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持續了半日。當夕陽西沉時,海盜的二十餘艘船已全部沉沒或被俘。高仙芝站在船頭,看著被押上甲板的海盜首領——一個滿臉刺青的隼人勇士。
"為何屢犯我海疆?"高仙芝用唐話問道。
隼人首領昂著頭,用生硬的唐話回答:"大海是我們的獵場!唐人、新羅人、倭人,都是入侵者!"
高仙芝搖搖頭:"從今往後,東海是大唐的東海。押下去,送往長安獻俘。"
當晚的慶功宴上,riben水軍將領阪上田村麻呂舉杯向高仙芝敬酒:"高將軍用兵如神,末將佩服。隻是..."他猶豫片刻,"聽聞朝廷要在難波京推行授田法,許多貴族擔心會失去祖傳領地。"
高仙芝放下酒杯,意味深長地說:"田村將軍,時代變了。在大唐的疆域內,隻有順應潮流的才能生存。告訴你的同胞,抗拒不如主動適應。"
開元三年秋,難波京郊外。
第一批來自河南道的移民正在分配土地。唐吏手持丈量工具,將肥沃的河灘地劃分成整齊的方塊。不遠處,一群本地農民默默觀望,眼中充滿憂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戶五十畝,立界碑為記!"裡正高聲宣布。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農跪倒在唐吏麵前:"大人,這片地是我家世代耕種的啊!"
唐吏皺眉:"老丈勿憂。按授田法,本地人可保留部分土地,其餘收歸官府分配。你家六口人,可分得三十畝,比移民還多十畝呢。"
老農茫然地抬頭:"可...可那是我們氏族共有的獵場啊..."
這一幕恰好被路過視察的李光弼看到。他下馬扶起老農:"老人家,從今往後,你們可以學習中原先進的耕作技術。官府會提供犁具、種子,還有農師指導。相信我,不出三年,你的收成會比現在多一倍。"
老農將信將疑,但看著周圍全副武裝的唐軍,隻能低頭稱是。
回城的馬車上,李光弼的副將低聲道:"都督,這樣強推授田法,恐怕會激起民變。"
李光弼望向窗外金黃的稻田:"長痛不如短痛。隻有徹底打破舊有的土地製度,才能真正實現一體化。再說..."他冷笑一聲,"那些心懷不滿的豪族,正好給我們一個殺雞儆猴的機會。"
當夜,藤原家密室再次亮起燭光。
"時機到了。"藤原廣嗣將一卷帛書攤開在案幾上,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九州、四國、本州西部,共有二十八家豪族願意起事。計劃在下個月圓之夜,同時襲擊各地的移民村落和官府。"
藤原不比等麵色凝重:"太冒險了。唐人的東海鎮守軍朝發夕至,我們沒有勝算。"
"父親!"藤原廣嗣激動地說,"這不是軍事對抗,而是民心之戰!我們要讓唐人知道,他們可以占領我們的土地,但征服不了我們的精神!"
藤原不比等沉默良久,終於點頭:"小心行事。記住,藤原家與此事無關。"
同一輪明月下,長安城大明宮中,李瑾瑜正在批閱奏章。安東大都護府送來的密報靜靜躺在案頭,上麵詳細記錄了藤原廣嗣近期的異常活動。
"傳旨,"李瑾瑜頭也不抬地對侍立的宦官說,"加派五百水軍駐守博多港。再命李光弼,對riben貴族...多加安撫。"
他放下朱筆,望向東方的夜空,嘴角浮現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喜歡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請大家收藏:()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