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船還真有!
天啟二十年1640年),王徵的另一部科技著作《額辣濟亞牗造諸器圖說》。這部書猶如一座知識的寶庫,裡麵記載了許多令人驚歎的發明創造。
其中,有一項發明引起了人們的特彆關注——火船自去。想象一下,一艘船隻在水中能夠自動航行,仿佛擁有了生命一般。而這神奇的動力來源,竟然是“火”!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現代物理學中的“蒸汽機”原理。
通過燃燒燃料產生的蒸汽,推動活塞運動,進而帶動船隻前進。這種創新的設計理念,無疑是當時科技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僅改變了人們對傳統船隻的認知,更為航海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此外,書中還提到了其他二十三種發明,每一項都充滿了奇思妙想和無限潛力。天球自旋、地塹自收、日晷自移、月規自轉……這些發明涉及到天文學、地理學、機械工程等多個領域,展示了王徵廣博的知識和卓越的創造力。
更令人驚歎的是,除了已編入書中的二十四項發明外,還有十八種已經有了名稱但尚未詳細記載的發明。可以想象,這些未被完全揭示的發明,或許隱藏著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科技奧秘。
王徵的這部著作,不僅是對當時科技水平的一次總結,更是對未來科技發展的一種展望。它激發了人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為後世的發明家們提供了寶貴的靈感和啟示。
《一女自行舟》這首詩描繪了一艘神奇的船隻,詩中的女子深夜獨坐於小船上,無需搖櫓或張帆,船卻能自行急速過江。更為奇特的是,船還會噴氣,這股噴氣威力巨大,凡被其噴到的人都會遭遇凶險。
這樣的船在現實中自然是不存在的,但在文學作品中,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了如此獨特的船隻形象。而這首詩被收錄於《唐荊川纂編武編》,這是一部明代的兵書,由唐順之編纂而成。
唐順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明代著名文學家、軍事家。他的這部兵書《唐荊川纂編武編》共10卷,成書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首刊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這部兵書不僅包含了軍事戰略、戰術等方麵的內容,還展現了唐順之豐富的學識和卓越的才華。
......
隨後,朱由校一行人緩緩地走到了一處水塘邊。這處水塘麵積不大,但水卻清澈見底,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
朱由校的目光被水塘中的一艘獨木舟吸引住了。這艘獨木舟與他以往見過的都不同,它的形狀異常肥胖,仿佛是一個巨大的木盆漂浮在水麵上。有一台銅皮圓筒被安裝在舟的中部,圓筒上方有一條筆直的煙囪。
原本,朱由校心中湧起一股衝動,想要親自登上這艘奇特的木舟,體驗一下在水中航行的感覺。然而,就在他剛準備抬起腳跨上獨木舟的時候,一個可怕的記憶突然湧上心頭。
他想起了前世的自己,曾經也是在這樣的方舟與湖中,不幸翻船溺水,導致身體感染了嚴重的疾病,最終一命嗚呼。這個回憶讓朱由校的心頭一緊,他不禁咳嗽了一聲,臉色也變得有些蒼白。
他迅速收回了腳,左顧右盼了一番,然後故作鎮定地開口說道:“那個,太子啊,你去替朕試一試這艘火船吧。”
朱慈煒聽到父皇的吩咐,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他立刻回答道:“好的,父皇!”說完,他興高采烈地卷起袖子,準備邁步上前去嘗試一下。
然而,站在一旁的吳彤卻被嚇得不輕。他急忙衝上前去,攔住了太子,滿臉焦急地對朱由校說道:“我的皇爺喲,這可萬萬使不得啊!俗話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怎能讓太子殿下冒險去試這火船呢?萬一出了什麼意外,可如何是好啊!”
朱由校一臉不滿地橫了對方一眼,毫不客氣地說道:“死讀書有什麼用!作為大明未來的天子,朕並不需要他精通科技研發,但至少對於新鮮事物,他要有敢於嘗試的勇氣。整天被一群迂腐的儒生包圍著,能有什麼出息!就這麼定了!”
朱慈煒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微笑,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自己的父親說道:“父皇所言極是,兒臣願意替父皇去試一試這火船自去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話音未落,朱慈煒便繞過了吳彤,獨自一人快步進入木舟。隻見他好奇地左顧右盼起來,看著眼前這奇特的船隻,他不禁心生疑惑,摸了摸自己的頭,喃喃自語道:“這舟既沒有槳,隻有一根直挺挺的舵,那到底該如何驅動呢?”
朱慈煒轉過身,對著不遠處的王徵躬身施禮,謙遜地問道:“葵心先生,這舟沒有槳,不知該如何驅動呢?還望先生不吝賜教,教教孤吧。”
王徵一聽,如夢初醒,連忙一拍腦門,懊悔不已地對著朱慈煒連連道歉:“哎呀呀,瞧老夫這記性,竟然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太子殿下切莫怪罪,老夫這就派人去啟動這火船。”
說罷,王徵轉身快步走到自己的徒弟王成麵前,抬起腳狠狠地踢了他一下,怒聲吼道:“還不快去為太子殿下啟動這火船!”
就在這時,王成輕盈地踏上了船板,來到圓筒身邊,隨即在底部,看似漫不經心地擺弄了幾下,突然間,一股濃濃的黑煙從煙囪中噴湧而出,像是被驚擾的巨獸發出的怒吼。
緊接著,舟的尾部水下像是有什麼東西被激活了一般,一串串水泡爭先恐後地冒了出來。這些水泡像是被賦予了生命,它們歡快地跳躍著,推動著舟緩緩地向前移動,逐漸遠離岸邊。
王成站在船尾,手握舵柄,顯得遊刃有餘。他輕鬆地轉動著舵,舟便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聽話地改變著方向。這一切都顯得如此自然,仿佛這艘舟就是他身體的一部分。
朱由校站在岸邊,目睹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驚奇。他看到自己的兒子興奮地走向王成,迫不及待地從他手中接過舵柄。小家夥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他儘情地操縱著舵,讓舟在湖中自由穿梭,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玩得不亦樂乎。
那爽朗而興奮的笑聲,在湖麵上回蕩,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快樂所感染。朱由校看著兒子如此開心,心中也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他覺得兒子就像是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無儘的樂趣和驚喜。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