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一年四月初八,陽光明媚,微風拂麵,盧象升所率領的三個師如同一股鋼鐵洪流,越過明喀邊境,踏入了車臣汗國的領地。這支部隊士氣高昂,裝備精良,他們的到來讓整個車臣汗國都為之震動。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盧象升所部以雷霆萬鈞之勢,勢如破竹地連續攻克了車臣汗國內的十餘部。他們的戰鬥風格猶如狂風暴雨,讓敵人毫無還手之力。在這一連串的勝利中,盧象升的軍隊殲滅了車臣汗部兩萬餘大軍,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戰鬥力。
終於,盧象升的軍隊成功抵達了克魯倫河流域。這裡是車臣汗部的核心地帶,也是他們最後的防線。然而,麵對如此強大的明軍,車臣汗博爾濟吉特·碩壘早已嚇得魂飛魄散。他深知自己無法抵擋盧象升的進攻,於是派遣使者攜帶了百餘隻羊前來請降。
然而,盧象升對於碩壘的請降並不感興趣。他深知車臣汗部的狡猾,這種請降很可能隻是一種緩兵之計。因此,他果斷地拒絕了碩壘的請求,並下令繼續進攻。
兩天後,明軍順利渡過了克魯倫河,如同一把利劍直插車臣汗部的心臟。他們迅速攻破了車臣汗部的王帳,碩壘領著殘兵以及王公貴族數千人驚恐萬分,一路往北潰敗而去。
經過一天的休整,盧象升部並未給敵人喘息的機會,立即展開了追擊之勢。在追擊過程中,兩個火槍兵師通過繳獲的大量蒙古戰馬,由步兵轉變為了騎兵。這些戰馬不僅速度快,耐力強,而且非常適合在草原上作戰。於是,這兩個火槍兵師搖身一變,成為了光榮的突騎兵。
借助著這些蒙古戰馬,明軍的追擊速度明顯加快。他們風馳電掣般地穿越草原,緊緊咬住碩壘的殘軍。一個月後,盧象升部沿著色楞河,終於抵達了貝爾加湖。
隨後,雙方之間一場驚心動魄的決戰在貝爾加湖畔東北部展開。不甘失敗的車臣汗部與當地的不裡牙惕部組成的聯軍企圖在這裡阻擋明軍的前進,但他們的抵抗在明軍的強大攻勢下顯得蒼白無力。最終,明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了聯軍。
此戰,成功俘虜了車臣汗與不裡牙惕部首領。直至年底,車臣汗部最東邊的兀良哈部正式向明軍投降,自此,車臣汗部成為了曆史。
無獨有偶,西涼伯薑弼和撫安伯賀世賢領銜的另一部明軍,同樣於四月份進入喀爾喀草原。該部憑借著犀利的火器,以及近衛軍高人一等的戰鬥力,同樣的勢如破竹,僅僅兩個月便占領了土謝圖汗部王帳,額兒德尼召。
同年七月,該部沿東北方向一路追擊,在額爾渾河流域、肯特山脈附近追上了土謝圖汗額列克,並將其俘虜。
同年九月,該部抵達唐古拉山,殲滅了土謝圖部的唐古特部。十月,在貝爾加湖西南方向,殲滅了撒兒塔兀勒部。自此土謝圖部成為了曆史。
當兩路明軍一路朝北狂奔而去時,熊廷弼則領著四萬明軍,不緊不慢的進入了喀爾喀草原,沿著阿爾泰山脈一路往西北方向行進。
沿途,連克卜速忒、額爾濟根等部落。於六月初抵達博格多河畔的劄薩克圖汗部王帳紮布哈朗特,兵不刃血的占領了該地。
七月,一路偏師抵達科布多部落。
天啟十二年春季,明朝夏國公熊廷弼在車臣汗國王帳,召開了喀爾喀會盟。此次會盟由來自三大汗部共計十四個大部落首領前來,加上被俘的三位大汗,十八人在隨後更名為庫倫城的地方進行了初步磋商。
同年九月,大明皇帝朱由校率近衛第一師抵達庫倫。
九月初三,朱由校於禦營殿帳依次召見蒙古自治領、喀爾喀蒙古王公貴族,並賜宴。次日,召集土謝圖汗部、劄薩克圖汗部、車臣部等四十餘名喀爾喀三部貴族以及藏傳活佛覺囊派高僧多羅那會盟。主要內容為:
規定喀爾喀蒙古更名為喀爾喀自治領,須遵行明廷的法令;令車臣汗博爾濟吉特·碩壘等具書請罪,以結束喀爾喀蒙古與蒙古自治領的紛爭;廢除喀爾喀三部舊有濟農、諾顏等名號,留汗號,依次授以郡王、鎮國將軍等爵位;將十四大部落四十餘小部落進行縮編,分左中右三路,設盟,實行盟旗製度。
內外蒙古部落首領共同尊稱朱由校為天啟汗,正式承認了朱由校蒙古大汗的地位。
自此,除天山山脈的準噶爾部、逃入哈薩克草原的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以及葉爾羌汗國之外,朱由校算是徹底統一了所有蒙古部落。
九月初六,朱由校正式冊封了三大汗王為大明郡王,其餘部落首領為鎮國將軍。同時,冊封藏傳活佛覺囊派高僧多羅那為哲布尊丹巴,確認其為蒙古各部的宗教領袖,同時由明廷撥款在庫倫為其建造一座寺廟供其傳教所用。
隨後,朱由校將紮布哈朗特更名為烏裡雅蘇台城,在科布多河流域設立了科布多城,以及將土謝圖汗部的庫倫城,這三座城池設為喀爾喀自治領三大駐軍地點。其中,庫倫將作為喀爾喀自治領的首府。
最後,提拔盧象升為喀爾喀自治領總督,授予其中將軍銜,並將近衛第8、第9、第10師留在喀爾喀自治領,作為常備邊軍,分彆駐紮三地。同時,給予了盧象升123125三個師的番號。
自此,明廷正式吞並了喀爾喀蒙古草原北至貝爾加湖、唐努烏拉山脈,西抵科布多河與準噶爾部接壤的二百萬平方公裡土地,四十餘萬蒙古牧民均成為了光榮的大明人。
為了加強對喀爾喀草原各部的管理,明廷派遣了大批的漢官前來奪走了部落首領的行政權。隨著123師、124師以及125師的建製逐漸被各部族青壯年補充完成,預示著各部落首領,逐步喪失了獨立領軍權。
得了天啟汗尊號的朱由校沒有在草原久留,於九月初十班師回朝。
難得出京一趟的朱由校一路遊山玩水於十一月抵京。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