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正黃旗都統舒穆祿·揚古利那高大而威猛的身軀轟然倒在了明軍將士犀利的燧發槍之下,揚起一片塵土之時,這場激烈的戰鬥終於結束。出城作戰的後金軍,在經曆了一番慘烈廝殺後,除去以皇太極為首的區區八十餘人僥幸逃脫之外,其餘的九千餘騎不是淪為戰俘,就是橫陳於戰場之上,鮮有幸存者。
在後金國內地位顯赫的皇族成員,例如代善的二子嶽托和碩讬,負傷之後不幸淪為了明軍的階下囚。那些身經百戰的高級將領們,如揚古利、哈哈納之流,則紛紛血灑疆場,馬革裹屍。為了不給逃脫的皇太極絲毫喘息之機,熊廷弼果斷地派出了一直養精蓄銳的騎十一師。這支精銳之師猶如離弦之箭一般,朝著皇太極逃竄的方向疾馳而去。
夕陽漸漸西沉,餘暉映照得大地一片金黃。然而,明軍顧不上埋鍋造飯來填飽肚子,而是趁著這股氣勢如虹之勢,迅速地將赫圖阿拉這座後金的重要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西門城外,明軍有條不紊地推出了一門門威力巨大的火炮,並毫不猶豫地脫去了炮衣,露出黑洞洞的炮口,隻待一聲令下便要點火開炮。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間,有眼尖的人發現城牆上不知何時竟然豎起了數根白旗!這一意外的變故讓在場所有人都不禁一愣。原來,正當城外兩軍殺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之時,多爾袞與阿濟格兄弟二人率領著數千名英勇無畏的兩白旗勇士,憑借著多爾袞過人的膽識和高超的戰術指揮,他們逐漸掌控住了城中混亂不堪的局勢。他們不光擊殺了皇太極的走狗渾塔,還擊敗了留在城中保護北門的那近千正黃旗精銳,控製了北門。同時,他們還俘虜了皇太極倚重的幾位漢臣,射殺了上千漢軍,趁勢接管了東門的控製權。
而此次行動能夠如此順利且快捷地達成目標,其中他們的五哥莽古爾泰著實發揮了不容忽視的關鍵作用。這位性格豪爽、勇猛善戰的莽古爾泰,本來對皇太極就心懷不滿,認為其才能不足以統領整個後金。因此,當得知多爾袞和阿濟格撥亂反正的計劃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站到了兩兄弟們這一邊,暗中協助他們奪取了赫圖阿拉的控製權。
不過,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當成功控製城中局勢的第一時間,他自己卻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成了兄弟二人的階下囚。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多爾袞是打算向明軍投降的。不單單是莽古爾泰無法理解,當得知多爾袞真正意圖的原兩黃旗官兵同樣無法理解他的舉動,不過他們最終還是被多爾袞說服,同意了投降之舉。
赫圖阿拉沉重的西門緩緩打開,多爾袞、阿濟格兄弟二人抱著後金國名冊,背著荊條領著數名親信將領緩緩走出城門。
得到消息的熊廷弼、孫傳庭二人同樣領著多名高級軍官出現在了他們麵前。
多爾袞上前一步雙膝跪倒在地,高舉名冊,口中恭敬的喊道:“罪臣,建州左衛都指揮使、都督僉事、龍虎將軍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爾袞率部眾叩見天使。”
望著眼前還未到及冠年齡的多爾袞,在麵對數萬明軍還能保持如此不卑不亢,熊廷弼是極為驚訝的。作為努爾哈赤的老對手,這幾年來,對其的子嗣後代還是有一定了解的。無數有關後金國的情報中,這個不到十五歲的小子出現的次數並不多,僅有的幾次無非都是以努爾哈赤最疼愛的幼子身份出現在情報上。
作為一個父親,熊廷弼自己也是特彆疼愛幼子的一個人,所以他從來沒有對多爾袞有過過多關注。他關注的目標都放在了努爾哈赤的兒子代善、莽古爾泰、阿敏、皇太極以及孫輩的嶽托等人身上。
就在此刻,跪在眾人麵前的這位年輕小夥子,身處赫圖阿拉那猶如龍潭虎穴般險惡的環境之中,竟然能夠肩負起代表努爾哈赤前來商談投降之事的重任,由此可見,此子在老奴心目中的地位定然是非同小可的,這一情形,即便是已然年逾半百、曆經無數風雨滄桑的熊廷弼也不禁對其另眼相看。
隻見熊廷弼那張原本就陰沉沉的麵龐此時更是烏雲密布,他用充滿威嚴且帶著幾分憤怒的語氣高聲喝道:“大膽逆賊努爾哈赤,既然有心歸降,為何不親自出城前來謝罪,反倒派遣一個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來替他行事?莫非他依舊賊心不死不成?”
聽到這番質問,那名叫多爾袞的年輕人臉上瞬間閃過一絲驚愕,但隨即便恢複了平靜,並且越發恭敬地躬身抱拳回稟道:“啟稟大人,實不相瞞,家父努爾哈赤已於四日前不幸慘死在了皇太極那惡賊的手中。如今,建州衛城已然被小人所掌控。此次小人特地前來,正是要向大明天使您負荊請罪。家父犯下的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罪不可赦,因此小人也絕不敢心存僥幸乞求活命。隻是衷心期望大明皇帝陛下的仁德與慈悲能夠如同陽光一般普灑在這片廣袤的遼東土地之上,使得我族的黎民百姓都能夠獲得一線生機。懇請大人您代為通稟此事,小人在此感激不儘!”說罷,多爾袞深深地低下了頭,等待著熊廷弼的回應。
熊廷弼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想到,努爾哈赤已經死了,他更沒想到的是,眼前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居然能控製一座有著數萬狼兵的城池。這聽上去好像是一部小說一樣,令人不可思議。
熊廷弼身後的諸多大將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與此同時,他們又想到,努爾哈赤死了,皇太極逃了,眼前的小家夥代表整個國家投降了,那麼偌大的後金國未來隻需傳繳而定,他們這些武將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不過很快他們又很快激動起來,沒有任何功績能比得上攻滅一個國家那麼大的功勞,即使這個國家隻是從明朝內部叛變出來的。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