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四海升平_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1章 四海升平(2 / 2)

陽光灑在太子的臉上,將他的麵容映照得格外清晰。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一股沉穩之氣,與當年那個優柔寡斷的青年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李瑾瑜看著太子,心中湧起一股欣慰之情。

終於,李瑾瑜開口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溫和:“起來吧。”這簡單的三個字,卻蘊含著父親對兒子的認可和期望。

太子緩緩站起身來,他的眼中閃爍著淚光,嘴唇微微顫抖著,似乎有千言萬語卻難以啟齒。

李瑾瑜微笑著,伸手扶起太子,然後感慨地說:“這七年,辛苦你了。”

太子終於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他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李瑾瑜當眾宣布:“朕年事已高,今後隻主祭天、封禪等大禮,一應軍政要務仍由太子決斷。”

他的話音剛落,滿朝文武皆嘩然。這意味著皇帝正式將權力交還給太子,這在大唐的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更令人震驚的是,李瑾瑜竟然解下了自己隨身佩戴的九龍玉佩,親手係在了太子的腰間。

“治國如持玉,過剛則碎。”李瑾瑜的聲音很輕,隻有太子能夠聽見,“你比朕明白這個道理。”

太子突然跪地抱住父親的雙腿,像個孩子般痛哭失聲。李瑾瑜輕撫其背,右臂龍紋微微發亮,映得兩人周身泛起淡淡金輝。

這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興慶宮內卻是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李瑾瑜獨自一人坐在案前,桌上堆滿了厚厚的奏章。這些奏章都是近年來的重要文件,他需要仔細審閱並做出批示。

李瑾瑜專注地翻閱著奏章,當他看到王玄策提議的“西域都護府改製”時,略作思考,便毫不猶豫地在奏章上朱批了“準奏”二字。他的筆跡圓潤流暢,與以往相比,似乎多了幾分從容和自信。

就在這時,菩提流支不知何時悄然出現在了殿內。他的白須在燭光的映照下,宛如銀絲一般,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陛下,您的氣色看起來非常好。”菩提流支微笑著說道。

李瑾瑜抬起頭,看著這位來自天竺的老僧,嘴角也微微上揚:“大師,您何時打算返回天竺呢?”

菩提流支微微一笑,緩緩說道:“待我看完長安的最後一場雪,便會啟程回國。”他的聲音平靜而溫和,仿佛蘊含著無儘的智慧。

李瑾瑜點了點頭,然後突然問道:“大師,您此次來我大唐,究竟所為何事呢?”

菩提流支凝視著李瑾瑜,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他輕聲回答道:“陛下,老衲此來,乃是為了尋找真龍。”

“真龍?”李瑾瑜眉頭微皺,似乎對這個說法有些疑惑。

菩提流支見狀,解釋道:“天竺古籍中有記載,華夏之地有真龍存在,其能曆經九變而通天。而陛下您右臂上的龍紋,已然具備了三變之相。”

皇帝右臂的龍紋似乎回應般閃爍了一下。李瑾瑜卻不置可否:"朕如今隻願四海升平。"

"善哉。"菩提流支合十,"陛下已得第四變——化剛為柔。"

窗外飄起今冬第一場雪。老僧告退時留下一個錦囊:"他日陛下若見龍紋生角,可開此囊。"

李瑾瑜將錦囊收入袖中,繼續批閱奏章。最後一本是鴻臚寺關於各國遣唐使的統計:日本十九批,新羅二十三批,大食八批,甚至遙遠的拂菻都有學者前來...

朱筆寫下"以禮待之"四字時,皇帝忽然想起多年前柳如眉說過的話:"盛世不在疆域之廣,而在萬民之心。"

雪越下越大,覆蓋了這座永不沉睡的巨城。更遠處,絲路上的駝鈴隱約可聞,那是通往西域、通往更廣闊天地的聲音。

喜歡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請大家收藏:()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