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合法化,並不是一句口號,或者說是一句空話。
它需要實實在在的政策去支撐。而目前存世的帝黨和太子黨,便是最優的選擇了。
首先將這兩個黨派正規化,並形成他們自有的,屬於他們自己的綱領,便是眼下急需要解決的事情。
此時在上書房內的所有大臣,無不是兩黨成員。
當朱由校提出,一個政黨需要具備的所有特質。其中包括:
明確的政治綱領、完整的組織體係、通過選舉參與政權、代表特定階級或集團利益、法律規定的地位、遠大理想追求、科學理論引領、選賢任能的機製、嚴明的紀律規矩、自我革命的精神等等,都是一個合格的政黨需要具備的素質。
首先政黨需要有自己的政治綱領,這是政黨區彆於其他社會團體的重要標誌之一。政治綱領規定了政黨的基本政治目標,反映了其主張和立場。
政黨必須是有組織、有紀律的組織。通過建立自己的組織體係,政黨能夠集中力量,共同行動,以實現其奮鬥目標。
目前,在朱由校的認知範圍內,以及普通大眾所熟知的政治勢力中,存在著所謂的帝黨、太子黨和東林黨這三大黨派。
確實如此!儘管東林黨在天啟朝經曆了多次毀滅性的打擊,但他們仍然頑強地存活著,並沒有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隻不過,如今的東林黨已經改變了活動範圍,更多地在新近歸附的東南亞地區展開活動。這其中的原因在於,過去的一百多年裡,歐美人的新思想以及耶穌基督教在這片土地上的廣泛傳播,為東林黨的重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儘管朱由校對東林黨一直持有很深的成見,但對於新思想的湧現,他卻采取了一種觀望的態度。他並不反對新思想的出現,隻要這些思想不是以顛覆漢人統治為目的,他都能夠接受。
如今的東林黨已經發生了蛻變,特彆是在他們的大本營江南地區,由於受到以朱由校為首的帝黨的沉重打擊,幾乎被連根拔起。在這種情況下,東林黨不得不開始深刻反思自身的行為和理念。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目前正在遙遠的東南亞地區活動,尚未返回朝廷。因此,他們並不在當前討論的範疇之內。那麼,現在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便是帝黨與太子黨之間的關係。如何規範這兩個黨派,已成為當務之急。
此時,年僅二十四歲的皇太子朱慈煒站了出來,他麵色凝重地說道:“父皇,兒臣認為,要實現政黨的合法化,首先必須明確一個關鍵前提,那就是這些政黨必須有參與執政的可能性。隻有確立了這一要點,帝黨、太子黨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多黨派,才能夠獲得發展壯大的機會,隻有實現了黨黨都有執政的可能,政黨合法化將不再隻是口號。”
朱慈煒的這番話讓在場的大臣們都感到十分震驚。畢竟,在眾人眼中,太子黨一直是一個較為隱晦的存在,而如今太子竟然毫不掩飾地提及,這無疑是一種大膽的舉動。難道說,天啟朝將會重現洪武朝時期太祖與懿文皇太子朱標)共同執政的繁榮景象嗎?
麵對太子的發言,朱由校並未立刻表態,他隻是靜靜地坐在龍椅上,沉默不語。他那深邃的目光凝視著下方的太子,仿佛能透過他的外表看到內心深處的想法。
朱由校心裡很清楚,太子所說的話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有著長遠的考量和規劃。這些話雖然聽起來有些激進,但卻代表著一種進步的思潮,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他也明白,這些想法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是絕對不能輕易實現的。
他知道,太子提出的所有政黨參與執政的可能性,並不是要推翻老朱家的統治,而是希望通過一種更加民主、公平的方式來治理國家。但如果所有的政黨一上來就能夠執政,那麼他這個皇帝豈不是成了擺設?這顯然是他無法接受的。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步子不能邁得太大,否則很容易扯到蛋。朱由校深知這個道理,他的大明帝國還遠遠沒有達到後世日不落帝國的程度,他不可能將所有的權力都拱手相讓。在這個時候,他需要保持謹慎和穩健,逐步推進改革,而不是一蹴而就。
“太子之言並不是不能實現,但不是現在。”朱由校終於開口說道,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不過,這件事要一步一步地來。首先,朕認為,可以取締了所謂的帝黨和太子黨之稱謂。這兩個名字,明顯的是在離間我父子的關係。”
他的話語如同平靜湖麵上投下的一顆石子,激起了千層浪。朝堂上的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有的表示讚同,有的則麵露疑慮。然而,朱由校並沒有給他們太多討論的時間,他緊接著說道:“從今日開始,朝廷之中隻有執政黨和在野黨,所有官員和有識之士,不論出身、背景,都應團結一致,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唯有構建起執政黨執政、在野黨監督的規範體係,未來大明這艘巨輪方能在浩瀚無垠的海洋中持續破浪前行。”朱由校的話語猶如一道驚雷,在眾人耳畔炸響,眾人皆是為之一震,眼前猛地一亮。
刹那間,整個上書房仿佛被點燃了一般,官員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人對朱由校的觀點深表讚同,認為這是確保大明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也有人對這一設想心存疑慮,擔心會引發黨爭,導致朝廷動蕩不安。
然而,朱由校並未再發一言,他悠然自得地坐在龍椅上,手中夾著一支香煙,不時地吸上一口,吐出的煙霧在空氣中彌漫開來。與此同時,他還端起一杯香茗,輕抿一口,細細品味著茶香。他還有的是時間來規範政黨的正規化,也隻有正規化之後,他才能安心的踏上征服全世界的征途。
而下方的官員們則全然不顧朱由校的沉默,他們各抒己見,爭論得麵紅耳赤。有的慷慨激昂,力陳建立正規體係的必要性;有的則憂心忡忡,擔心新的政治格局會帶來諸多變數。
在激烈的討論中,時間悄然流逝。最終,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執政黨的黨名終於塵埃落定——保皇黨,這也成為了帝黨的最新稱謂。而與之相對應的,太子黨的最新名稱則被確定為複興黨。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