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會是一個充斥著自主複習的寒假,但我發現——作業都寫不完,談什麼自主複習啊!
有首詩寫得好:“舉頭望明月,低頭寫作業”。看著堆積如山的作業,我的心中隻有淡淡的憂傷。本來心裡還盤算著寒假可以去哪玩的計劃全給這作業攪黃了。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古有科舉,今有中考。相信各位仁兄,這個寒假都是蠻拚的。初中最後一個寒假,我就像一個上班族:六點半起床、洗漱、早餐、背單詞、上補習課、回家、寫卷子、午餐、寫卷子、上補習課、回家、晚餐、寫卷子、洗漱、十一點睡覺。整個寒假似乎就是一個無限循環小數,周而複始,完全被作業和課外班占領了。
現在回想起來,也就北京那幾天帶勁,也最有真正的“寒假氣息”。每天都可以起得很晚,基本是起床就吃中飯的節奏,而且還有壓歲錢收,雖然最終這筆“巨款”全部如數上交國庫,但畢竟枕著它過了一夜,嘗到了當土豪的感覺也是極好的。
這個寒假,充實、飽滿,有辛苦也有快樂。但更多的,是因為它的特殊含義——初中最後的寒假。
可能以後,寒假不會再和初中同學一起上課外班,不會再抱怨初中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不會再收到初中同學群發“嗬嗬”的新年短信,不能在對初中同學吐槽春晚各種過期的笑點,不能再和初中同學寫著同樣的卷子、同樣的作文,不能再在寒假結束的時候一起回到那間熟悉的教室——那間屬於我們03級6班的教室。
我不想等到失去之後再珍惜雖然我經常這樣),我想在這初中的最後一個寒假,好好回味一番初中的滋味。
或許,我會忘了這初中最後一個寒假都做了什麼,但我不會忘記初中三年,曾伴我一起前行的同學、老師!
初中最後一個寒假,也是中考之前最後一個假期,全然不是我想象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苦行僧般的生活,該玩該瘋該休息的時刻,我一次也沒落下,然而每當我懈怠時,腦中總會浮現一名學子挑燈苦學的情景,不由脊背發涼,過得也不輕鬆。
我很相信,如她這樣,雖然難免辛苦疲勞,但是擁有的充實感,反而是幸福感的一種,哪怕將來付出沒能收獲回報,起碼不會因自己渾渾噩噩而悔恨,畢竟努力不是成功的保證,卻是成功的前提。倘若她的成績由此提高,那麼她會感激當初奮鬥過的自己,更會相信積極向上的力量,在她今後迎接挑戰時,執著地走上一條拚搏的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已經初三了,今年是我的最後一個寒假。心裡既擔憂又高興。三年的時光轉眼即逝,不知道自己做過什麼有意義的,哭過笑過,所有的一切都經曆過,是甜是苦,味道俱全。
最後一個寒假,意味著成功。寒假過後,三個月的拚搏,努力了就是成功。曾經在夢裡多少次想象著未來,就像是童話裡的世界,充滿著幸福與甜蜜。倘若墮落了,就比下十八層地獄還要悲慘,惡魔侵蝕了天使的心,從此可能一蹶不振。
最後一個寒假,意味著長大。寒假過後,我就又長了一歲。說自己長大了其實是成熟了,難道不是嗎?成熟了就意味著更重的責任,意味著更大的付出。籠統的說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其實我們在為自己的未來在奮鬥,不能說是自私,其實這是事實。
最後一個寒假,意味著改變。改變以前的種種不足,麵對那些自己懼怕的失敗。在冥冥之中有個聲音很堅定地告訴你:一步的坎坷不足為懼。回頭看看,一切都隻不過是過眼煙雲,花開花落依舊,雲卷雲舒照樣。改變一下,換個心情,去向自己的“邪惡勢力”挑戰,不做縮頭烏龜。
還記得每次放假前那急切地心情,恨不得鈴聲一響,第一個衝出教室。時不時的看看手表,心裡默默地數著每一秒,現在想想真幼稚。假期的生活並不會跟隨著你的意願走,價值是要自己去創造,寒假我感到的是一種寂寞,是一種心靈上的寂寞。像是茫茫大海中一隻失去指南針的小船,飄來飄去,居無定所。
我的最後一個寒假,我曾想過該怎麼度過,想和以前一樣,一個字“玩”,但是我現在變了,成熟了。“玩”我應該拋到腦後。所以我的寒假,可不一樣了。最起碼,對我可是不一樣的.。
雪花飄落,舞動著婀娜的身姿,伴著微弱的陽光,輕輕的風兒,唱著動人的歌,詮釋著美麗的真諦。我的寒假伴著這雪花,窗外是有點冷,但我的心是熱的,麵對這樣的假期,我會珍藏,當做一輩子的回憶。
銘記心底,成為永不風化的石碑!
今天是寒假的最後一天,我懷著複雜的心情寫下這篇文章,心中又是懷念,又是義無反顧。不禁感歎,現實就是現實,競爭就是殘酷,不由得我們絲毫怠慢。就在這初中生活的最後一個假期,我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以前我一直覺得最後的寒假頂多就是一個黃金周,不過還好老師開恩,我們一共休息了十六天。雖然在這些天裡玩得不暢快,學習也不可能突飛猛進,但也算是悠閒自得,無風無險,也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吧!雖然幾乎天天呆在家裡,但總算是修身養性,生活充實,就當是養精蓄銳等著迎接挑戰吧!
由於這次的期末考試沒有很大的提高,所以來自家人的壓力也就大大加重,耳根就自然不得清靜了。而且家裡有三個畢業生,家長也就理所當然比較來比較去,整個寒假也便成了他們的“口水大戰”。不過這些對於我們當局者來說,理解父母的殷切希望,但也不用理會太多,寒假對於我們來說,目的隻有一個——做好最後的自我調節。
假期中,各電視台都有一些關於中考高考的名人訪,自己經常看看,家長也很讚成,希望我能從彆人的經驗多學一點學習方法。其中,有一個考上清華的同學的話讓我記憶深刻,他說:“在大家都在抱怨中國教育製度腐朽的時候,我卻想得很現實,教育製度不可能應我們而改變,與其花時間在抱怨上,不如多看看書,多做做題。”是呀,為什麼太多時間在抱怨,太少時間在學習,現實就是現實,脫離了現實也注定被社會所淘汰。
這些天裡,通過電話,通過網絡,通過走家串戶也了解到有一大部分同學都在努力學習,努力迎頭趕上。從班上成績的排名也看得出,在這樣一個爭分奪秒,你追我趕的最後時刻,沒有常勝的冠軍,也沒有絕對的敗將。大家都不服氣地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自然這樣的競爭就變得格外激烈,格外精彩。,當旁觀者是懦夫的選擇,隻有真正的勇者才不畏懼挑戰。這樣的社會要求人人不一定是強者,但一定要成為勇者,因為如果連自己都事先放棄了,那就“回頭無岸”了。
寒假即將過去,我的目標變得更加明確。
喜歡我們都是九零後請大家收藏:()我們都是九零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