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竟然如此興師動眾、勞師遠行,僅僅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求一門親事!這一舉動猶如巨石入水,在大明帝國朝野上下引起軒然大波,眾人無不為之震驚。
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朝野,不僅讓朝廷官員們議論紛紛,更讓普通百姓們也開始關注起這件事來。在百姓們的傳統觀念中,大明帝國乃是天朝上國,而其他國家則被視為蠻荒之地。儘管近百年來,不斷有歐羅巴人乘坐著巨大而陌生的船隻來到大明帝國尋求財富,但這也僅僅隻是讓一部分士人和百姓開闊了眼界而已。
然而,朱由校的這個舉動卻如同一道閃電劃破夜空,讓更多的人開始深思皇帝此舉背後的深意。作為仕林代表的範文程和洪承疇,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他們紛紛行動起來,開始為自己的子女精心挑選合適的婚事對象。
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歐羅巴王室、貴族子女前來大明帝國留學,這也為範文程和洪承疇等人為首的“帝黨”要員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餘地。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王室子女們,不僅擁有高貴的血統,更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這無疑給大明帝國的婚姻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人們對未來的婚姻充滿了期待。
對於和大明貴族結親這件事,那些來自歐羅巴貴族出身的留學生們簡直是夢寐以求。畢竟,他們各自的“國家”與恐龍級彆的大明帝國相比,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塵埃。麵對如此懸殊的實力差距,他們又有什麼理由拒絕這種不對稱的結親呢?
要知道,在這些留學生的眼中,那些富得流油的大明貴族簡直就是財富的象征。隨便一出手,他們所給出的彩禮和嫁妝都能抵得上這些留學生家族曆經千年以上才能積累起來的財富。更不用說,很多留學生的家族曆史不過才區區百餘年而已。能夠存世超過兩百年的都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何況是千年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高官達貴紛紛效仿朱由校,與西方各國的貴族聯姻。這種中西結合的婚事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於大明本土,成為了當時社會的一種風尚。
而這一現象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於此。隨著越來越多的大明貴族與西方貴族聯姻,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頻繁。特彆是以衍聖公為首的孔家儒學和孟家儒學,更是成為了文化傳播的主力軍。這些經過深度加工的中原文化,通過婚姻的紐帶,源源不斷地傳播到了遙遠的歐羅巴大陸,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不是因為第65代衍聖公孔衍楨年紀尚小,隻有14歲,朱由校恐怕都要按捺不住親自送他前往歐羅巴進行文化傳播的衝動了。畢竟,對於兩個世紀前剛剛完成文藝複興的歐羅巴來說,這些來自古老東方的文化將會帶來怎樣的衝擊,朱由校實在難以估量。
然而,他心裡卻很清楚,後世白人至上的時代裡,各國紛紛設立的孔子學院給西方有識之士帶來了多麼複雜的情感——愛恨交織。從這一點,朱由校便能推斷出這些文化傳播所產生的影響之大。在他們眼中,所謂的“黃禍”並不僅僅局限於成吉思汗的鐵騎,更多的是對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斷吸收世界各國精華的華夏文明的深深恐懼。
......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朱由校的注意力逐漸轉向了朝鮮這個“鄰國”。原來,在朝鮮執政長達二十七年之久的劉沉香也就是明人劉理順)突然病倒了。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他漫長的人生歲月裡,始終如一地為朝鮮國政的穩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將朝鮮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即使麵對日本被大明帝國徹底收複這一重大曆史事件,他也毫不退縮,毅然決然地派出了朝鮮國超過半數的軍力,奔赴日本。同時,他又頂住了兩國朝野的巨大壓力,竭儘全力為朝鮮這個國家多爭取了數年的國運。然而,隨著他的病倒,朝鮮最終還是無法避免地將要並入大明帝國,從此成為了大明版圖的一部分,再也沒有任何阻礙。
朱由校之所以拖延了如此之久才下定決心收複朝鮮這塊失地,其核心原因並非劉理順或來自朝鮮的李貞妃,而是作為一個經驗豐富、成熟穩重的政客,他更希望能夠以和平的方式接收一個穩定的朝鮮。
經過長達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朝鮮朝堂已經完全被明籍朝鮮人所掌控。在民間,將近一半的朝鮮貧民受到大明帝國移民政策的吸引,紛紛遷往東北地區,這使得朝鮮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如今的朝鮮,光明人就占據了半數人口,全國超過7成的土地全部都屬於明人。
於是在天啟三十年1650年)二月,由劉理順發起的全國公投,便開始向朝鮮八道撒布開來,受到了全國千萬百姓的熱烈歡迎。
他們早就羨慕琉球早早的成為大明帝國固有領土,那裡的子民享受了大明帝國子民的優越福利。
此時的大明地方官府,原琉球籍官員已經不在少數了。而學習了中原文化千年,自認為自己比琉球人更明人的朝鮮人,已經迫不及待的加入大明這個大家庭了。
因此,經過漫長的投票、篩選、讀票。終於在八月份,拖著病體的劉理順,在漢城王宮宣布了結果,超過了百分之九十的國民選擇了同意王國加入大明帝國,成為它的一個行省。
對於這個結果早有心理準備的朝鮮國王李瑛,歎了一口氣,心平氣和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八月中旬,由國王李瑛為首的朝鮮使團,正式路徑遼寧、直隸,抵達北京,並於九月中旬,在乾清宮,正式向朱由校遞交了合並國書。
經過一番虛偽的推脫之後,朱由校“隻能”含淚的同意了全體朝鮮國民的請求,正式將朝鮮國納入了大明帝國的版圖。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