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的朱由校,此時正埋頭處理著國家大事,對於他將幾十萬大和兵投放至緬甸這一舉動所帶來的後續影響,他並沒有太多的考慮。至於,這一決策會在未來引發多大的爭議,他並沒有去考慮。
當緬人決定采取無限製作戰的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了緬族和漢族就不可能同時存於世的可能性。
而辛棟的選擇,即便沒有得到朱由校的首肯,未來他還是會下達這條指令。
隻不過,他的首席學徒,將這個鍋背了過去,為他這位注定要做一位聖主的皇帝減輕了多大的負麵輿論,也是他此時根本沒想過的。
如果朱由校事先知道這一決策會引發如此多的爭議,他是否會有所猶豫呢?答案或許是否定的。因為在他的心中,相比於無數大和人和緬族人的傷亡,他更為關注的是漢人的傷亡數字。畢竟,他也是漢人,漢族是他統治的根基,他希望能夠儘可能地減少漢人的非正常死亡,畢竟他要打造的是一個全球遍地都是漢人的超級大帝國。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無論是哪一方,都必然會有人員的傷亡。但對於朱由校來說,哪怕能夠少死一個漢人,他也能稍稍減輕一些內心的負擔。這種想法或許有些片麵,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也隻能如此抉擇。
時間進入五月份,明廷再次被一片看不見的硝煙所籠罩。原來,第七屆內閣的人選即將浮出水麵。而作為連續擔任三屆內閣首輔的洪承疇,自然不願意輕易放棄手中的權力。
在朝野上下,對於洪承疇執政十五年的功過評價,可以說是褒貶不一。這十五年間,大明帝國從危機中逐漸走向興盛,洪承疇確實功不可沒。然而,在他的執政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備受爭議的決策和行為,這使得人們對他的評價難以一概而論。
比如說,國內曆經千辛萬苦才終於恢複了些許元氣,然而他卻在這個時候“蠱惑”著皇帝,對周邊的國家發動了一場又一場規模浩大的滅國之戰。這些戰爭不僅給周邊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讓國內的百姓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當然,這都是他們眼中的。實際上這些滅國之戰給大明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帶來的是什麼,他們並不知道,也不願意知道。他們隻願意看他們願意看到的局麵。
在他擔任首輔期間,將執行了千年之久的科舉製度給廢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全民皆可為官”的公務員製度。這一舉措可謂是石破天驚,徹底打破了士紳階層對官場的長期壟斷,使得那些一直以來都占儘便宜的士紳階級,在短時間內完全無法適應這種突如其來的變革。
而江南地區的士紳階級幾乎被連根拔起,這無疑是最令仕林們深感不滿和詬病的地方。畢竟,自東漢末年以來,無數的江北家族紛紛將分支或者舉族遷徙至江南地區,經過千年的繁衍,這些家族及其分支憑借著對知識的獨家掌控,無論是在哪個朝代,都幾乎壟斷了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道路。
然而,無論是哪一個王朝,都存在著這樣一個現象:王朝會更迭,但士紳階級卻始終如一。儘管黃巢的一把火將千年門閥燒成灰燼,但數百年來,真正能夠通過科舉讓一個家族興旺發達數百年、形成新的士紳階級——也就是所謂的“新門閥”的寒門家族,實際上寥寥無幾。
更多的情況是,那些士紳階級即便換了一身行頭,依然能夠輕而易舉地為官,即便是改朝換代。然而,就在他的手中,科舉製度被徹底終結。從此,知識不再是士紳階級的專有特權,而是轉而成為朝廷手中最為銳利的武器。
在這個時代,國家的概念以及讀書人為何讀書,首次得到了明確的界定。人們開始明白,所謂國家,是先有國而後才有家。這個觀念對於士紳階級的衝擊之大,實在難以想象。從此以後,讀書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爺,而改朝換代也不再是士紳階級獨善其身的法寶。
這將會給多少平民家族帶來福祉呢?目前來說,還難以確切知曉。然而,那些有遠見卓識的人卻能夠通過深入分析得出結論:在未來,人人皆有機會為官的場景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然而,這一變革對於皇權至上的封建時代所產生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要知道,皇帝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充滿神秘感的存在。他被視為昊天上帝在人間的代言人,是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
然而,一旦科舉製度被打破,知識得以廣泛普及,那麼隨之而來的新思想和新變局,是否會引發其他意想不到的後果呢?這一點,無人能夠預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從此以後,天下將不再是皇帝與士紳共同治理的和諧局麵。
皇帝,這位曾經神秘的天子,未來或許也會逐漸淪為一個普通人。而當皇帝失去了那層神秘的光環之後,他是否還能被稱之為皇帝呢?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六月中旬,朱由校下旨,徹底放開言路。
六月末,在朝野還在議論皇帝下達的旨意究竟是何深意的時候,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報紙《大明時報》在北京城出版了。
報紙上不光記載了廣泛的國家政策,墾荒隊在北美大陸又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礦產,以及大明帝國的軍隊又在哪裡打了大勝仗。不光如此,這份報紙還新奇的記載了朝廷很多辛秘之事,特彆是皇宮中的趣聞。
比如超級大新聞,皇帝朱由校某日又被蒙古出身的莊妃趕出了永福宮,原因竟然是皇帝發了一句牢騷,說什麼永福宮飄蕩著一股羊騷味。
好嘛!原來皇帝也和常人一樣,也會被自己的老婆趕出家門。
新鮮!太新鮮了!
在《時報》刊發報紙的第二天,朝廷的咽喉《邸報》也刊發了最新的國家政策。
那便是,內閣通過了一項新的決議,公開承認政黨的合法性。
沒錯,天啟朝被打壓的東林黨,被東林黨封殺的齊黨、浙黨、楚黨,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死灰複燃了。
這一消息的公布,徹底讓朝野震驚。
不明真相的學子以及幸存下來的士紳階級,無不是議論紛紛。
洪承疇這個皇帝的馬前卒,究竟在醞釀什麼損招呢?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