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金國內部發生劇變之時,身處前線的熊廷弼對此一無所知。倘若他能夠提前察覺到這一情況,想必絕不會選擇在薩爾滸地區停留休整數日之久。
視線轉向南方戰線,三月十四日這天。由孫傳庭親自統率的五個精銳騎兵師以及四個火槍兵師共計九萬雄師,已經抵達了富察——這座女真族人聚居之地,並與代善所統領的兩萬餘眾八旗軍形成了緊張的對峙局麵。
代善、嶽托和莽古爾泰三人並肩而立,遠遠地凝視著對麵嚴陣以待的明朝軍隊陣勢。經過短暫的觀察和低聲商議之後,代善果斷地下達了作戰命令:“莽古爾泰,你率領正藍旗去衝擊明軍的左翼騎兵方陣;嶽托,你負責進攻明軍中軍的火槍陣列;本帥則親率本部兵馬攻擊明軍右翼的騎兵方陣!”
聽到指令後的莽古爾泰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但並未多說什麼,隻是輕點下頭便轉身離去,迅速帶領麾下士卒奔赴戰場。而站在一旁的嶽托,則用一種極其複雜的目光深深地望了幾眼自己的父親,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沉默不語地跨上戰馬,默默離開了原地。
眼看著三位將領各自歸位並著手組織戰前的最後動員工作,後金軍的一舉一動自然也沒能逃過孫傳庭敏銳的雙眼。隻見他麵色凝重地注視著敵軍的動向,心中飛快地盤算著應對之策。幾乎就在同時,孫傳庭毫不猶豫地發出一連串指令,有條不紊地調整著己方的兵力部署,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激烈戰鬥。
他下達了,由麻承詔與曹文詔率領騎九師、騎十師迎擊正藍旗;尤世功與祖大壽率領騎十二師與騎十三師迎擊正紅旗;馬世龍的騎十一師作為預備隊負責大軍後翼的安全,並隨時做好支援左右兩翼的準備。
隨後他命令戚昌國與戚元功的三師、四師為大軍中軍前衛,尤世威與馬椿的七師、八師作為中軍左右兩衛,策應左右翼騎兵師,他自己則隻在中軍大營留了一千大帥親兵營,這個親兵營可了不得,人馬清一色身披黃色重甲,不光士兵各個都是這個時代並不多見的身高一百八十公分,連坐下戰馬都是有日行千裡的汗血寶馬。
這個營從隊官到營級官員幾乎都是天啟二年、五年的武進士,所有的士兵均為勳貴家族及皇家子弟。沒錯,他們就是從皇家近衛第一師、第二師兩支民間傳說中的皇家近衛軍中挑選出來的最為優秀的一千人。他們被朱由校寄以厚望,特派到遼東來保護孫傳庭的周全。
他們這支軍隊的營長乃是甘肅提督楊嘉謨的長子——楊光烈,此人是天啟二年武進士,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智勇雙全。而副營長則是出身將門的馬飆,同樣也是天啟二年的武進士。
至於那三位連長,更是來頭不小。其中一位是懷遠侯世子常明良,另一位是唐王世孫朱聿鍵,還有一位則是劉太妃的侄孫劉澤,他也是天啟五年的武進士。這幾個人都是皇族、勳貴之後,但卻憑借自身過硬的實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上萬軍人之中嶄露頭角,最終成為了第一批勳貴子弟將領。
此時,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四個騎兵師如同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朝著自己的目標開始加速衝鋒。值得一提的是,近衛軍騎兵師,無論是從裝備還是訓練方麵來說,都堪稱精銳中的精銳。全師上下的官兵們全都配備了最新式的鎖子甲和柔軟堅韌的新式軟甲,每個人還攜帶了四杆先進的燧發槍,可以說是全副武裝,真正做到了“武裝到牙齒”。
在衝鋒的號角聲中,騎行著的官兵們動作整齊劃一地將頭盔上的麵罩放了下來,然後雙手鬆開馬韁,高高舉起手中的燧發槍。儘管身下的戰馬正在疾馳狂奔,顛簸不斷,但他們依然能夠穩穩地騎坐在上麵,保持身體平衡。隨著戰馬的奔騰,他們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緊緊鎖定住正朝著自己衝殺而來的後金騎兵,毫不退縮。
一百五十米!這個距離對於火繩槍來說或許遙不可及,但對於訓練有素、裝備有新式燧發槍的明軍騎兵而言,敵人的戰馬在他們眼中成了最佳的射擊目標。隻聽得一聲清脆的槍聲驟然響起,仿佛是一道劃破長空的驚雷,像是發令槍似的,刹那間,無數把燧發槍發射的鉛彈射向了對麵洶湧而來的後金軍。
那些數量眾多的戰馬,在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麵前毫無防備。鉛彈以驚人的速度和力量穿透它們的身軀,伴隨著痛苦的嘶鳴,一匹匹戰馬轟然倒地。而馬背上馱著的士兵,則被狠狠地甩了出去,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弧線,然後重重地摔落在地上,揚起一片塵土。
完成這一輪射擊後,明軍騎兵們沒有絲毫猶豫。他們動作嫻熟地扔掉手中已經打過一發子彈的燧發槍,伸手從戰馬背上抽出早就準備就緒的第二把槍。緊接著,他們重新調整姿勢,瞄準目標,毫不猶豫地扣動扳機,又是一陣密集的槍聲響起。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雙方的距離不斷拉近。當距離縮短到六十米時,明軍騎兵已經成功射出了四發子彈。然而這一次,他們並沒有像之前那樣隨意丟棄手中的火槍,而是有條不紊地開始裝填彈藥。接下來的戰鬥將會愈發激烈,每一顆子彈都可能決定生死存亡。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後金軍射來的弩箭也如雨點般傾瀉而至。但明軍騎兵毫不畏懼,他們緊緊伏在馬背上,靈活地躲避著敵人的攻擊。終於,當雙方相距僅剩下二十米的時候,明軍騎兵們迎著漫天飛舞的弩箭,毅然決然地打出了第五槍。
就在此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隻見明軍騎兵們突然同時做出一個整齊劃一的動作——急轉彎!他們駕馭著胯下的戰馬,如同旋風一般改變了衝鋒的方向。與此同時,這些訓練有素的戰士迅速從馬背上的包裹中取出火石以及掌心般大小的震天雷。
點燃火繩之後,他們左手牢牢握住韁繩,控製著馬匹的行動;右手則高高舉起震天雷,用儘全身力氣朝著敵軍所在的方向奮力投擲而出。一時間,無數震天雷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帶著死亡的氣息飛向了後金軍。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