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長安還裹挾著料峭寒意。九月把草帽換成毛線針織帽,順著火車站前的解放路往前走。正午的陽光蒼白無力,斜斜地灑在結著薄霜的柏油路麵上,梧桐樹光禿禿的枝椏在風中吱呀作響,遠處城牆根下還堆著未化的殘雪。
街邊商鋪的卷簾門半開半掩,賣烤紅薯的鐵桶冒著嫋嫋白煙,混著煤爐特有的焦糊味在空氣中彌漫。老式電線杆上貼著褪色的小廣告,“辦證刻章”“疏通下水道”的字樣被寒風撕得支離破碎,幾張殘留的春晚宣傳海報在風中撲棱作響。
走了約莫十來分鐘,九月在一條巷口瞥見了一家名為“家常味快餐”的小店。褪色的招牌上,“快餐”二字的紅色油漆已經斑駁,塑料門簾上凝著薄薄的水珠,隨著進出的人晃動時發出細碎的聲響。
推門而入,暖意裹挾著白菜燉粉條的香氣撲麵而來,牆皮剝落的牆麵上貼著泛黃的價目表,價目表邊緣用透明膠帶反複粘貼過。七八張八仙桌被煤爐烘得暖意融融,桌上殘留的油漬在燈光下泛著微光,桌麵上還刻著不知哪年哪月留下的“到此一遊”字樣。
“姑娘,坐這兒!”老板係著補丁摞補丁的圍裙,端著搪瓷缸子從後廚探出頭。這位四十多歲的漢子嗓門洪亮,圍裙上沾著麵粉和菜湯的痕跡,手裡皺巴巴的菜單邊緣已經起毛。菜單背麵還手寫著今日特價菜,字跡被油漬暈染得有些模糊。九月掃了眼菜單,避開標注“羊肉”“牛肉”的菜品,點了份酸辣土豆絲蓋飯和紫菜蛋花湯。
等待間隙,她打量著店裡的食客。鄰桌三個穿著軍大衣的工人正在分食一大盤炒餅,鋁飯盒裡的白菜豆腐冒著熱氣,他們用帶著裂口的粗糲手掌掰著冷硬的饅頭,時不時灌一口自帶的搪瓷缸子裡的茶水。其中一個工人的軍大衣袖口磨得發亮,露出裡麵打著補丁的毛衣。斜對角的中年婦女正用勺子給裹著虎頭帽的孩子喂粥,瓷碗邊緣缺了口,孩子鼻尖凍得通紅,時不時用臟兮兮的小手去抓碗裡的米粒。靠窗坐著個戴金絲眼鏡的男人,保溫杯裡泡著濃茶,麵前攤開的《長安晚報》頭條印著“大明宮遺址公園二期修繕啟動”,報紙邊角還夾著半張揉皺的彩票。
五分鐘後,老板娘端著熱氣騰騰的飯菜走來。蓋飯上的土豆絲切得粗細不均,裹著暗紅的辣椒油,白米飯堆得小山似的;蛋花湯裡撒著零星的紫菜,湯麵浮著幾滴香油。九月用筷子挑起纏繞的土豆絲,酸辣味直衝鼻腔,冷冽的寒氣瞬間被驅散。吃到一半,她發現米飯裡混著幾顆玉米粒,金黃的顆粒在白米飯裡格外顯眼,這意外的小驚喜讓她嘴角微微上揚。老板娘路過時,看見她吃得香,笑著說:“姑娘,不夠吃再添飯,管飽!”
飯後,九月從帆布包裡掏出鄒巴巴的手繪地圖。這是出發前在貼吧裡求來的攻略,用藍色圓珠筆標記著景點,“回民街”三個字被重重劃掉——她特意避開了清真餐館聚集區。鉛筆在“大明宮遺址公園”和“西安城牆”上反複描摹,又對照手機裡2011版的電子時鐘:12點40分,距離晚上11點23分的火車,還有十個多小時。手機屏幕上貼著卡通貼紙,那是她去年過生日時朋友送的,此刻在冷光下泛著微微的粉色。
出了小店,寒風卷著枯葉掠過腳邊。九月裹緊深藍色棉服,沿著順城巷往大明宮方向走去。街邊的音像店外放著孫燕姿的《遇見》,磁帶轉動的沙沙聲混著老板的吆喝:“最新p3播放器,2g內存隻要199!”p3,外殼印著周傑倫、蔡依林的海報。路過一家報刊亭,玻璃櫃裡擺著《盜墓筆記》的盜版合訂本,封麵印著血紅色的“終極解密”,旁邊還堆著幾本《知音》《故事會》。她猶豫片刻,還是買了張長安交通地圖。
步行四十分鐘後,大明宮遺址公園的丹鳳門遺址終於出現在九月眼前。冬日的寒風中,腳手架上還掛著去年春節的紅燈籠,褪色的綢布在風中撲棱作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流逝。售票處醒目的“學生半價”告示,讓九月順利地掏出學生證,買到了15元的門票。
接過印著唐代仕女圖的門票,她踩著凍硬的土地,滿懷期待地往遺址深處走去。太液池早已結著厚厚的冰,幾個小孩在家長的看護下,正用樹枝敲打著冰麵,碎冰碴子飛濺在枯黃的草地上,清脆的敲擊聲與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遠處,黃色的警戒線圍起一片區域,身著統一工作服的考古人員正專注地進行挖掘工作。他們手持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著泥土,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曆史的敬畏。
九月在遺址博物館裡駐足良久。玻璃展櫃中,唐三彩駱駝釉麵開片細密,曆經千年歲月,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旁邊的留言簿上,一行行字跡記錄著人們對這座古老宮殿的向往與憧憬。有人用鋼筆工整地寫著:“若能穿越,願做長安一少年。”還有些字跡潦草卻充滿真情的留言:“和男朋友一起來的,希望永遠在一起”“高考加油,考上長安的大學”。博物館裡的暖氣不太給力,玻璃窗上結著一層薄薄的霜花,九月忍不住用手指在霜花上畫了個笑臉,為這略顯清冷的氛圍增添了一絲溫暖與俏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午3點,九月在玄武門遺址旁的小賣部買了袋“大大泡泡糖”。店主是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收了錢還多塞給她兩顆水果糖:“姑娘,前麵城牆風大,含顆糖暖和。”老太太的櫃台裡還擺著一些老式零食,麥麗酥、牛羊配、唐僧肉,包裝都帶著濃濃的年代感。
坐上開往城牆的603路公交車,老式公交車的柴油味混著乘客羽絨服的樟腦丸氣息,車載電視正在播放《大秦帝國》的片段,商鞅變法的台詞在車廂裡回蕩。車上的座椅包著人造革,有些地方已經開裂,露出裡麵的海綿。
登上長樂門時,夕陽已經開始西斜。城牆上遊人寥寥,幾個攝影愛好者架著三腳架等待暮色,鏡頭上的紅圈標誌在陽光下格外醒目。他們背著專業的相機包,穿著衝鋒衣,嘴裡討論著光圈和快門。
九月租了一輛自行車,車鈴發出沙啞的“叮鈴”聲。車輪碾過青灰色城磚,裂縫裡還嵌著去年的積雪。她特意避開人多的永寧門,在含光門附近停下。城牆下的護城河結著薄冰,冰麵上有孩子在抽陀螺,清脆的抽打聲驚飛了停在枯枝上的麻雀。遠處的居民樓升起嫋嫋炊煙,空氣中飄來炒菜的香味。
當夕陽把箭樓染成琥珀色時,九月的肚子開始咕咕叫。饑腸轆轆的她沿著南大街往鐘樓方向走去,街邊“小寨”服裝店的喇叭循環播放著《愛情買賣》,動感的旋律與櫥窗裡鑲著亮片的羽絨服相映成趣。暮色中,路邊小攤販售賣的發光頭飾和玩具閃爍著五彩光芒,仿佛將星河摘下,灑落在人間。
路過開元商城時,巨大的玻璃幕牆映出她略顯局促的身影。商城門口,穿著貂皮大衣的貴婦優雅進出,而街邊行人衣著樸素,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在此交彙,構成了這座城市獨有的畫卷。九月微微低頭,繼續向前走去,拐進竹笆市街時,霓虹燈次第亮起,為夜晚拉開了熱鬨的序幕。
“樊記肉夾饃”的招牌下早已排起長隊,烤爐中飄出的肉香混著鹵汁的醬香,勾得九月饞蟲大動。但九月還是忍住了……
隔壁店的酸辣粉冒著誘人的紅油,考慮到腸胃,她點了碗清湯酸辣粉,撒上大把蔥花和黃豆,吸溜一口,酸辣味瞬間驅散了滿身寒氣。店裡桌上擺著貼著“自家製作”標簽的塑料瓶醋和辣椒油,透著濃濃的市井氣息。
吃完晚飯已是晚上8點,鐘樓的燈光亮起,將飛簷勾勒成金色的輪廓。廣場上,幾個大學生舉著諾基亞手機拍照,鏡頭裡的鐘樓在夜色中流光溢彩。有人拿著當時還很新鮮的自拍杆嘗試自拍,新奇的模樣引得旁人紛紛側目。
街邊,一位青年抱著木吉他,沙啞地唱著《藍蓮花》,琴盒裡躺著零散的硬幣。九月駐足聆聽,被歌聲中的自由與向往打動,將兜裡的零錢輕輕放進去。琴弦震顫的餘音,混著遠處鼓樓傳來的報時聲,在夜空中久久回蕩。不遠處,一位老人拉著二胡,《二泉映月》悠揚哀傷的曲調,又為這熱鬨的夜色增添了幾分深沉與詩意。
夜色漸濃,九月在返回火車站的路上特意繞了個彎,來到火車站旁的“新華書店”。這家書店在城市的喧囂中宛如一座寧靜的島嶼,當她推開門的瞬間,油墨的清香與空調的暖意撲麵而來。二樓的旅遊書籍區整齊排列著《走遍中國》係列,她像尋找寶藏般蹲下身,指尖劃過一排排書脊,最終停在《長安美食地圖》上。泛黃的紙頁間,“葫蘆頭泡饃”“金線油塔”的圖片誘人至極,她掏出鉛筆,認真地在心儀的美食旁做上標記,心中默默盤算著下次來長安的美食計劃。
書店裡靜謐得仿佛能聽見時光流淌的聲音,隻有偶爾的翻書聲和人們壓低聲音的交談。兒童讀物區,暖黃色的燈光下,一位年輕的母親正耐心地給孩子講解故事書,孩子指著彩色插畫興奮地叫嚷,清脆的童聲為這份寧靜增添了幾分生機。直到書店打烊的提示響起,九月才依依不舍地起身。
晚上10點整,九月準時來到候車室。行李寄存處的牆上,“小心扒手”的警示標語已經有些褪色,工作人員坐在狹小的窗口後,百無聊賴地翻著時尚雜誌。就在這時,手機裡傳來熟悉的qq提示音,是好友李悅發來的消息:“到青市記得報平安!”對話框裡還留著她們之前的聊天記錄,李悅那句“等你到了青市,我給你寄長安的柿餅”,讓九月的嘴角不自覺上揚。
她站在候車室的落地窗前,望著遠處城牆在夜色中若隱若現的輪廓。這座古老的城牆,曾見證過盛唐的輝煌,也經曆過歲月的滄桑,此刻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靜靜守護著這座城市。
電子屏突然閃爍,顯示列車晚點15分鐘,候車室裡彌漫著些許躁動。有人靠著座椅打盹,頭隨著呼吸輕輕晃動;有人捧著熱氣騰騰的泡麵,濃鬱的香味在空氣中飄散;還有帶著孩子的家長,輕聲安撫著哭鬨的寶寶。
回想起這短短十個小時的長安之旅,九月的心中滿是感慨。她仿佛走過了千年時光:在大明宮遺址,觸摸曆史的殘垣斷壁,感受盛唐的磅礴氣象;漫步城牆根下,聆聽磚石訴說的古老故事;穿梭於竹笆市街的煙火人間,品嘗肉夾饃與酸辣粉的美味;駐足鐘樓廣場,欣賞流光溢彩的夜景。每一個瞬間,都如同電影畫麵般在腦海中回放。
終於,檢票口的綠燈亮起,人群開始緩緩移動。九月隨著人流走向站台,身後突然傳來賣報人的吆喝聲:“看報看報,最新消息……”聲音漸漸被火車的轟鳴聲淹沒。
她踏上列車,找到座位坐下,窗外的城市燈火閃爍。她輕輕嗬出白霧,在車窗上畫了個小小的太陽。長安的早春雖然寒意未消,但那些溫暖的瞬間,早已深深烙印在記憶深處——是大明宮遺址博物館裡的留言簿,是鐘樓廣場上的歌聲,是竹笆市街的美食香氣,更是好友牽掛的話語。
這趟短暫的長安之旅,不僅是一次與曆史的對話,更是一場與溫暖的邂逅。當火車緩緩啟動,九月知道,這段旅程將成為她青春裡最珍貴的回憶,而長安的故事,也將永遠在她心中延續。
喜歡我們都是九零後請大家收藏:()我們都是九零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