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對於兩大帝國之間的激烈爭鬥,不僅沒有絲毫的擔憂,反而心中暗自竊喜。他們巴不得看到這樣的局麵,因為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不僅如此,荷蘭東印度公司還與西班牙、法國等幾個歐洲聯盟國家勾結在一起,不斷地向莫臥兒帝國提供軍火方麵的支持。這些源源不斷的軍火援助,讓莫臥兒帝國在裝備水平上有了質的提升,幾乎可以與歐洲列強相媲美。
而莫臥兒帝國的突然襲擊,讓毫無防備的鬆迪布島守軍完全措手不及。在這種情況下,鬆迪布島的希爾哈德堡很快就失守了。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怪罪於佐竹義隆。畢竟,他的主城在鬆迪布堡,而且島上的大部分駐軍都集中在那裡。
隨著莫臥兒帝國軍隊的成功登陸,島上的守軍在佐竹義隆的指揮下,迅速集結到了鬆迪布堡。
“總督閣下,我軍已經占領希爾哈德堡了。”副將的聲音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手指在海圖上敲出輕響,“大明帝國的軍隊沒有任何防備,這一仗為我們後續占領吉大港開了個良好的開端啊。”沙斯塔汗放下望遠鏡,指尖摩挲著象牙柄手杖上的帝國徽章:“很好,接下來還要加快速度,徹底占領整座鬆迪布島,這才是最關鍵的。”
鬆迪布堡的箭樓裡,佐竹義隆正盯著城垛外的煙塵。莫臥兒火炮炮管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那是他從未見過的一款火炮樣式——不虛歐洲各國的火炮。昨夜從希爾哈德堡逃來的潰兵說,對方的炮彈能輕易轟塌夯土城牆,就像砸爛一塊濕泥。想必,莫臥兒人的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並不低於明軍的。他攥緊腰間的武士刀,刀柄的鮫魚皮被冷汗浸得發滑:“傳令下去,紅夷大炮做好發射準備,本將要給那些阿三們好好的上一堂課。”
駐緬軍隊,並非帝國正規軍。雖然他們也是有編製的,但是從武器裝備和軍餉方麵,兩者都是有著巨大的差距的。包括新銳的75毫米野炮,守城重器四十二磅炮、三十六磅炮,連最新型的燧發槍都是不可能交到他們手中的。
與此同時,一支懸掛葡萄牙國旗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隊,正悄悄駛進莫臥兒軍隊的港口。商船上的水手忙著卸載木箱,火漆印上的鳶尾花與哈布斯堡家族紋章交疊在一起——法國提供的火藥和西班牙鑄造的炮彈,正通過公司的渠道完成“匿名”交付。莫臥兒將領用波斯語在收據上簽字時,荷蘭船長正對著賬本冷笑:一邊收著莫臥兒人的黃金,一邊等著他們占領明人土地來換取更厲害的武器,這軍火買賣可比單純的香料貿易劃算多了。
暮色漸濃時,鬆迪布堡的號角突然淒厲地響起。莫臥兒人的火炮開始轟鳴,炮彈砸在城牆上迸出刺眼的火光。佐竹義隆站在箭樓頂端,看著自己的將士在敵人火炮的轟鳴中成片倒下。而隨著守城方紅夷大炮的轟鳴聲響起,雙方之間猛烈的炮戰如火如荼的打響了。
令人驚訝的是,經過一番激烈的炮戰,雙方的火炮在射程和火力方麵竟然旗鼓相當!然而,幸運的是,守軍擁有城牆這一有利地形,使得他們能夠將火炮發射得更遠,而且在準確性方麵也表現得更為出色,甚至超過了在次大陸上稱霸的莫臥兒人。
這些因素相互疊加,導致雙方在隨後的交火中,火炮的損失比例呈現出驚人的1比3!這種快速的消耗無疑給莫臥兒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眼見炮戰無法取得優勢,他們不得不改變策略,迅速轉向攻城戰。
由於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莫臥兒人毫不猶豫地一次性投入了一萬多人,同時在東、北、西三個方向發動了猛烈的攻擊。然而,南段城牆方麵的情況卻截然不同。那裡靠近海麵,而明軍的戰艦憑借著船堅炮利,加上岸防炮的加持下,死死守住了港口,讓莫臥兒人寸步難進。儘管莫臥兒人擁有多達200多艘戰艦,但麵對如此強大的明國海軍,他們始終束手無策。
這一場攻城戰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城中三千多守軍硬生生扛住了數萬莫臥兒人的強攻。
城中的火藥已經所剩無幾,這對於守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危機。然而,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迅速想出了一個驚人的辦法——拆毀城中的木屋,將木材製成滾木作為武器。這些滾木雖然簡陋,但在關鍵時刻卻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滾木也漸漸用完了,但守軍們並沒有氣餒。他們發揮出了驚人的創造力,竟然想到了用煮沸的糞水來當作武器!這種看似惡心的方法,卻讓進攻的敵軍叫苦不迭。
然而,糞水也有耗儘的時候。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守軍們展現出了無比的堅韌和決心。他們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牙齒去與敵人戰鬥,這種頑強的精神令人動容。
沙斯塔汗為了能夠迅速攻占這座島嶼上最後一座明軍的城堡,可謂是絞儘腦汁、不遺餘力。他指揮著海軍的200多艘戰艦,扛著明軍的火炮,毫不畏懼地衝向港口。儘管在一天之內損失了不下30艘戰艦,但他們依然毫不退縮。
與此同時,陸軍也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毫不顧及自身的傷亡。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一天之內竟然有上千名士兵傷亡。然而,他們的犧牲並沒有白費,隨著城中守軍不斷被消耗,堅守了兩個多月的鬆迪布堡終於再也無法承受壓力,轟然倒下。
而在海麵上,一直關注著戰局的艦隊司令陳岸登,深知最後的關鍵時刻已經來臨。麵對如此慘烈的局麵,他隻能含著淚水,率領艦隊拚死突圍。
在付出了艦隊司令陳岸登陣亡,二十五艘戰艦沉沒為代價,餘下的5艘受損不是特彆嚴重的戰艦衝破了敵人的包圍圈,快速的向緬甸方向轉移。
鬆迪布島的失守,也讓緬甸明軍失去了海上的屏障,也徹底震動了東南亞戰區司令部。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