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天啟二十六年1646年)西伯利亞之春行動,明軍攻占了基廉斯克之後,又在冬季來臨之前,舉重兵再度攻下了布拉茨克。
自此,沙俄人丟掉了中西伯利亞高原最後一個據點,他們被大明帝國趕回了西西伯利亞平原。
當然,暴怒的沙皇自然不會就此認輸,沙俄軍隊都被拖在了烏克蘭地區,因此,他再度向哥薩克高層施加了壓力。
天啟二十七年1647年)五月,頓河哥薩克高層終於集結了6000餘騎、步兵,並第一時間兵發西伯利亞。這股大軍在冬季來臨之前抵達托木斯克城,並計劃來年春天發動收複所有據點的戰役。
而多爾袞派往中西伯利亞高原的122師三團,終於在天啟二十七年1647年)八月,將高原的情報送回了庫倫城。
在這片廣袤無垠、麵積達數百萬平方公裡的高原之上,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通古斯語係古老民族。通過對已被發現的一些小型部落的研究,明軍發現這個民族的人口分布極為稀疏,目前已被發現的大小十餘個部落,其總人口竟然還不到五千餘人。按照這樣的人口密度來推算,整個高原上通古斯語係的總人口恐怕不會超過五萬之數。
從鄂溫克人、雅庫特人與當地土著之間的溝通情況來看,這個通古斯土著民族顯然與這幾個部落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係,甚至極有可能與女真人存在著血脈上的淵源。古通古斯人以其獨特的生活方式而聞名,他們擅長漁獵和遊牧,主要依靠畜養馴鹿、養豬、狩獵以及捕魚來維持生計。
當多爾袞得知這些情況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民族的起源之地,那種歸屬感讓他倍感親切。經過長達一年多時間的精心謀劃和艱苦建設,東北戰區終於在這片高原上成功修建了數十個小型定居點。這些定居點猶如散落在高原上的明珠,它們將成為明軍在這片神秘土地上的重要觀察哨,每個定居點都配備了一個班的兵力駐守,以確保對這片區域的有效監控和防禦。
多爾袞更是嚴令東西伯利亞自治領巡撫李弘儲,遷徙數千雅庫特人進入高原,以充實這裡的人口。
自天啟二十六年1646年)七月,在占據布拉茨克之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東北戰區從西伯利亞地區遷徙了萬餘人以及喀爾喀萬餘人共計兩萬餘人聚集到布拉茨克地區,這些人並不是空手而來,他們要麼推著獨輪車將一袋袋水泥和糧食運送到此地,要麼就是牽著騾子馱著沉重的物資而來。
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原本以巨木和巨石建造而成的布拉茨克城堡,如今竟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令人膽寒的“六邊形”絞肉機式城堡。這座城堡的牆壁高大而堅固,城牆上設有眾多的了望塔和防禦工事,使得任何試圖攻擊它的敵人都將麵臨巨大的困難。
多爾袞不僅對布拉茨克城堡進行了改造,還在貝加爾湖的西側建立了伊爾庫茨克城堡,在湖東南部建立了烏蘭烏德城堡以及赤塔城堡。這些城堡的建立,不僅加強了對周邊地區的控製,還形成了一個相互呼應的防禦體係。
為了進一步鞏固防線,多爾袞又在基廉斯克和布拉茨克的中段修建了烏斯季庫特城堡,這座城堡的建成,將兩地之間的補給線縮短到了不到二百裡,大大提高了物資運輸的效率和安全性。
與此同時,在布拉茨克和伊爾庫茨克之間,多爾袞還修建了圖倫城堡,這座城堡成為了連接兩地的重要樞紐,使得雙方的聯係更加緊密。
然而,就在大明帝國大興土木、加強防禦的時候,沙俄人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理。他們發動了數輪規模較小的攻勢,每次都派出了千餘人以下的軍隊,但這些進攻都被負責駐守布拉茨克一線的明26步兵師成功擊退。
麵對這樣的情況,明俄雙方顯然都不會善罷甘休。沙俄方麵在托木斯克集結了近萬大軍,其中特彆引人注目的是來自頓河地區的哥薩克雇傭軍,他們人數多達6000餘人,這些哥薩克騎兵以勇猛善戰而聞名,無疑給明26步兵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而明軍同樣在庫倫集結了131師曹變蛟部,165師吳三桂部,以及駐紮在布拉茨克的26師楊光裕部,駐紮在伊爾庫茨克的125師懷寧侯孫維城部。
為了將這些城堡連接起來,並加快投運兵力和運輸物資的能力,大明帝國還在東西伯利亞地區修建水泥路,雖然一開始進展並不是非常順利,畢竟這裡一年中幾乎有半年屬於永凍土,但是善於吃苦耐勞的大明人,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一米一米的將工程往前推進。
轉眼天啟二十八年1648年)三月,日本戰役最終結束,幸存下來的八十萬大和籍士兵,該如何善後終於擺在了朝廷的麵前。
兵部左侍郎史可法提議,將這八十萬大軍全部裁撤,裁下來的這些人分批送往西伯利亞修路。
這個提議自然遭到了陸軍都督府張世澤和吳克善的堅決反對,甚至遭到了海軍都督府的堅決反對。
你還彆說,日本島上的國人眾,彆看個頭小,但性格殘暴,善武,聽話。是陸、海軍迫切需要的最佳兵員之一。
雖然海軍的船隻都是在大海上作戰,之前每支艦隊都有著人數不等的陸戰隊,可畢竟沒有成軍,因此,海軍都督府提議吸納部分大和籍士兵,以此來組建歸屬於海軍自己的海軍陸戰隊。如此一來,未來的奪艦、奪島之戰時,海軍就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完成陸、海戰鬥。
年初剛剛到任兵部履新的盧象升二話不說便同意了陸海都督府的意見。
久在日本作戰的他,很清楚,這些大和人可不是善類,與其放逐到本土,還不如充分利用他們的人力,為大明帝國開疆擴土建立新功。
就這樣,八十萬大和族軍,被兵部裁撤掉了三十萬年老弱病殘,餘下的五十萬人,海軍都督府吸收了十萬人,餘下的四十萬人則被編練成了十個軍,二十個師。除兩個軍被編入了美洲先遣隊,剩下的八個軍都將會被運送往越南省,作為攻略暹羅的先頭部隊。
而被裁撤掉的三十萬老弱病殘,則會被一股腦派往西域、青海、西伯利亞,為大明帝國修建公路。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