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二十管火箭炮自然不可能是今天唯一的成品,然而僅僅隻是這一台經過改進後的武器,就已經讓朱由校深感此行不虛。他的目光緊緊地落在這台火箭炮上,仿佛能夠透過它看到未來戰場上的硝煙彌漫和火光衝天。
對於接下來的武器展示,朱由校的內心充滿了更多的期待。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那些尚未揭開神秘麵紗的新型武器,它們將會給他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終於,第二件武器呈現在了朱由校的眼前。那是一堆隨意擺放在地上的震天雷,它們看上去與之前的型號有所不同。這些震天雷明顯更加小型化,體積比以往的要小很多。
朱由校好奇地蹲下身子,伸手撿起其中的一顆震天雷。這顆震天雷在他的手中顯得有些小巧玲瓏,他不禁輕輕地掂了掂,感受著它的重量。
以往的震天雷,通常是以陶罐作為容器,裡麵裝滿了火藥、碎瓷片、石子等物品,以增加其殺傷力。由於裝藥量巨大,往往是以斤為單位來計量的。因此,大一些的震天雷需要借助投石機來發射,而小一些的也有好幾公斤重。
然而,如今朱由校手中的這顆震天雷卻僅有一斤左右的重量,這顯然更加適合步兵攜帶。這樣的改進使得步兵在戰場上能夠更靈活地運用震天雷,給敵人造成更大的威脅。
實驗員眼疾手快地抓起一顆震天雷,動作迅速而穩健地移步到試驗場地中央。他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一個火折子,仿佛那是一件珍貴的寶物。火折子被輕輕一吹,瞬間燃起了微弱的火苗,他將火苗湊近震天雷的引線,然後屏息凝神,等待著引線被點燃的那一刻。
兩秒鐘過去了,引線終於被成功點燃,火星沿著引線迅速蔓延。實驗員不敢有絲毫怠慢,他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的震天雷用力甩向遠方。震天雷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如同流星一般墜落。
隻聽得“轟”的一聲巨響,震耳欲聾,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聲巨響震撼了。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如同一股狂風,席卷而過,揚起了一片塵土。待塵土散去,人們驚訝地發現,空地上被炸出了一個方圓兩米的小坑洞,坑洞周圍的土地也被掀起,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土堆。
然而,研究員們的臉上並沒有露出滿意的笑容,反而有些尷尬。因為朱由校給他們的命令是,要將震天雷縮小化,而現在這個目標雖然達成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震天雷的威力也大幅縮水了。除了火藥,裡麵再也沒有碎瓷片、石子等能夠增加殺傷力的異物。
朱由校自然與研究員們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一斤重的震天雷雖然威力比大型的要小很多倍,但它卻有著一個巨大的優勢——方便步兵攜帶。對於訓練有素的士兵來說,扔出五六十米遠根本不成問題,而且即使有效殺傷力隻有三米,也足以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以如今軍隊的密集隊列,足夠殺傷好幾個人了。
這小玩樣絕對是劃時代的步戰利器,朱由校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
第三種新式武器是一種令人驚歎的連發手槍,它是由拐子銃改進而來。這種手槍配備了一個曲柄,使得它能夠實現連發功能。其長度約為四十厘米,采用了類似於佛朗機的裝填方式,這意味著它可以快速地裝填彈藥,提高射擊效率。
這種連發手槍的射程可達一百米,使用燧石擊發機製,隻需扣動扳機,就能夠一次性連續射擊五次。這一特性使得它在近距離戰鬥中具有極高的殺傷力,成為一種絕佳的近程殺人利器。
更有趣的是,這種連發手槍的外形與後世美國西部牛仔所使用的左輪手槍有些相似。儘管它們在細節和功能上可能存在差異,但這種相似性無疑給人一種跨越時空的感覺。
除了連發手槍,還有一種與之相關的連發火槍。這種連發火槍是由燧發槍改進而來,具有三眼、五眼和七眼三種規格可供選擇。其槍身長度約為兩米,由於較長的槍身需要一定的支撐,因此在使用時通常需要一根支架來穩定槍體。
一般情況下,連發火槍的使用方式是由兩個人組成一組進行射擊。其中一人負責支架和轉動槍管,另一人則負責瞄準和射擊。這樣的配合方式可以確保射擊的準確性和連續性。
連發火槍的有效射程可達兩百米,相比其普通的燧發槍來說,它簡直就是後世的半自動步槍的雛形當然,在規格上自然無法與真正的半自動步槍相媲美)。
最後一款新式武器是由虎蹲炮改進而成的迫擊炮,這無疑是一項令人矚目的創新。這種迫擊炮在保留了虎蹲炮的部分特性的同時,經曆了一係列精心的改進和優化,從而使其更符合現代戰爭的複雜需求。
這款迫擊炮繼承了虎蹲炮的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這不僅保證了其穩定性,還賦予了它靈活調整射擊角度的能力。炮管長達兩米,寬度為一米,重量約為十公斤,這樣的設計使得迫擊炮既具備一定的威力,又便於步兵攜帶和操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彈藥方麵,這款迫擊炮也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實心彈的有效射程達到了驚人的三百米,而kaihua彈的有效射程則為一百五十米。這種多樣化的彈藥選擇,為戰場上的士兵提供了更多的戰術選擇,能夠根據不同的作戰需求靈活運用。
當所有的試驗都圓滿完成後,眾人簇擁著朱由校來到科學院的會議室。會議室裡,眾人紛紛落座,氣氛熱烈而莊重。朱由校麵帶微笑,環顧四周,眼中流露出滿意和欣慰。
他開心地讚揚道:“朕非常高興,各位愛卿沒有辜負朕的期望,也沒有讓大明朝失望。你們今日的這一點點改進,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在戰場上為大明的官兵們帶來巨大的優勢。這意味著我們的軍隊在麵對敵人時,能夠更有效地殺敵,保衛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通通有賞!朕決定讓王象晉和畢懋康這兩位院長共同擬定一份獎賞奏章。朕向來慷慨大方,對於賞賜之事,絕不會有絲毫吝嗇之意。無論是房產、龍元,還是爵位,隻要是有功之臣,朕都會毫不猶豫地給予豐厚的賞賜。”
這不僅是對他們辛勤付出的認可,更是對他們繼續努力的激勵。朱由校深知,隻有給予足夠的回報,才能讓科學院的工匠們和科學家們毫無後顧之憂地全身心投入到研發工作當中。
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大方賞賜,才使得科學院的人才濟濟,大家都拚儘全力,隻為了能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在如此優厚的獎勵製度下,科學院必定會不斷湧現出更多優秀的成果,為大明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