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明人對國人的待遇確實非常優厚。隻要加入大明帝國,成為明人的一份子,就能夠享受到各種福利待遇。其中,光一個各省都有的議員名額,就給了無數有誌於政治的少數民族人士,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下議院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參與國家政治的平台,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不僅如此,由下議院推出的一係列提案,如養老製度、農業稅下調等,更是讓這些有切身利益的緬人們看到了明人對於民生的關注和重視。這些提案不僅能夠改善緬人的生活條件,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明人的善意和關懷。要知道,緬甸彆的不多,除了茂密的叢林,就屬耕地了。
當然,緬甸的特產可不止珠寶,還有那讓人垂涎欲滴的玉石、精美的木雕以及獨特的手工藝品等等。然而,對於無數的緬甸百姓來說,最為關切的還是田賦的多寡。畢竟,這關係到他們的生計和生活質量。
如此優厚的待遇,讓緬人們感受到了大明帝國的關懷和善意。他們開始意識到,這個強大的國家不僅能夠帶來繁榮和發展,更能給予他們安定和保障。於是,緬人們對大明帝國的歸屬感越來越強烈,他們真心實意地擁護這個國家,願意為其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收獲了緬甸各族忠心的明軍在這片土地上徹底改變了客軍的狀況。緬甸除了緬族之外,其餘所有的部族都完全團結在明軍的周圍,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越來越多的緬奸,也終於選擇倒向明軍,成為了明軍的眼線和內應。
緬甸這個國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在各方勢力齊心協力的努力下,緬族人終於扛不住了。而且,並不是所有的緬族人都有抵抗外敵的勇氣和決心,特彆是當他們麵對明人的殘忍手段以及各民族的集體反水時,一些看得清形勢的緬族人選擇了放下手中的武器,拖家帶口地從隱藏地現身。
往往敵人,就如同那看似堅不可摧的堡壘一般,然而最容易被攻破的地方,卻常常是其內部。而現在,有了這些人的助力,明軍的攻勢變得愈發犀利和高效,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勢不可擋。
勝利的天平,正逐漸向著大明帝國傾斜。在這場激烈的較量中,明軍的優勢愈發明顯,而他們的對手則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在中亞地區,明軍的進展卻異常順利。進入春季後,多鐸率領著明軍的四個師,以及吉爾吉斯部落騎兵三個師,總計七萬餘人的龐大軍隊,從安集延正式出兵,他們的兵鋒直指哈薩克汗國的首都——突厥斯坦。
麵對多鐸的再次光臨,不甘心束手就擒的撒勒哈穆·江格爾汗,在接到消息後,儘管心中有些驚怒,但還是毅然決然地集結了四萬大軍,企圖抵禦明軍的進攻。
然而,與第一次交手時相比,此時的汗國主力部隊已經遭受了重創,僅剩下一萬五千餘人。雖然他們的火器程度已經達到了七成,但麵對火器裝備率達到百分百的明軍,這點程度顯然還是遠遠不夠的。
四月初,春暖花開,本應是萬物複蘇、生機勃勃的季節,但對於突厥斯坦的人們來說,卻充滿了恐懼和絕望。多鐸的大軍如烏雲壓卵般再次兵臨城下,而這次,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強大的兵力,還有遠在中玉茲的濟爾哈朗率領的兩萬騎兵,形成了兩路夾擊之勢。
撒勒哈穆·江格爾汗站在城牆上,望著遠方那密密麻麻的敵軍,心中湧起一股無法抑製的絕望。他的裝備本就不如明軍,如今連兵力也隻有對方的一半,這場戰鬥還未開始,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哈薩克人的結局。
然而,江格爾汗並沒有選擇坐以待斃。他深知,即使希望渺茫,也不能放棄抵抗。於是,他毅然決然地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出城迎戰,決心與敵人一決雌雄。
率先發難的是多鐸,他看到江格爾汗出城,毫不猶豫地率領著四萬明軍騎兵,如狂風暴雨般猛撲過來。馬蹄聲響徹荒原,數萬匹戰馬奔騰的聲音震耳欲聾,仿佛大地都在為之顫抖。
麵對如此凶猛的攻勢,哈薩克人並沒有退縮。他們同樣勇敢地策馬衝向明軍騎兵,毫不畏懼地迎接著這場生死較量。
在突厥斯坦郊外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兩國八萬騎兵在這裡狹路相逢,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滅國和救國之戰。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此起彼伏,整個戰場都被血腥與死亡所籠罩。
兩支騎兵,分彆代表著滿族和蒙古人的最高榮耀,他們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槍騎兵。
因此,並沒有一上來就肉搏,憑借著火器方麵的射程優勢,以及多了一個手雷的武器,雙方之間的戰鬥實際上是呈現了一邊倒的局麵。
雖然,明軍騎兵身著的是棉甲,而哈薩克人身著的是鎧甲。在防禦力上,哈薩克人更勝一籌。
隻不過,即便是哈薩克人有鎧甲的優勢,可他們的戰馬並沒有身著鎧甲。因此,明軍聰明的采取了射人先射馬。這樣的變化,讓哈薩克人根本無所適從,他們想憑借馬力拉近雙方之間的距離,以便自己手中的火繩槍有射擊的機會。
可是,明軍遠了有燧發槍,近了有手雷。如此豐富的手段,哈薩克人怎麼扛得住?而且,他們中間還有兩萬多部落騎兵,其戰力根本無法與可汗手中掌握的汗王軍相提並論。
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率先奔潰的便是這些部落軍,扛不住壓力的他們,在付出一些傷亡之後,順勢調轉馬頭,往突厥斯坦逃去。
這些人的逃跑,讓汗王軍也出現了騷動。這小小的變故,徹底打擊了哈薩克軍的士氣。
此消彼長之下,一直處於養精蓄銳的吉爾吉斯部落騎兵,在趙良棟等三名明人師長的率領下,加入了戰場。
三萬生力軍的加入,徹底打破了戰場的平衡。
哈薩克王軍敗了。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