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道防線中,三營已經經曆了十餘日的激烈防守戰。儘管他們的傷亡人數僅為數十人,但精神上的消耗卻是巨大的。這十幾天來,他們依靠著堅固的戰壕與敵人的騎兵展開了殊死搏鬥,然而,畢竟是以步兵對抗機動性極強的騎兵,這種壓力遠非傷亡數字所能體現。
就在三營士兵們身心俱疲之際,敵人終於亮出了他們的秘密武器。當那一排排盾車出現在戰場上時,三營的九百多名士兵無不心頭一緊。這些盾車共有兩排,每排二十輛,由四餘名士兵推動著,如同一頭凶猛的巨獸,迅速地朝明軍防線撲來。
由於敵人同時從三個方向發動進攻,城中原本就為數不多的火炮不得不被分散使用。這樣一來,火炮的射擊密度自然大幅下降。雖然有幾輛盾車在火炮的實心彈轟擊下被擊毀,沙俄人也因此遭受了一定的傷亡,但總體而言,仍有大量的盾車成功地被推到了距離明軍防線僅五百米的地方。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間,一陣陣低沉而沉悶的迫擊炮發射聲響徹了整個明軍陣地。這聲音猶如雷霆萬鈞,震撼著每一個人的耳膜,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撕裂開來。
三營的百餘門迫擊炮終於開始咆哮,它們像一頭頭凶猛的巨獸,噴吐出百餘發炮彈,如流星般劃過天際,徑直朝著盾車疾馳而去。
迫擊炮的命中率相當高,百餘發炮彈中有三十多發準確地擊中了目標。然而,還不等明軍士兵們歡呼雀躍,硝煙散去之後,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了——盾車竟然完好無損地停在原地!
如果不是那些倒地慘叫的士兵,以及盾車四周那觸目驚心的殘肢斷臂,明國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瞪大了眼睛,驚愕地看著這一切,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了。
原來,迫擊炮的彈道是有弧度的,每一顆炮彈都是從天而降,如同雨點般砸向盾車。而盾車的質地厚實,防禦力極強,迫擊炮的實心彈的推力,因裝藥量少,根本不足以將其摧毀。因此,儘管炮彈命中了盾車,但隻是給推盾車的沙俄人造成了一定的殺傷,並沒有對盾車本身造成實質性的破壞。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對人的傷害就微不足道。恰恰相反,這些炮彈至少造成了百餘沙俄人的傷亡,他們或死或傷,倒在血泊之中,慘不忍睹。
很快,盾車又開始向前推進了。原來,早有準備的第二批沙俄人已經迅速補位成功。這次,學聰明了的他們,開始將盾牌高高舉在頭頂,準備以肉身硬扛明軍從天而降的炮彈。
第二輪迫擊炮炮聲響起,這次有大約二十餘發擊中了目標。隨著幾聲沉悶的“咚咚”撞擊聲,外層裹著一層厚厚的牛皮的盾牌居然沒有被炮彈砸碎,僅僅隻是將幾名士兵給砸死。
這下,歡呼聲從沙俄兵陣中不斷發出,他們終於找到了克製明軍迫擊炮的有效辦法。
於是,他們頓時士氣大震,越推越有力。
當沙俄人硬扛了明軍六輪炮擊,各自付出百餘人的傷亡之後,盾車終於被推進到了明軍陣地前沿五十米。
不是他們不打算繼續推進了,而是他們必須要為步兵衝鋒留出足夠的空間。
他們總不能將盾車推入陣地吧?畢竟這家夥隻能當做防守的手段來用,進攻還得靠人。
五十米對哥薩克士兵來說距離剛好。
按照他們奔跑的速度,五十米完全可以在8秒鐘內跑完。而短短8秒,明軍撐死也就隻能射擊一輪,根本沒有機會和時間進行重複裝填彈藥,而這就完全打破了明軍三段擊的功效性。
當盾車停在陣地五十米處時,明軍連排長早已經洞悉了敵人的打算。
於是,他們很果斷的將手中的士兵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如敵軍所願的組成了三段擊的隊列。一部分則集中了所有的手榴彈,並將它們放在了自己最順手的位置。
沒有讓明國人等待太久,很快,一隊隊左手持盾,右手持刀的哥薩克步兵從盾車身後湧了出來。他們不管三七二十八,拚了命的往前衝。
豎著耳朵的哥薩克人仿佛置身於一個無聲的空間,他們完全沒有聽見明軍火槍射擊的聲音。
還以為自己這些人打了明人一個措手不及,興奮的他們頓時將速度再次提升了一個維度。
就當他們以為自己能夠快速通過這段路程時,突然一顆顆冒煙的東西從天上掉落在了他們的身邊,從明軍陣地那邊滾到了他們的腳下。
隨著一聲聲“轟!轟!轟”無數的哥薩克步兵感覺自己被一股巨力推上了天空,又快速的摔了下來,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覺。
這個過程看似漫長,實際上,僅僅過去沒有幾秒鐘。
讓我們放慢鏡頭。
第一秒:三名手持盾牌的哥薩克步兵從盾車之間湧了出來,兩名明軍士兵一人高舉火折子,一人點燃了手榴彈引線,並朝盾車方向扔了出去。
第二秒:一名哥薩克士兵衝了出來,第二枚手榴彈已經扔出。
第三秒:又是一名哥薩克士兵衝了出來,第三枚手榴彈已經扔出。
第四秒:還是一名哥薩克士兵衝了出來,第四枚手榴彈被扔出,而第一枚手榴彈已經落地。
第五秒:還還是一名哥薩克士兵衝了出來,第五枚手榴彈被扔了出來,第二枚手榴彈落地,第一枚手榴彈發生爆炸。
就這樣,短短的半分鐘時間裡,明軍每一名投彈手已經完成了三十枚手榴彈的拋射任務。而這些手榴彈一口氣將盾車後麵衝出來的哥薩克人炸了個暈頭轉向。
每一聲爆炸預示著一名乃至多名哥薩克人橫死當場,短短半分鐘,明軍便報銷了三十餘名哥薩克人。
而這僅僅隻是一麵戰場的某一塊區域。
可想而知,放大到整個戰場,這一輪手榴彈合計炸死了多少哥薩克人。
而這也僅有呆若木鳥的西蒙·傑日涅夫才能知道了。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