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自三月份起,便開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裝修工程。古老的城牆將被重新刷上一層厚厚的水泥,使其煥發出嶄新的光彩。與此同時,連接北京和天津的水泥路也將得到拓寬,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
可以說,為了迎接這次萬國來朝的盛事,明廷可謂是不遺餘力。不僅對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還在各個方麵做足了準備。
然而,除了這些令人矚目的工程之外,朱由校還有一件喜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年僅十七歲的布木布泰終於如願以償,被朱由校冊封為莊妃。這一冊封不僅讓布木布泰倍感榮耀,也使得姐妹共侍一夫的佳話再次在大明傳頌開來。
欣喜若狂的朱由校,不僅對布木布泰加以冊封,還對她的家族給予了豐厚的賞賜。已經二十歲的大小夥子博爾濟吉特·滿珠習禮,因其與布木布泰的親屬關係,被朱由校冊封為達爾罕郡王,並將吳克善的一部分部眾劃歸給他。
畢業於軍官學校的滿珠習禮,與他的長兄吳克善一樣,都因為皇親國戚的身份,成為了新組建的蒙古七個騎兵師中的兩位師長之一。如今,蒙古自治領內生活著六十萬蒙古人,蒙古男丁天生具備成為優秀騎兵的潛質。朱由校自然不會浪費如此優質的兵源,他決心將這些蒙古騎兵培養成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當然,他確實是這樣做的。他從蒙古六盟中精心挑選了七萬英勇善戰的蒙人,同時還調集了二十萬匹剽悍的戰馬。然後,他將這些人和馬集中到了北京,展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為期一年的集訓。
在集訓期間,他對這七萬蒙人的軍隊進行了全麵而細致的改革。首先,他將七個蒙古騎兵師的中層軍官全部替換成了精明能乾的明人,這些明人軍官不僅具備豐富的軍事經驗,還對明朝的軍事製度和戰術有著深入的了解。而低級軍官則全部由第一、第二屆軍官學校畢業的優秀生員擔任,這些年輕的軍官們充滿朝氣和活力,他們接受過係統的軍事教育,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這樣一來,即使那幾位蒙古高層軍官想要帶偏隊伍,也會因為中層和低級軍官的製約而難以得逞。而這一年的集訓,不僅僅是為了讓這七萬騎兵適應新的指揮體係,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更換了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這些武器包括最新式的燧發槍、迫擊炮和手雷等。燧發槍的射擊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迫擊炮則具有強大的殺傷力和較遠的射程,手雷則可以在近距離內對敵人造成巨大的威脅。這些新式武器的配備,將使這七萬騎兵在戰場上如虎添翼。更換了先進的武器裝備,這支騎兵部隊的遠程攻擊能力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對於隻裝備了皮甲、皮盾、長弓的衛拉特蒙古部落來說,絕對是降維打擊。
到天啟十一年,這七萬經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的騎兵,會與兩萬人的滿族騎兵師一同組成遠征青海草原的主力部隊。他們將肩負起保衛國家邊疆、開疆拓土的重任。
與此同時,兩屆軍官學校的三千名畢業生也被分配到了全國一百多個師以及三大艦隊中,擔任副級連排長和艦長等職務。這些畢業生們雖然年輕,但他們在軍官學校中接受了嚴格的訓練和教育,具備了優秀的軍事素養和領導能力。
隻要給他們一些時間去成長和積累經驗,他們必將成為朱由校掌控軍隊的一大利器。這些年輕的軍官們將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重要作用,為明朝的軍隊注入新的活力和戰鬥力。
......
天啟十年六月,陽光明媚,海風輕拂。一支由北洋艦隊護送而來的大型朝拜艦隊,宛如一條長龍般緩緩駛入大沽口碼頭。這支艦隊規模宏大,由百餘艘船隻組成,旗幟飄揚,氣勢磅礴。
船上的人們,大多是來自遠方國度的使者和貴族。他們身著華麗的服飾,頭戴各式各樣的帽子,臉上洋溢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期待。然而,當他們踏上陸地,目光落在那條筆直的、由水泥建成的馬路上時,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疑惑。
這條馬路寬闊而平坦,與他們所熟知的道路截然不同。它宛如一條銀色的綢帶,直接伸向遠方的天津城。起初,這些土老帽們並未察覺到這條馬路的特彆之處,隻是覺得它看起來頗為新奇。
當他們坐上由三匹馱馬拉著的四輪馬車,準備前往天津城時,才真正領略到這條馬路的奇妙之處。馬車在馬路上疾馳,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然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馬車行駛得異常平穩,仿佛漂浮在水麵上一般。兩岸的景色如飛般掠過,卻沒有給乘客帶來絲毫的顛簸感。
這前所未有的體驗,讓來訪的各國國王們都驚歎不已。他們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窗外飛速後退的風景,心中對這個神秘的國度充滿了敬畏之情。
經過兩日的行程,這支朝拜艦隊終於抵達了大明的首都——北京城。遠遠望去,北京城的城牆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宛如一座金色的堡壘,威嚴而莊重。城牆高聳入雲,城牆上的了望塔和箭樓錯落有致,給人一種堅不可摧的感覺。
當車隊靠近城門時,那宏偉的城門更是讓這些土老帽們瞠目結舌。城門高大而厚重,門上鑲嵌著精美的銅釘,門楣上刻著龍飛鳳舞的大字,彰顯著大明的輝煌與威嚴。
這一切都讓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人們感到震撼,他們不禁感歎這個國家的繁榮與強大。而北京城的壯麗景色,也深深地烙印在了他們的記憶之中。
這次組團來訪的土著國王有:蘇祿蘇丹國蘇丹巴都葛·木寧、文萊帝國皇帝阿都賈裡魯阿巴,柔佛蘇丹國、馬六甲蘇丹國等馬來群島上的蘇丹都親臨北京城。
明軍海軍在淡馬錫海域全殲了英、法、荷三國艦隊,震驚了當地群島上那諸多蘇丹。而前來北京朝拜的這些蘇丹均為願意親近大明的。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