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小寨市場_我們都是九零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2章 小寨市場(1 / 1)

在青市的城東區的版圖上,學校的東校區、西校區與北校區如同三顆璀璨的星子,而小寨市場則是將它們串聯起來的神秘磁場。這座承載著周邊居民生活日常的小綜合市場,不僅是物資交易的場所,更成為無數人記憶深處的溫暖坐標,其中便包括來自南方的姑娘九月。

每當暮色降臨,市場上方的白熾燈次第亮起,將青灰色的石板路照得發亮,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與蒸騰的熱氣,便在晚風裡勾勒出一幅鮮活的市井長卷。那些藏匿在攤位縫隙裡的故事,如同陳年的佳釀,在時光的發酵中愈發醇香。

踏入小寨市場,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大門上方那醒目的“小寨”二字。鎏金字體鑲嵌在深褐色的匾額上,曆經歲月打磨依然遒勁有力,匾額邊緣雕刻著的雲紋早已被無數路人的目光摩挲得溫潤光滑,仿佛在向每一位來客訴說著市場的悠久曆史。緊

挨著大門右側,公平秤泛著金屬冷光,顯示屏旁貼滿褪色的標語:“誠信經營,缺斤少兩十倍賠償”。這台小小的秤承載著市場的誠信與公正,成為消費者權益的堅實守護者。

常有買菜的大媽顫巍巍地將塑料袋放上秤盤,布滿老年斑的手輕輕扶著秤杆,看著數字跳動時,眼角的皺紋裡都藏著安心。而賣肉的漢子們見到這一幕,總會扯開嗓子喊:“放心嘞!我這秤比我良心還實在!”引得周圍人哄笑,笑聲中帶著對這片市場特有的信任與親昵。

穿過掛著紅綢燈籠的拱形門,一股混合著肉香、香料與煙火氣的熱浪撲麵而來。市場呈環形布局,中央的公平秤如同心臟,四周攤位呈輻射狀排列。牛羊肉區是最熱鬨的地帶,鐵鉤上懸掛著新鮮的牛羊肉,羊油在陽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

攤販們手持鋒利的彎刀,刀刃與砧板碰撞出清脆的“砰砰”聲,邊切肉邊用帶著青市口音的普通話吆喝:“剛宰的灘羊!膻味小得很!”“牛腱子肉鹵著吃,香得能把舌頭咬掉!”操著本地口音的大爺大媽們,動輒就要上三五斤肉,塑料袋裡裝著的不僅是食材,更是一家人餐桌上的期待。

九月初來乍到那日,正值深秋。她裹緊薄外套,被同學拉著來買洗澡桶。剛踏入牛羊肉區,濃烈的腥膻味混著八角、桂皮的香料味便劈頭蓋臉湧來。她下意識屏住呼吸,目光躲閃著攤位上滴落的血水,帆布鞋在油膩的地麵打滑。

賣肉的大叔見她慌張的模樣,咧嘴一笑露出金牙:“小姑娘彆怕!習慣就好!”這善意的調侃卻讓她漲紅了臉,攥著澡桶匆匆逃離時,聽見身後傳來此起彼伏的笑聲,像是被揉碎在風裡的鈴鐺。那時的她不會想到,日後的自己竟能在這片區域從容穿梭,甚至能精準分辨出不同羊肉部位的用途。

隨著每周一次的采購,九月漸漸讀懂了這片區域的生存密碼。清晨五點,運送牛羊肉的貨車會準時停在市場後門,穿著膠皮圍裙的工人們合力卸下掛著冰霜的肉品。

有次她為趕早市,學校開門後就來到市場,遠遠看見肉攤老板蹲在路燈下,就著保溫杯裡的熱茶啃饃饃,案板上泛著青白的光。老板身後的收音機裡播放著早間新聞,聲音在空曠的市場裡回蕩,這種窺見生活本真的瞬間,讓她對刺鼻的氣味生出微妙的共情。後來她得知,這些肉攤老板淩晨兩點就要去屠宰場進貨,為的就是趕上清晨第一波顧客。

穿過牛羊肉區的腥膻熱浪,市場中央的玻璃頂棚將刺眼的日光曬成溫柔的光斑,落在堆積如山的水果攤上。這裡是商販們的戰場,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裡,西瓜刀剖開脆瓜的"哢嚓"聲清脆利落,柑橘被剝開時迸發的清香混著甜膩的果香,在暖烘烘的空氣裡發酵。

九月總愛在賣蘋果的攤位前駐足。紅彤彤的富士蘋果堆成小山,老板操著濃重的陝西口音吆喝:"十塊錢三斤!隨便挑!"她伸手摩挲著蘋果粗糙的表皮,指腹觸到細密的果點,恍惚間想起家鄉四季不斷的荔枝、龍眼。那些透亮的果肉浸在冰水裡,泛著珍珠般的光澤,咬開時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爆開——而此刻,這些尋常水果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奢侈念想。

某個周末的午後,九月又來逛市場。她看見一位年輕媽媽牽著哭鬨的孩子站在芒果攤前。小男孩指著色澤誘人的芒果,抽噎著要吃。媽媽盯著價格牌,手指在塑料兜裡攥緊了又鬆開。最後她咬咬牙,買下一個最小的芒果,用水果刀仔細切成小塊,小心翼翼地喂進孩子嘴裡。孩子破涕為笑,媽媽卻隻是舔了舔沾著汁水的手指,眼角眉梢都是溫柔的笑意。這一幕讓九月眼眶發酸,連忙低頭假裝看手機,心裡卻泛起酸澀的漣漪。

最讓九月震撼的,是水果價格的巨大反差。南方空運來的芒果裹著層層防震網,價格牌上的數字刺得人眼疼;而本該便宜的本地蘋果,即便產地近在咫尺,也因運輸損耗、層層加價變得貴得離譜。她在日記本上仔細算過:在家鄉,五塊錢能買滿滿一大袋香蕉,足夠全家吃兩天;而在青市,同樣的錢隻能買到三根。這種落差像無形的繩索,緊緊勒住異鄉人的錢包,也勒緊了她心底的鄉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時和同樣來自南方的同學聊天,話題總會不自覺地轉到家鄉的水果上。"你還記得校門口五塊錢兩斤的荔枝嗎?""還有冰鎮黃皮,酸酸甜甜最解渴了!"說著說著,兩人就開始咽口水,最後相視苦笑。那笑容裡有對家鄉味道的眷戀,也藏著漂泊異鄉的無奈。小寨市場的水果攤,就這樣成了九月寄托鄉愁的角落,每個駐足的瞬間,都浸著對故土的思念。

蔬菜區位於市場西側,塑料棚頂下,翠綠的大白菜、紫白相間的包菜整齊碼放。九月發現,北方的蔬菜雖不如南方水靈,卻勝在耐儲存。攤主們習慣將土豆、胡蘿卜堆成金字塔形狀,表麵還沾著新鮮的泥土。

有位操著東北口音的大姐,見她盯著菜價發呆,熱情地遞來一根黃瓜:“姑娘嘗嘗!咱這是自家大棚種的,沙瓤的!”咬下清脆的一口,九月忽然想起地理課本上的“南稻北麥”,此刻竟具象成舌尖上的滋味。

然而,最讓她懷念家鄉的,是再也尋不見的空心菜、菜心與紅薯葉。有次在食堂吃到改良版的“清炒時蔬”,嚼著老得發柴的油麥菜,她差點落下淚來。這種飲食上的落差,像道隱形的鴻溝,橫亙在她與這座城市之間。

市場東南角的小吃區,是慰藉鄉愁的溫柔鄉。三間鐵皮搭成的小屋裡,蒸騰的熱氣模糊了玻璃。九月第一次被餛飩店吸引,是因為聽見了熟悉的吳儂軟語。推門而入,潮濕的霧氣裹著肉香撲麵而來,牆上歪斜貼著“餛飩五元,管飽續湯”的手寫告示。三張原木色的桌子擠得滿滿當當,食客們捧著大碗,呼嚕嚕地喝湯,湯汁順著嘴角流下也顧不上擦。

店主是來自徽州的老夫婦,叔叔係著藍布圍裙,阿姨頭發花白卻梳得一絲不苟。他們的餛飩攤藏著歲月沉澱的匠心:淩晨三點,叔叔就去肉鋪挑選最新鮮的豬棒骨,文火慢燉六小時,直到湯汁變成奶白色;阿姨則守著案板,將麵粉揉成麵團,再用擀麵杖壓成薄如蟬翼的餛飩皮。

九月常坐在角落,看阿姨包餛飩:右手筷子挑起肉餡,左手一捏,餛飩便成了小巧的元寶形狀,十根手指翻飛間,案板上已排滿整齊的隊列。有時店裡不忙,阿姨還會和九月嘮家常,說起在青市打拚的艱辛,說起兒子小時候的趣事,九月就靜靜地聽著,仿佛自己也成了這個家的一員。

最讓九月著迷的,是叔叔調湯的過程。他會先在碗底鋪上紫菜、蝦米與榨菜丁,撒上一小撮白胡椒粉,再舀起冒著熱氣的骨湯,瞬間激發出食材的香氣。當煮熟的餛飩落入碗中,澆上一勺豬油,撒上蔥花,一碗承載著異鄉溫情的美食便誕生了。

有次暴雨突至,九月躲進店裡避雨,叔叔默默給她續了三次湯,阿姨還塞給她一個烤得金黃的紅薯。那份帶著體溫的紅薯,讓她在異鄉的風雨中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份陌生人的善意,比任何美味都更熨帖人心。

飯後的閒逛成了九月雷打不動的儀式。暮色初臨時,她總會沿著餛飩店旁的青石小巷信步而出,任由腳步帶著自己穿梭在蛛網般交錯的街巷裡。青市的路牌固執地標注著東西南北,藍底白字的指示牌在風中微微搖晃,可對方向感全無的她來說,那些文字不過是漂浮在空中的抽象符號。她常常望著路牌發怔,試圖從斑駁的字跡裡辨認出一絲方向的線索,卻總是徒勞無功。

深秋的某個傍晚,九月又一次迷失在曲折的巷弄裡。暮色漸濃,路燈次第亮起,昏黃的光暈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她在相似的灰磚矮牆間兜兜轉轉,越走越慌。就在她不知所措時,一陣清脆的吆喝聲傳來:"糖葫蘆——"循著聲音望去,隻見一位頭戴毛線帽的大爺,挑著插滿糖葫蘆的草靶,正笑眯眯地看著她。

得知她迷路後,大爺放下擔子,帶著她穿過幾條小巷,邊走邊說:"丫頭,記著,往有槐樹的方向走,準能找到市場!"那棵槐樹足有兩層樓高,虯曲的枝乾在夜空中勾勒出蒼勁的輪廓,成了九月心中永不褪色的導航標。

還有一次迷路,她誤打誤撞走進一片爬滿青藤的老舊居民區。暮色中,晾衣繩上的床單隨風輕擺,不知誰家飄來陣陣炒菜的香氣。坐在門口擇菜的大媽抬頭看見她,熱情地招呼:"丫頭,迷路啦?快進來喝口水!"一位大爺甚至要帶她抄近路回市場。這些質樸的笑容、溫暖的話語,如同春日的暖陽,漸漸融化了她對這座城市的疏離感。

隨著對小寨市場的日漸熟悉,九月發現了許多藏在市井褶皺裡的寶藏。拐角處的修鞋匠總是戴著老花鏡,身旁的收音機永遠播放著蒼涼的秦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的唱段在狹窄的巷子裡回蕩,與錘子敲打鞋底的聲音交織成獨特的韻律。

修拉鏈的老奶奶坐在竹椅上,手裡忙著活計,看見九月就會招招手,用帶著方言的普通話教她辨認灰灰菜、薺薺菜,還會講起饑荒年代野菜充饑的故事。

賣鞋墊的攤位上,繡著牡丹的紅布底下,藏著一張泛著金邊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那是攤主女兒考上重點大學的獎狀,每當說起女兒,攤主的眼睛裡就會泛起驕傲的光。這些瑣碎的日常,如同細密的針腳,將她與這座城市緊緊縫連在一起。

如今,九月的手機相冊裡存滿了市場的記憶:清晨五點,薄霧中的牛羊肉攤,攤主們嗬著白氣忙碌的身影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夕陽西下時,水果攤上的橘子泛著蜜糖般的光澤,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的濾鏡;還有餛飩店氤氳的熱氣,將玻璃窗上的水珠暈染成朦朧的水彩畫。

每當鄉愁翻湧,她就會走進那間熟悉的小店。看著叔叔往碗裡撒蔥花的利落動作,看著阿姨包餛飩時布滿皺紋卻依然靈巧的雙手,再喝下一口滾燙的餛飩湯。

升騰的熱氣模糊了她的鏡片,恍惚間,她仿佛又回到了千裡之外的家鄉,回到了充滿熟悉味道的童年時光。小寨市場早已不再隻是一個購物的場所,而是她異鄉生活的精神坐標,承載著她的歡笑與淚水,也珍藏著這座城市給予她的所有善意與溫暖。

九月心想:多年以後,即便離開了青市,記憶裡最鮮活的,依然是那碗熱氣騰騰的餛飩,和永遠熱鬨非凡的市井長卷。

喜歡我們都是九零後請大家收藏:()我們都是九零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肥妻逆襲:閃婚後被千嬌百寵 偏執老公不好哄 快穿:綠茶大佬今天又被釣了 寵妃 小師妹被魔尊奪舍後 繼弟要滅了全村怎麼辦 網王:平等院白鳥 直播,然後碰瓷男主[詭秘] [全職]再不敗家就要被迫繼承家業的我決定買下嘉世 這樣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