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十八年1648年)六月,分兩批自日本島被海運到越南的八個大和族軍陸續抵達目的地。
七月底,蜂須賀忠英的第三軍、伊達秀宗的第四軍、淺野長治的第五軍、毛利就隆的第六軍正式抵達南掌省萬象城。許鬆的第七軍、郭平安的第八軍、真田信政的第九軍、前田利常的第十軍抵達柬埔寨的金邊城。
進入夏季之後的中南半島,正值雨季,也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時節。這八個軍三十二萬大和兵居然表現的極為適應當地的氣候,可比當初明軍自北方來,還得在瓊州島適應幾個月,才能稍稍減少了非戰鬥減員的情況要強的多。
因此,介於此,越南省、南掌省、柬埔寨省等三省提督劉之源、尤世祿、嶽文達三人一番密謀之後,便上書東南亞戰區司令辛棟上將、副司令祁秉忠,請求提早發動對暹羅發動攻勢。
同月,21師、22師、23師自天啟二十七年1647年)從日本島歸國之後,在山東休整、換裝了半年之後,千裡迢迢的抵達了西域自治領的烏魯木齊,他們要在這裡休整一個月時間,以適應這裡的氣候,之後這三個師將與數萬和碩特部牧民一同前往伊犁河穀以充實那裡的駐軍和人口基數。
隨著三十二萬大軍抵達中南半島的消息被傳入了暹羅和緬甸,大明帝國在南海駐軍規模達到了恐怖的七十萬。這還不算西南軍區的雲南、四川等省份的十餘萬人馬。
暹羅和緬甸兩國加起來人口都沒七百萬,一下子要麵對裝備精良,戰鬥力爆棚的大明帝國軍隊,是誰都會抖三抖的。
在天啟二十八年1648年)的九月,暹羅阿瑜陀耶王朝的巴塞通王,親自踏上了前往金邊的路途,他此行的目的是拜見東南亞軍區的司令辛棟,期望能夠以一種更為體麵的方式來延緩明軍入侵的腳步。
辛棟並非不講道理之人,當他與巴塞通王會麵時,他直接向對方提出了一個條件。他告訴巴塞通王,明軍在中南半島駐紮的百餘萬大軍,每年光是軍需和軍餉的消耗就高達五百億龍元。這一數字折合白銀為五千萬兩,而如果換算成黃金,則高達五百萬兩。
辛棟表示,隻要巴塞通王每年能夠交出如此巨額的資金,大明帝國將會願意保護暹羅國的國祚以及王室成員的人身安全。
聽到這個要求,巴塞通王幾乎被氣暈過去。他心裡暗自思忖,整個王國的國庫中,黃金總共也不過才三百萬兩而已,就算將全國各個寺院的財富全部加起來,恐怕也難以滿足明軍一年的軍費開支。
巴塞通王不禁開始懷疑起人生來,難道真的是暹羅太過貧窮了嗎?然而,既然明國人已經開出了這樣的價碼,那就說明這件事情並非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
他自始至終都不敢去懷疑,明軍在中南半島的數量。
時光荏苒,談判持續到了十月份,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裡,一個意想不到的訪客團來到了辛棟麵前。
這群訪客來自遙遠的暹羅和印尼地區,他們的身份各異,有法國人、英國人,還有葡萄牙人。這些人在當地都是頗有影響力的商人,此次聯袂前來,顯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與辛棟商議。
原來,自從大明帝國掌控了印尼和馬來半島之後,對於香料的出口實施了嚴格的管控措施。不僅如此,就連傳統的出口暢銷品如茶葉、絲綢和瓷器等,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製。
這一舉措對於那些依賴亞洲商品的歐洲貴族們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剛剛複國的葡萄牙,他們剛剛奪回政權,國內經濟一片凋敝,急需來自遙遠亞洲的暢銷品來填充那些空蕩蕩的商店貨架。
然而,在這三國之中,若論財富實力,當屬海盜之王——英國最為雄厚。在查理二世的統治下,英國延續了百年前老祖宗伊麗莎白女王的政策,那就是毫不留情地搶劫西班牙人。經過百餘年的積累,英國已經積攢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
麵對這些願意給大明帝國送金送銀的國家,辛棟自然是非常歡迎的。畢竟,誰會拒絕財富的到來呢?
十二月底,接到皇帝聖旨的辛棟代表大明帝國與英、法、葡三國簽訂了一係列貿易協議。
其中:年出口香料2000噸、茶葉1000噸、官窯、私窯陶瓷100萬件、絲綢一百萬匹,其他商品若乾。整個協議金額突破了兩千萬兩白銀。
辛棟抽了個空與歐洲幾國簽了個外貿協議,不敢說賺的盆滿缽滿,但是,也極大的刺激了大明帝國工商業的重新煥發新春。
與暹羅的談判終於出結果了,不成也得成了。
沒辦法,誰讓明軍數十萬大軍已經集結至於南掌、柬埔寨兩省邊境,再不做出抉擇,國滅人亡便就在旦夕之間了。
天啟二十九年1649年)正月,阿瑜陀耶王朝的巴塞通王,打開了大成的城門,向率兵抵達城外的辛棟,雙手持遞交了代表無上權力的王杖和降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立國297年之久的阿瑜陀耶王朝正式滅國。隨即,巴塞通王便被朱由校冊封為暹羅郡王,隨後王室家族便被送往了天津,與琉球侯尚文、南掌侯朱慈炎、日本郡王豐臣秀綱等人一起做鄰居了。
隨辛棟一同進入暹羅的軍隊規模極其龐大,總計有八個軍三十二萬餘的大和兵,再加上近衛第3師,第134、135師,總兵力高達35萬人馬!這是一支令人瞠目結舌的大軍,其規模之大,足以震撼任何對手。
在這35萬人馬中,近衛第3師被留在了大成,作為後備力量和戰略支點,以確保暹羅王室能夠順利被送往京城,後方的安全和穩定也是需要保障的。而第134師和第135師則分彆被派遣到佛統曼穀)和碧武裡等地,他們的任務是控製並解散原暹羅國軍,以確保對這片土地的完全掌控。
其餘的兵馬則如同一股洪流,分彆湧入清邁、彭世洛等地。他們的到來,預示著一場針對緬甸東籲王朝的大規模進攻即將展開。這些軍隊迅速展開部署,開始積極籌備對緬甸的軍事行動,磨刀霍霍,隻待一聲令下,便會如猛虎下山般撲向敵人。
當然,他們的首要任務便是控製各地方政府的治理權,等待朝廷派遣來的官員。
有著三十多萬大軍的鎮壓,暹羅的政權交接非常順利。除了個彆的貴族家族不服起來鬨事,隨即便被明軍滅族鎮壓,此後的政局一片祥和。
隨著南掌、柬埔寨、越南三省明軍的不斷湧入,整個暹羅省的局勢便更加穩定了。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