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日,陽光明媚,晴空萬裡。多鐸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如一條蜿蜒的長龍般,正式踏入了這片神秘的山穀。
儘管這裡被稱為山穀,但實際上它的平均海拔已經超過了2000米,而其中最高的更是高達3000多米。從東向西,海拔一路攀升,仿佛是大地在向天空展示著自己的威嚴。
對於這支龐大的軍隊來說,高海拔帶來的不僅僅是壯麗的景色,還有稀薄的空氣和一係列的挑戰。隨著海拔的升高,氧氣逐漸變得稀缺,士兵們開始感到呼吸急促、體力不支。而與此同時,那些被牲畜的氣息吸引而來的草原狼、雪豹、狐狸和老鷹等陸、空領域的頂級掠食者,也開始在大軍周圍遊蕩,它們的存在給行軍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危險。
然而,對於多鐸來說,這些困難並沒有讓他感到沮喪,反而激發了他內心深處的玩心。在孤獨的行軍旅途中,不斷出現的各種動物成為了他取樂的對象。他帶領著親衛隊的數百名精銳士兵,走在大軍的最前方,充當著開路先鋒的角色。
一路上,多鐸興致勃勃地用弓弩射擊那些靠近的動物,為大軍的夥食增添一些野味。他的箭法精準無比,每一次出手都能命中目標,引得身後的士兵們陣陣喝彩。就這樣,多鐸在大軍前頭帶路,一邊享受著狩獵的樂趣,一邊為士兵們帶來了一些難得的歡樂時光。
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五月初十。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艱苦行軍,大軍終於抵達了依連哈比爾山與那拉提山之間的河穀口。這段河穀地勢崎嶇,道路險峻,但對於多鐸和他的大軍來說,這隻是通往伊犁山穀的最後一道關卡。
一旦越過這段河穀,他們就將正式進入伊犁山穀,那個傳說中美麗而富饒的地方。多鐸站在河穀的邊緣,遠眺著前方的山穀,心中充滿了期待和興奮。他知道,接下來的旅程將會充滿更多的挑戰和機遇,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相信自己和他的軍隊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征服這片未知的土地。
多鐸沒有急於進入河穀,而是在河穀外好好的休整了幾日,在這幾日裡,他不斷的派出斥候進入河穀,一來尋找適合大軍行進的道路,二來也要偵查下準噶爾部落的情況。
五月十三日,經過三天的偵查,多鐸大致上了解了一些河穀對麵的一些情況。
過了河穀,便是進入那拉提草原,這裡有一個小部落在此放牧,人數不多,整個部落也不到千餘人。
之所以被安排在這裡放牧,也是為了監視河穀的動靜。
聽聞到這裡,多鐸就知道自己大軍的行蹤已然暴露無遺。
於是,他立馬帶人踏入了河穀,正式進入了伊犁河穀地區。
五月十五日,兩天的快速行軍,明軍終於出了河穀,抵達了那拉提草原。
此時的草原空空如也,根本沒有那個部落的影子。
不用猜,這夥人定然是知道明軍大舉來襲,聰明的選擇了躲避明軍的兵鋒。
剛進入河穀的多鐸便發現了一個奇特的事情。自四月份從庫爾勒出發時,白天的氣溫基本上都在5攝氏度左右,夜間更是零下。所以全軍都穿著厚厚的棉衣。
這才短短一個月,剛進入河穀,多鐸就發現,這裡的氣溫明顯高於山穀以及山穀東邊的庫爾勒。
而且這裡隨處可見的水草豐美,那些隨軍而來的牛羊,根本不需要放牧,自己就從隊列中衝了出來,興奮的撒開蹄子狂奔至河邊,如饑似渴的啃食著水草。
伊犁河穀氣候溫和濕潤,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4c,年日照時數2870小時。年降水量417.6毫米,山區達600毫米,是新疆最濕潤的地區。伊犁河穀自然條件優越,農、牧業發展優勢顯著,農畜產品豐富。天然草場總麵積約2000多萬公頃,森林麵積18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6。
深吸了幾口這裡濕潤的空氣之後,多鐸命令115師三團,留守那拉提草原,並將三分之一的牲畜留在了此地。這個團任務艱巨,他們不光要在此放牧,還得隨時麵對突如其來的準噶爾部落的進攻,可以說,大軍能否安然回程,全看這個團是否能夠堅守住這個穀口。
隨後大軍再次出發,沿著伊犁河一路向西挺進。
隨後的五天時間裡,大軍並沒有碰到任何人類。
第六天,待大軍抵達一處名叫鞏乃斯草原時,才發現被人遺棄在此的帳篷、圍欄。
經過一番探查,多鐸發現,這裡起碼有一個三千餘人的小部落在此放牧。
多鐸找來了向導,向其詢問了周邊的情況。
謹慎的多鐸根本不知道伊犁河穀究竟有多大,因此他不敢冒險將全部隊伍都帶走。
向導向其詳細的介紹了周邊的情況。
鞏乃斯草原以北,有一條蜿蜒的山穀,宛如大地的傷痕。沿著山穀前行,便會來到一個麵積不大卻彆有洞天的唐布拉草原。這裡的水草同樣肥美,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這片土地準備的饋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在鞏乃斯草原以南,穿過一條狹長的峽穀,便是廣袤無垠的昭蘇大草原。那裡的水草豐茂,宛如綠色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天際。然而,兩年前的天啟二十三年,準噶爾部的入侵打破了伊犁河穀的寧靜。
至於這片草原還是否是和碩特部的牧場,裡麵什麼情況都讓人難以捉摸。向導也無法確定,經過兩年的時間,準噶爾是否有時間和精力占據這兩處草原。多鐸沉思片刻後,果斷地喊來了115師師長孟喬芳。
多鐸決定將115師剩餘的兩個團留在原地,以確保後方的安全。至於南北兩處草原,他則交給孟喬芳去攻略。多鐸絕不希望在自己的大軍背後,還隱藏著任何潛在的威脅。
孟喬芳稍作思考,便毫不猶豫地領命而去。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必須全力以赴,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
隨著大軍的繼續前行,三分之一的牲畜再次被留在了原地。這些牲畜將成為大軍的後援,為他們提供必要的食物和物資。
大軍的征程漫長而艱辛,但他們毫不退縮,堅定地向著目標前進。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多鐸和他的將士們毫不畏懼,他們相信隻要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五月二十六日,大軍抵達了一個名叫鞏留的古城。
多鐸知道,自己進入伊犁河穀的第一戰將很有可能在這裡打響。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