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的陽春三月,陽光明媚,春風拂麵。在雄偉壯觀的沈陽城中,一場規模宏大的揮師大會正在隆重舉行。站在高台上的熊廷弼氣宇軒昂,威風凜凜,他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台下那一片人山人海的景象。
隻見台下,群星閃耀,身著各式鎧甲、手持鋒利兵器的士兵們整齊劃一地排列著。他們個個精神抖擻,英姿颯爽,眼神中透露出對即將到來的戰鬥的渴望和期待。這支裝備精良的大軍,無論是從武器裝備還是士氣風貌來看,都堪稱精銳之師。每一名士兵都翹首以盼著自己敬愛的主帥能夠儘快發出進軍的號令,以便他們能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為了這一刻,他們足足等待了六年。
為了這場戰役,熊廷弼與朝廷可謂是精心籌備了整整一年之久。在此期間,他不辭辛勞地四處奔走,積極聯絡各方勢力。最終成功地召集了來自蒙古察哈爾部的三萬鐵騎以及紮魯特部等喀爾喀部落的一萬鐵騎組成的聯軍。此外,還有朝鮮國即將派出的四萬大軍。不僅如此,東江鎮更是派出了一萬訓練有素的步兵前來助陣,而遠東鎮則提供了三萬英勇無畏的步兵。再加上原本就駐守在遼東地區的十五萬大軍,如此一來,總計彙聚成了一支多達二十七萬餘人的龐大隊伍。
麵對如此眾多的兵力,要確保後勤補給線的暢通無阻至關重要。為此,熊廷弼不惜耗費巨額資金,招募了足足十萬名遼東百姓專門負責後勤運輸工作。這三十七萬人馬的集結,充分彰顯出了熊廷弼與朝廷對於此次反擊戰的高度重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除了特意留下三萬人馬分彆鎮守撫順、開原、鳳凰城這三個戰略要地之外,整個遼東地區幾乎已經傾儘所有力量,真正做到了傾巢而出。
四十萬之眾的士兵以及民夫,再加上三十萬匹剽悍雄壯的戰馬和耐力持久的騾馬,如此規模宏大的隊伍,其每日所耗費的物資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單靠山東和直隸兩地那浩浩蕩蕩的運輸隊來保障供給顯然遠遠不夠。
值得慶幸的是,遼東地區現有的二百萬漢族民眾在此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從山東和直隸等地陸續遷移而來的上百萬人口,猶如新鮮血液一般注入到這片廣袤的土地之上。他們憑借著勤勞的雙手和頑強的毅力,在原本荒蕪的土地上新開墾出多達五百萬畝的肥沃良田。而那些世世代代生活於此的原遼東百萬漢族百姓,則與新移民們齊心協力,共同辛勤耕耘。他們廣泛種植的甘薯、馬鈴薯、高粱、玉米以及大豆等農作物,不僅滿足了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更為即將出征的大軍提供了堅實可靠的後勤支持。
此次針對後金的反擊戰役,熊廷弼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擬定了分兵四路的作戰計劃。當這份詳細的戰略規劃呈現在朝堂之上時,滿朝文武心中不禁猛地一沉,暗叫不好。
遙想當年那場慘烈無比的薩爾滸之戰,明朝軍隊傾巢而出,集結了足足二十萬聯軍,同樣采取了分兵四路進擊金兵的策略。然而最終的結局卻令人痛心疾首:五萬多名英勇無畏的將士血灑疆場,三百多位身經百戰的戰將壯烈犧牲,幾乎將全國最為精銳的軍事力量儘數葬送在了薩爾滸那個地方。
此後,朝廷曆經整整六年的漫長歲月,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財力,才終於得以重新組建並再度武裝起這支擁有三十萬兵力的強大軍團。可如今,作為一軍主帥的熊廷弼竟然又一次打算故技重施,玩起分路進兵的險招,難道他就不怕重蹈當年楊鎬的悲慘覆轍嗎?一時間,朝堂上下議論紛紛,質疑聲此起彼伏。
但是,最後朱由校力排眾議,最終還是同意了熊廷弼的作戰計劃。不過為了保險,他還是派出了孫傳庭作為欽差大臣,分管一路大軍,如此一來也好替熊廷弼分擔壓力,也能統籌管理一路大軍。
實際上,朱由校也在賭博,他在賭孫傳庭是否如後世那般有著紮實的軍事才能,不然迎接明朝的又會是一場大敗潰輸的場麵。
四路大軍的分配方案為:第一路,熊廷弼親率十萬大軍出撫順關沿薩爾滸攻擊赫圖阿拉;第二路由孫傳庭為總指揮率九萬出清河堡目標同樣也是赫圖阿拉;第三路為朝鮮、東江聯軍,出義州攻赫圖阿拉;第四路為遠東,這路的作用為牽製鑲藍旗,使其無法及時回援。然而,儘管麵臨著眾多的反對聲音,朱由校卻展現出了非凡的決心與果敢。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毅然決然地力排眾議,最終點頭同意了熊廷弼所提出的那套精心謀劃的作戰計劃。
當然,謹慎行事一直以來都是朱由校的作風,所以即便是已經做出了決定,他仍舊覺得需要再增添一道保險措施。於是乎,經過一番斟酌考量,他當機立斷地派出了素有威名的孫傳庭擔任欽差大臣這一要職,並賦予其掌管一路大軍的重任。這樣安排不僅可以有效地替熊廷弼分擔一部分戰場上的壓力,同時還能夠讓孫傳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對這一路大軍實施全麵而高效的統籌管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事實上,對於此次決策,朱由校內心深處也是懷著一絲忐忑不安的。畢竟,他如今正像是一個置身於賭場中的賭徒一般,將賭注押在了孫傳庭身上,賭的就是這位將領是否真的如同後世傳說中那樣擁有著堅實過硬的軍事才能。因為一旦這個賭局失敗,那麼等待著明朝的很可能將會是又一次慘不忍睹、大敗潰輸的結局。
接下來要說的便是這四路大軍具體的分配方案:首先是第一路——中路軍,這支軍隊將由熊廷弼親自率領,其中包含了剽悍勇猛的蒙古四萬鐵騎,此外還有四個裝備精良的遼東騎兵師、兩個火力強大的火槍師。所有這些兵力加在一起,總數高達整整十萬之眾!他們此番出征的路線乃是從撫順關出發,沿著薩爾滸一帶長驅直入,目標直指敵方的核心據點赫圖阿拉。
其次則是第二路——南路軍,此路軍的總指揮一職交由孫傳庭擔當,在他麾下集結了近衛軍所屬的五個訓練有素的騎兵師,另外還有四個武器先進的火器師。整支南路軍總計約有九萬餘人馬,他們的進軍方向是從清河堡起始,沿鵜鶘關,以雷霆之勢直插赫圖阿拉。
且說那第三路軍,乃是朝著朝鮮方向進發。此路人馬以朝鮮領議政兼都元帥劉沉香劉理順)掛帥出征,其麾下有李適、張晚、賈琛、權恂以及扈俊等一眾朝、明兩國將領作為副將輔佐。四萬朝鮮軍隊,自義州渡過鴨綠江,直搗後金腹地,他們的目標同樣是赫圖阿拉。
與此同時,東江鎮的毛文龍更是親自統率一萬精銳之師前來策應。這一路人馬與朝鮮軍隊相互配合,互為犄角之勢。
再看那第四路軍,他們是遠東鎮的軍隊。此路由經略使洪承疇擔任主帥,李如楨和王世忠二人則出任副將。他們統領三萬虎狼之師從海參崴出發,劍指建州老衛。其目的便是要斬斷後金國的退路,讓敵人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之中。而且,這支軍隊還要負責牽製住駐守在此處的後金大軍,使其無法及時回援赫圖阿拉,從而為其他幾路大軍創造有利條件。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滅金之戰蓄勢待發。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