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由校來到迫擊炮的身邊,匠神陸五便上前開始講解起來。
這款迫擊炮,使用了鋼鐵鍛造。
口徑為40毫米。
炮身長:1.5米,炮管長1.2米。
炮身重38斤,炮架重42斤,底板重40斤,
全重:120斤,
采用了加裝了尾翼的榴彈,重約8斤,榴彈內部裝填了火藥4斤,鐵珠2斤。
最大射程:5001000米。
可一馬馱載或三人肩負。
這款迫擊炮有幾處創新。
首先是口徑,算上第一代虎尊炮,這款迫擊炮可以說是第三代。在口徑上與之前的那一款有著明顯的區彆。因為第二款迫擊炮使用的炮彈為實心彈,因此,在口徑上略大於新式迫擊炮。
其次在重量上,這款迫擊炮全重120斤,比第二代重了6倍,射程上,第二代僅有300米的有效射程,而這款有著5001000米,已經達到了十二磅炮的射程標準。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變革,那就是這款迫擊炮使用的炮彈為加裝了尾翼的榴彈。
13世紀的中國就有使用榴彈的記載,15世紀傳入歐洲。
相比起三個世紀前的榴彈,這款榴彈頭大尾小,為了榴彈能夠在飛行過程中的穩定性,研發人員在其尾部增加了尾翼。
朱由校特為其命名為25式40迫擊炮。
相較於迫擊炮,另外一門火炮給朱由校的驚喜更為大一些。
這是一門口徑達到122毫米的新式12磅榴彈炮,鑄炮材質還是鋼骨鐵胎,炮管為滑膛,炮身長1.7米,全重1噸。可發射榴彈、霰彈。不同彈種,有效射程均不一樣。分彆為1500米,1000米。最大射程為3000米、2000米。
與舊式十二磅炮不同的地方是,重量重了400斤,炮身短了1米3,因為采用的並不是傳統的實心彈,因此,射程方麵有了顯著的提升。
因此,在造價上貴了三分之一,達到了一百萬元。
朱由校為其命名為25式122毫米榴彈炮。
由於這是一款特為步兵設計的火炮,因此這款火炮還不能上船。
朱由校匆匆回到宮中,未作片刻停歇,便立刻傳召內閣、兵部、戶部、工部等一眾官員前來覲見。待眾人到齊後,朱由校麵色凝重地詢問起朝廷當前的財政狀況。
在聽完官員們的詳細彙報後,朱由校陷入了沉思。儘管近年來由於旱災等天災的影響,國家財政麵臨一定壓力,但他深知軍隊現代化建設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經過一番權衡利弊,朱由校毅然決然地下達了一份巨額軍火訂單給兵仗局。
這份訂單包括200萬支25式燧發槍、10萬門40迫擊炮以及3萬門122毫米榴彈炮,總金額高達一千多億元!如此龐大的訂單,無疑將給兵仗局帶來巨大的生產壓力,但同時也為國家的軍事現代化注入了強大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旱災等天災的影響,朱由校此前曾下旨暫停了大明帝國陸軍的部分訂單。然而,在東南亞地區,葡萄牙的訂單並未受到影響,甚至在歐羅巴列國第二次訪明之後,軍火訂單還是有所增加的。因此,龐大的軍工廠工人並沒有被遣散,反而隊伍再一次得到了增長。
麵對這一形勢,朱由校心中已有定計。隻要能為全國各省軍工廠提供合格的模具,一旦這些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全年便可為帝國陸軍提供10萬支25式燧發槍、1萬門40迫擊炮以及4000門122式榴彈炮。
這份看似簡單的軍火訂單,不僅直接推動了兵仗局及相關軍工廠的發展,更為帝國的經濟帶來了積極的刺激作用。隨著軍火訂單的增加,原材料的采購、生產設備的更新、工人的就業等都將得到促進,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繁榮。
首先,在經濟領域中,鐵礦、銅礦、煤礦等行業猶如被春風喚醒的花朵一般,迅速地複蘇了起來。隨著這些礦業的蓬勃發展,與之緊密相連的運輸行業也如影隨形地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運輸行業的複蘇,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其他商品流通的大門,使得全國各條河流、大江以及水泥路上,原本單一的糧食運輸逐漸被各種各樣的商品和礦石所取代,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個繁榮的時代。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朝廷為陸軍下達了千億訂單的消息卻如同一道驚雷,在海軍都督府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一消息讓海軍都督府的領導層再也坐不住了,因為他們已經整整五年沒有新式軍艦下海了,他們的日子也變得越來越艱難。
特彆是北洋和東洋這兩支艦隊,情況尤為嚴峻。由於他們的敵人隻剩下了日本一國,而在雙方的交戰中,日本所有能夠下海的船隻都被這兩支艦隊摧毀殆儘。因此,在這幾年裡,這兩支海軍隻能守著原有的家底,眼睜睜地看著軍艦逐漸老化,卻無法像以前那樣通過日明海上貿易來為自己補充新式戰艦。
更糟糕的是,由於長時間的出海巡邏,每年都有大量的軍艦因為船體被海水腐蝕而不得不回到船廠進行回爐大修。據統計,每年這樣的軍艦數量竟然高達五十艘之多!這無疑給本就捉襟見肘的兩支海軍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加上海軍左都督李旦的去世,右都督魏國公徐弘基被處死,這一連串的變故本身就讓海軍上下都感到震驚和不安。而在這個關鍵時刻,新上任的左右都督戚興國和沈有容肩負起了重要的責任。
當天晚上,戚興國和沈有容心急如焚地連夜進宮麵見朱由校。他們深知時間緊迫,必須儘快向皇帝稟報情況並提出解決方案。進入上書房後,兩人毫不保留地向朱由校陳述了當前海軍麵臨的困境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擔憂。
他們詳細的向朱由校闡述了新式軍艦對海軍的重要性,強調了海軍需要更加強大的海上力量才能駛出馬六甲海峽,奔赴印度洋以及更加遙遠的歐非的緊迫性。戚興國和沈有容言辭懇切,苦口婆心地勸誡朱由校重視海軍建設,不能讓國家的海防陷入危機。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