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十,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此時的城中,本該是一片寧靜祥和,但今晚卻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時針來到了八點,城中最後一座建築物——總督府,被明軍如鐵桶般的重重包圍。戈洛文率領著殘兵八百餘人,如驚弓之鳥般龜縮在總督府內,決心以死報國。
此時,明軍則趁著夜色,迅速而有序地將所有的火炮和迫擊炮布置到最佳位置。數千名明軍手持火把,宛如一條火龍,靜靜地等待著滿珠習禮的到來。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兩千名先期入城的明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奮勇殺敵,毫不退縮,但最終仍有四百餘人壯烈犧牲,另有四百餘人受傷,可以說傷亡過半。
滿珠習禮深知這場戰爭的殘酷,特彆是勝利到來前的黎明時刻,他實在不願看到自己的士兵再有任何傷亡。於是,他決定派遣一名精通漢、俄兩國語言的探險家前往總督府,充當說客,勸說戈洛文放棄抵抗,投降明軍。
然而,戈洛文卻並不願意輕易屈服。他堅信,憑借手中的八百勇士,以及由巨石砌成的堅固總督府,定能抵擋住明軍的猛烈攻勢。而且,總督府內物資充足,吃喝不愁,隻要堅持下去,說不定就能等到援軍的到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一個小時的勸降時間轉瞬即逝。滿珠習禮麵色凝重地用力一揮手臂。
刹那間,兩百門火炮和迫擊炮同時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那聲音如同雷霆萬鈞,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首先承受這恐怖威力的,便是那座堅固的木製大門。在數門火炮的齊射之下,大門瞬間被轟得粉碎,木屑和碎片如雨點般朝門內激射而去。
躲在門後的沙俄士兵們,原本還在緊張地頂著大門,妄圖阻止明軍的進攻。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突如其來的炮擊會如此猛烈。木屑和碎片如同致命的暗器,無情地擊中了他們的身體,頓時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緊接著,遭殃的便是那些守在總督府大院中的沙俄人。他們將槍口瞄準了大院的牆體,企圖以此抵禦明軍的攻擊。然而,在這漆黑的夜晚,他們根本無法看清炮彈的軌跡。百餘枚迫擊炮彈如雨點般落入他們身邊,砸入總督府內的建築。
這一輪射擊猶如死神的鐮刀,無情地收割著生命。幾十人、上百人在瞬間被奪去了性命,鮮血染紅了地麵,慘不忍睹。幸存下來的沙俄人驚恐萬分,他們趴在地上,身體不停地顫抖著,完全被恐懼所支配。
更有甚者,被嚇得魂飛魄散,竟然將手中的刀槍遠遠地扔了出去,嘴裡還不停地咒罵著明軍,似乎在責怪他們為何還不趕緊進來接受他們的請降。
而還有一部分戈洛文死忠的衛隊士兵,他們猶如餓狼一般,手持火繩槍,凶殘的目光如同燃燒的火焰,死死地盯著大門處,仿佛隻要明軍一現身,他們就會立刻撲上去將其撕碎。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沙俄人的神經也愈發緊繃,他們的手緊緊握著各種兵器,手指都因為過度用力而微微發白。然而,他們左等右等,除了那一輪又一輪震耳欲聾的炮彈聲,以及突然在某個地方砸落下來的炮彈,他們始終沒有看到一個明軍士兵在他們的視線中出現。
就這樣,被明軍炮火蹂躪了整整一夜的沙俄人,一個個都頂著黑眼圈,疲憊不堪地撐到了四月十一日的清晨。
而此時,美美的睡了一夜的滿珠習禮和穆裡瑪,這才慢悠悠地姍姍來遲。原來,昨晚兩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溝通之後,一致認為這場戰鬥的勝局已定,完全沒有必要再讓更多的士兵去送死,為給自己的軍功章增添一些可有可無的色彩。
於是,他們果斷地做出決定,讓一部分士兵各自去尋找幾處相對安全的建築物,然後就地躺下,好好地休息一番,養足精神。而他們兩人呢,則分彆找了一個安靜的角落,弄來兩團柔軟的棉花,輕輕地塞進耳朵裡,然後心滿意足地進入了夢鄉。
經過一夜休整之後的明軍,精神飽滿,他們迫不及待的等待著自己長官的號令,好衝入總督府乾掉裡麵的敵人。
仿佛心有靈犀般,當他們的求戰之心即將達到頂峰的時候,滿珠習禮下達了總攻的號令。
這次,炮兵沒有再發射炮彈了。
隻見十餘名士兵,左手舉著撿來的盾牌,右手持刀,走在了隊伍的前頭,緊跟其後的便是兩排二十名手持燧發槍的士兵。
他們小心翼翼的步入了總督府。
映入他們眼簾的是,橫七豎八的屍體,愈發小心的他們,在靠近屍體之後,又補了一刀。看敵人死的不能再死之後,便開始尋找下一個敵人。
當一個整排士兵進入總督府之後,第二排、第三排依次排隊進入了總督府。
半個小時之後,第一排排長興奮的抓著一顆頭顱從總督府中衝了出來。
他炮彈滿珠習禮跟前,單膝跪地,彙報道:“報告師長,沙俄基廉斯克總督戈洛文已經梟首,這是他的頭顱。整個總督府除兩百餘投降的沙俄人,其餘全部被火炮轟死。現裡麵已經完全安全,請師長檢閱。”
滿珠習禮聞言,哈哈大笑,他伸手握住了穆裡瑪的大手,笑著說道:“瓜爾佳團長,與本將入總督府一觀?”
矜持的穆裡瑪,微微一笑回答道:“既然博爾濟吉特有請,下官敢不從命?”
哈哈大笑的二人帶著衛隊,大步邁入了總督府。
二十餘天的戰鬥終於結束。
此戰,明軍以戰死四千多人的代價,全殲了兩城五千餘沙俄人。
如果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那便是賊首,沙俄基廉斯克總督戈洛文死於了自己的刀下,而非明軍擊斃的。
戰鬥雖然以明軍勝利而告終,但123師傷亡過大,已經無力再戰,作為師長的滿珠習禮需要總結的地方還有很多。
戰後,多爾袞一紙調文便將他調離了第一線。
而穆裡瑪,隨即便被任命為了123師代理師長。
顯露了多爾袞並沒想停下進攻的步伐,也充分的說明了,拿下兩城僅僅隻是第一階段的結束。
而這一場戰爭中,各級軍官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太多問題需要在戰後總結。
而更多的,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軍官將會接過老將的指揮棒,從而走向更高的崗位。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