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陛下抱恙在身,特命臣前來致歉。”朱利奧的聲音平穩,沒有絲毫拔高的聲調,“羅馬城的鑰匙,本該早就奉上。”他從袖中取出一把黃銅鑰匙,匙柄上的聖彼得雕像已被摩挲得發亮,“至於那些不合時宜的規矩,不過是些昏聵老臣的糊塗念頭,當不得真。”
旁邊立刻有紅衣主教厲聲嗬斥:“朱利奧!你忘了教廷的體麵——”
“體麵?”朱由校忽然笑了,抬腳踩在祭壇的台階上,靴底碾碎一片掉落的花瓣,“你們躲在佛羅倫薩時,怎麼不跟台伯河談體麵?”他俯身捏住那枚鑰匙,指尖的溫度燙得朱利奧縮了縮手,“聽說你懂孔孟?”
朱利奧喉頭微動:“略通《論語》。”
“那你該知道,”皇帝的聲音陡然轉冷,“邦交之道,不在虛禮,在實力。”他將鑰匙扔回對方懷裡,轉身走向教堂中央的青銅華蓋,“告訴法比奧,三日內把教廷的藏書樓清點清楚,朕要看看,上帝的智慧和孔夫子的學問,哪個更經得住翻檢。”
夕陽斜照時,朱利奧在偏殿見到了病榻上的教皇。法比奧的眼窩深陷如洞穴,聽見“藏書樓”三字突然劇烈咳嗽:“他是要……要毀了我們的根基?”
“他是要讓我們知道,”朱利奧撫著袖中的鑰匙,金屬涼意透過布料滲進皮膚,“孔夫子說過,邦無道,穀,恥也。我們總不能靠上帝的名字,躲到最後一粒糧食都吃完。”
窗外傳來明軍操練的口號聲,整齊劃一的步伐震得窗欞發顫。朱利奧望著庭院裡晾曬的明式鎧甲,忽然想起去年在威尼斯見過的《論語》刻本,其中一句此刻在舌尖發燙——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為不智。”
知道自己生命即將走到儘頭的法比奧,身體已經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樣子,但他依然強撐著病體,堅持要與大明皇帝朱由校見上最後一麵。
這一天終於到來,法比奧在侍從的攙扶下,艱難地走進了宮殿。當他看到朱由校的那一刻,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兩人對視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
沒有人知道他們在這短暫的會麵中究竟說了些什麼,也許是關於國家大事,也許是關於人生哲理,又或許隻是一些平凡的問候。然而,就在兩王見麵後的第三天,朱由校突然率領著他的大軍離開了羅馬,就像他來時一樣,匆匆而彆。
而就在朱由校前腳剛走,後腳聖彼得大教堂的青銅大門便緩緩地半掩起來,沉重而緩慢的鐘聲開始響起。這鐘聲不再像往常那樣清脆響亮,而是充滿了哀傷和肅穆,仿佛是在為某個人的離去而默哀。
朱由校當然知道這鐘聲的含義,他知道那位睿智的老人——法比奧已經離開了這個塵世,去見他心中的上帝了。
不久之後,新當選的教皇朱利奧·羅斯皮利奧西下達了一係列重要的指示。首先,他宣布將羅馬城外3公裡處的梵蒂岡城周邊0.44平方公裡的土地作為教廷的永久封地,這是對教廷曆史地位的一種肯定和尊重。
而除此之外,朱利奧·羅斯皮利奧西還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將原教皇國的所有其他土地全部歸還給世俗世界。這意味著羅馬、佛羅倫薩等原教皇國的領地將不再受教廷的直接管轄,而是回歸到普通百姓的手中。
朱利奧·羅斯皮利奧西下令在這些原教皇國的領地上成立一個新的國家——意大利共和國。這個國家將由當地人自由選舉國家領袖,以實現真正的民主和自治。
在完成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後,教廷終於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正式退出由其主導並成立的歐洲聯盟組織。這一舉動使得教廷徹底轉變為一個更像是精神領袖般的存在,不再直接參與世俗事務。
就在同一年,大明帝國也發生了一件具有深遠影響的事件。大明帝國的皇帝朱由校在維也納下達了一道聖旨,允許教廷在大明帝國的廣袤領土上自由傳教。然而,這並不是無條件的恩賜,而是伴隨著一係列嚴格的交換條件。
根據這道聖旨的規定,前來大明傳教的人士必須更改自己的國籍為大明,並且在宣誓時,必須將對大明帝國的忠誠與對宗教的信仰同等看待。這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傳播教義,還要對大明帝國表示絕對的忠誠。
對於這一決定,後世的人們紛紛猜測,朱由校和教皇之間必定進行了一係列複雜的利益交換。然而,由於當事人法比奧、唯一旁聽並擔任翻譯的朱利奧·羅斯皮利奧西以及大明皇帝朱由校都相繼離世,且三人都未曾留下任何關於此事的隻言片語,這個謎團最終成為了曆史上最為著名的懸案之一,引發了無數曆史學家和學者的研究與探討。
回到維也納後,朱由校稍作休整,便迎來了一批又一批來自亞平寧半島各國的朝拜者。首先到來的是威尼斯共和國的總督貝爾圖喬·瓦列羅,他帶著豐厚的禮物和謙卑的態度,向朱由校表示了敬意和臣服。緊接著,米蘭公國、意大利共和國等國家的領袖也紛紛前來,他們同樣獻上了珍貴的禮物,並對朱由校的統治表示了認可和支持。
然而,在這一連串的朝拜中,朱由校卻注意到了一個明顯的缺席者——那不勒斯王國。這個位於半島南部的國家,一直以來都是亞平寧半島上的重要勢力之一,但此時卻沒有派出使者前來拜見朱由校。這讓朱由校感到有些奇怪,他不禁開始思考其中的原因。
經過一番調查,朱由校很快就搞清楚了事情的緣由。原來,自16世紀起,那不勒斯王國就一直歸屬於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而如今,朱由校所代表的勢力與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之間正處於敵對狀態,雙方水火不容。在這種情況下,那不勒斯王國自然不可能前來拜見朱由校,因為他們與西班牙王室有著緊密的聯係。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朱由校並沒有感到沮喪或失望。相反,他決定采取強硬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既然那不勒斯王國不歸順,那就用武力讓他們屈服。於是,在天啟四十七年,公元1667年的六月,朱由校果斷下令,派出了以第5軍孫有光部3萬人馬為核心,配合亞平寧半島聯軍四萬多人組成的龐大軍隊,浩浩蕩蕩地直奔那不勒斯王國而去。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