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後一名後金騎兵轟然倒地,濺起一片塵土飛揚,這場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激烈而又殘酷的廝殺終於落下帷幕。戰場上彌漫著濃烈的血腥氣息和硝煙味道,喊殺聲與慘叫聲漸漸停歇,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沉寂。
在後金人與明軍相互脫離接觸之後,那些狼狽不堪的後金士兵們甚至來不及回頭看上一眼這曾經讓他們浴血奮戰的地方,就如喪家之犬般朝著赫圖阿拉的方向落荒而逃。經過如此慘烈戰鬥的明軍此時也已疲憊至極,根本沒有多餘的力氣再去參與追擊行動。
熊廷弼望著遠處逐漸消失的後金身影,略微沉思片刻後,隻是命令位於後方隊伍的林丹汗率領部分人馬象征性地追擊了數公裡路程,隨後便果斷下令讓其收隊返回。畢竟,此時此刻打掃戰場,救治傷兵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經此一役,雖然明軍最終獲得了勝利,但也隻能稱之為一場慘勝。在這場正麵交鋒的惡戰之中,明軍原本堅不可摧的八八方陣遭到了重創,其中有三個方陣被徹底團滅,另外還有四個方陣遭受嚴重打擊幾乎喪失戰鬥力,剩下的各個方陣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據初步統計,直接陣亡的火槍手多達兩千名,其中包括三十名營級以下的軍官;此外,身負重傷無法繼續作戰的士兵更是高達一千人之多。
然而,儘管明軍自身損失慘重,但他們所取得的戰果卻是相當輝煌的。他們以三千人的傷亡數字,成功換取了後金精銳正黃旗五千人陣亡的巨大成果。這樣的戰績足以證明明軍戰士們在麵對強敵時毫不畏懼、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
與此同時,分布於左右兩翼的明軍騎兵同樣表現出色,絲毫沒有給遼東地區的人們丟臉。這四個騎兵師在奮勇殺敵的過程中,雖然自身也付出了傷亡八千餘人的慘痛代價,但他們成功殲滅了鑲黃旗三千人和正白旗四千餘人,給予了敵人沉重的打擊。
此戰過後,戰前滿編的四個騎兵師僅剩下一萬七千名騎兵還有一戰之力,而兩個火槍兵師則剩下一萬七千名戰士還可一戰,加上三萬蒙古聯軍,整個大軍還有六萬多兵馬。
不過數萬明軍身上攜帶的火藥和彈丸消耗甚大,需要一點時間補充,加上傷兵需要往後方撫順運輸,因此戰後三日,明軍一直在原地休整,同時靜候南路軍那邊的軍情以觀後效。
......
三月二十日這一天,陽光有些黯淡,仿佛也感受到了大地之上彌漫的緊張氣氛。皇太極率領著一萬多名殘兵敗將,艱難地護衛著重傷在身、氣息奄奄的努爾哈赤緩緩歸來。他們一路風塵仆仆,終於抵達了赫圖阿拉城。
剛剛被送入汗王宮的努爾哈赤,躺在病榻之上,麵色蒼白如紙。他深知自己大限將至,時間緊迫得如同風中殘燭。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下令立刻召回多爾袞以及其他重要大臣。他要趁著自己意識還清醒之時,親手將汗王之位傳承給年輕卻極具潛力的多爾袞。
而一直在暗中覬覦汗位的皇太極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頓時燃起熊熊怒火。他本就對父親將汗位傳予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深感不滿和憤恨,如今眼看著自己的老父親行將就木,生命之火即將熄滅,他那強烈的野心再也無法抑製,猶如脫韁野馬一般奔騰而出。
皇太極決定鋌而走險,放手一搏。他迅速派出自己的心腹手下出城去追殺傳信的使者。與此同時,皇太極在自己的書房秘密召見了舒穆祿·揚古利和鈕祜祿·徹爾格這兩位深得努爾哈赤信任的親信將領。房間裡的氣氛凝重壓抑,皇太極目光閃爍不定,透露出一股難以捉摸的狡黠和陰險。
他麵色凝重地將一切都毫無保留地告訴給了那兩位位高權重的大臣,因為此刻的後金國已然深陷絕境,正麵臨著生死攸關的時刻。明朝大軍淩厲的兵鋒已然逼近了後金國的心臟——赫圖阿拉城。時間緊迫,後金國再也無法等待年幼的多爾袞成長起來擔當大任了。此時此刻,汗國迫切需要的並非一個稚氣未脫、涉世未深的孩童,而是一位能夠引領整個國家於艱難險阻之中奮勇前行,最終邁向光明未來的強大領袖!
而他,皇太極,堅信自己就是那個足以力挽狂瀾的不二人選。他目光堅定且自信滿滿地注視著麵前的兩位重臣,仿佛要透過他們的眼睛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
然而,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那兩位重臣瞬間大驚失色。起初,他們本欲義正辭嚴地斥責皇太極如此大膽妄為,但就在這時,書房外忽然傳來一陣清脆而又令人心悸的鎧甲撞擊之聲。兩人心頭一緊,不約而同地對視了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到了深深的恐懼與不安。
他們深知,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選錯了立場,站錯了隊伍,那麼很有可能今天便是他們的死期。於是,經過一番短暫而又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兩人終於做出了決定。隻見他們緩緩地彎下膝蓋,單膝跪地,並以無比恭敬的姿態向皇太極表示願意臣服於他,尊奉他為新一代的大汗王。
儘管這個決定違背了先大汗努爾哈赤所頒布的旨意,但眼前這位英明果敢、勇武過人的皇太極,無疑才是當前後金國最為合適也是唯一正確的汗王人選。
高興得手舞足蹈的皇太極迫不及待地疾步上前,緊緊拉住那兩人的手,滿臉笑容地說道:“此次若能成功讓汗國安然度過這場巨大的危機,本汗定當對你們二位予以重賞!”
皇太極示意他們靠近書桌坐下,三人圍坐在一起,壓低聲音開始了一場機密的謀劃。經過一番深入討論和細致分析,最終達成共識——時間緊迫,不容拖延,必須儘快采取行動以免橫生枝節、夜長夢多。而當下最為關鍵之事,便是立刻前往尋找老汗,請其下達立皇太極為繼任汗王的詔書。
主意已定,三人不再猶豫,當即起身準備分頭行事。隻見揚古利與徹爾格彼此交換了一個堅定的眼神,然後便如同離弦之箭一般衝出門去,各自奔向既定目標,一場關乎後金國命運的大戲就此拉開帷幕。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