他一手組建,吃的喝的用的全都是朱由校的,他們隻認皇帝,可以說完全是朱由校的子弟兵。
這一下子將他們全部調往遼東,朱由校就又成了一個光杆司令,到時候他會不會成為又一個萬曆皇帝呢?
最終,在朱由校的獨斷專行之下,調令下達了。裝備精良的六個師新軍加上兩千工匠一共五萬人馬,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始了他們在遼東的軍事生涯。
隨著新軍浩浩蕩蕩地離去,朱由校緩緩收回視線,最終將目光定格在了南、北京軍身上。隻見他的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令人不寒而栗的邪惡微笑。
儘管這些年來,朱由校的關注點大多集中於新軍,但對於京軍的整編工作,他從未有過絲毫懈怠。伴隨著南京陪都地位的撤銷,原本駐守南京的數萬京軍中,除了一萬多名負責留守海防的部隊之外,其餘三萬實打實的人馬全部被調遣入京,與北京的京軍順利完成了合並。至此,一支規模達十三萬之眾的強大京軍應運而生。
然而,這支看似威風凜凜的京軍,實則早已成為了勳貴們手中僅存的王牌力量,更是文官集團最為堅實的後盾和依靠。要問其中緣由,那就不得不追溯到那場驚心動魄的土木堡事變。自那次變故以後,儘管這支京軍表麵上依舊頂著“京軍”的名號,但實際上其控製權已然落入了文官集團之手。
於是,在一個陽光明媚卻氣氛凝重的早朝上,朱由校拋出了一項提議——他準備將京軍依照新軍模式進行整編。這一提議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引發了文官集團激烈的反對聲浪,以及勳貴集團微弱的抗議之聲。
這些文官們紛紛站出來,言辭犀利地指責這一計劃存在諸多弊端和風險。他們引經據典,列舉出種種理由來試圖說服朱由校放棄這個想法。說來說去,無非表達的就一個意思,皇帝過多的重視刀兵,非國家之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勳貴們則隻是表達了一個態度罷了,他們想跟著皇帝喝點湯。畢竟他們也清楚,自己已經不再適合上陣殺敵,但是族中後代們就算再廢,總能鍛煉出一兩個有用之才吧?你皇帝的目光總該往我們身上看一看了。
然而,朱由校並未輕易妥協,他堅信自己的決策對於國家軍事力量的提升至關重要。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與僵持,儘管麵臨著巨大的壓力,最終朱由校憑借著皇權的強製力和帝黨的強有力支持,使得這項提議得以通過。
可是,這場勝利並沒有給朱由校帶來太多喜悅,相反,他滿心歡喜的心仿佛被一盆冰水澆透,變得哇涼哇涼的。因為他清楚地意識到,即使提議通過了,後續的實施也必將麵臨重重阻礙。果不其然,接下來的整編工作進展得異常艱難。時間匆匆流逝,轉眼已至天啟四年正月,整整兩個月過去了,京軍整編工作仍然停留在紙麵上,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推進。
擺在眼前的問題層出不窮:軍隊的裝備嚴重不齊,有的士兵甚至還拿著破舊不堪的武器;人員年齡層次參差不齊,老弱病殘混雜其中,戰鬥力大打折扣;更為棘手的是,軍餉短缺成為了製約整編工作的關鍵因素。麵對如此多的困難,朱由校心急如焚,憤怒之下,他接連摔碎了好幾個珍貴的杯子。
已經逐漸習慣每日沒事就躲進後宮奶孩子的朱由校,此刻再也坐不住了。形勢緊迫,逼得他不得不親自出馬,投身於這看似無望的整編工作之中。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