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鬨鐘第三次震動時,九月猛地從床上坐起。宿舍裡還彌漫著夜色的靜謐,她輕手輕腳地摸黑洗漱,鏡子裡倒映著發梢翹起的碎發和眼底淡淡的青影——昨夜她反複核對新生名單到淩晨,連夢裡都在模擬接待場景。
六點半的校園還浸在薄霧中,九月裹緊印著外國語學院徽章的深藍色外套,站在女生宿舍樓前的梧桐樹下。晨風吹過,泛黃的葉片打著旋兒飄落,她仰頭望著斑駁的陽光在樹葉間跳躍,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胸前的學生會工作牌。金屬邊緣的涼意透過指尖,提醒著她這不再是旁觀者的視角——一年前那個拖著黑色行李箱、在校園地圖前手足無措的姑娘,如今要成為為新生指引方向的人。
遠處傳來車輛的轟鳴聲,九月踮起腳尖張望,校車上醒目的“外國語學院新生接待專用”標識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她深吸一口氣,想起昨晚在學生會群裡看到的數據:今年外語學院擴招了30。
“九月!”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宿管阿姨王阿姨抱著一疊鑰匙走過來,發梢還沾著未乾的水珠,“今天辛苦你了,一起接待新生。”
“王阿姨,您太客氣了。”九月笑著接過鑰匙,製服口袋裡的筆記本被她翻得邊角卷起,“昨天我把新生名單和宿舍分配表反複核對了三遍,流程都刻在腦子裡啦!對了,我給每個宿舍都準備了歡迎卡。”
“這屆新生比去年多,光英語專業就擴招了兩個班。”王姐拍了拍她的肩膀,“記得提醒她們辦理好校園卡並且激活校園卡。”
“放心吧!”
第一輛大巴車緩緩駛入校園,車門打開的瞬間,九月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行李箱上貼著歪歪扭扭的標簽,手裡攥著皺巴巴的入學指南,而此刻,她露出標準的露八齒微笑迎上去。
“歡迎來到xx大學!”九月接過一個女生手中的行李,“我是外國語學院學生會的九月,接下來由我帶你辦理入住。”
“謝謝學姐!”女生驚喜地瞪大眼睛,“我叫小雨,從南方來的,聽說這邊冬天會下雪?”
“哇,小學妹!不僅會下雪,還能去隔壁大學看梨花呢!”九月推著行李車往前走,沿途的銀杏葉沙沙作響,“咱們學院的英語角每周三晚上在行政樓302。對了,這邊天氣乾燥,記得多用保濕噴霧。”
在宿舍樓門口,九月化身解說員。幫小雨填表格時,她提醒新生填寫民族信息。
中午十二點,王大姨叫九月去食堂打飯,這裡她先看著。九月匆忙跑去食堂打了一份番茄炒蛋和米飯,她扒了兩口就放下筷子——校門口又駛來一輛大巴,透過車窗能看見家長們焦慮的麵孔。
九月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朝身後拖著行李的新生們喊道:“走,帶你們看看咱們學校的操場,運動氛圍可濃了!”梧桐葉沙沙作響,細碎的光斑隨著腳步在地上跳躍。
“每天早上六點半十分,操場上就滿是晨讀和鍛煉的同學。”九月指著泛著紅色光澤的塑膠跑道,“七點鐘,西校區所有學生準時進行早操,”她指了指東南角的公告欄,上麵還貼著去年晨讀打卡活動的照片。
拐進操場東側,金屬圍欄內傳來“砰砰”的拍球聲。“這邊是籃球區,六個全場,周末下午最熱鬨,各院係的隊伍常來切磋。”九月提高音量,“大家平時打球都自帶裝備,不過記得彆穿皮鞋上場。”幾個男生湊到鐵絲網前,正看見有人迎著夕陽投出一記三分球,籃球入網的“唰”聲混著歡呼聲傳來。
穿過籃球區,四個鋪著細沙的排球場映入眼簾。“上排球課的時候,體育老師會從器材室統一拿球和護具。”九月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子,“但平時想練球,就得自己準備了。周三下午體育係的學長學姐會來訓練,扣球聲特彆響亮。”她提醒道:“在沙地上打球注意安全,摔倒了彆著急用手撐地。”
繼續往前走,綠色圍網隔開的羽毛球區域裡,有人正揮拍練習。“這邊四個場地,平時都是同學自帶球拍和羽毛球。”
路過單杠、雙杠等健身器械區時,九月特意叮囑:“這些公共器械隨時能用,但中午彆來,金屬曬得燙手,去年有同學直接被燙出了印子。”
九月帶著新生往食堂走,路過體育室時,特意指著緊閉的鐵門:“記住,平時彆擅自進去,劉叔有‘門禁雷達’,上次有同學想偷拿排球,被抓個正著。”她回頭望向逐漸熱鬨起來的操場,有學生開始繞著跑道熱身,突然想起一年前自己初來乍到,也是這樣跟在學長身後,好奇又忐忑地探索著校園的每一處角落。
九月突然停下腳步,陽光為她深藍色的學生會製服鍍上金邊。她抬手指向不遠處飄著飯菜香的黃色建築:"看到那棟樓了嗎?那就是咱們的西校區的食堂,接下來的四年,這裡會成為你們最熟悉的地方。"幾個新生聞言,下意識地摸了摸微微發癟的肚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食堂一共兩層,格局得提前摸清。一樓最右邊是餐卡辦理處,記得明天辦卡加激活,早餐的豆漿油條用刷卡隻要兩塊五。"她眨眨眼,"不過要小心窗口的張阿姨,要是你猶豫超過三秒,後麵排隊的人能把你盯得頭皮發麻。"
推開斑駁的玻璃門,熱氣裹挾著糖醋排骨的香氣撲麵而來。九月側身避開端著餐盤的學生,指著角落的藍色招牌:"那間"舌尖小築"零食店,半夜趕作業時全靠它續命。旁邊文印店打印雙麵才一毛錢,但彆在飯點去——老板會一邊給你裝訂論文,一邊吆喝著讓你快讓開,彆擋住他看球賽。"
踏上貼滿防滑條的水泥樓梯,二樓走廊的白熾燈將眾人的影子拉得老長。"左邊是大眾食堂,"九月指著飄出爆炒聲的窗口,透過玻璃能看見師傅顛勺時騰起的火苗,"酸辣土豆絲隻要三塊錢,不過打飯的李叔手抖是出了名的,想多吃點肉,記得喊他"叔,您今天真帥"。"幾個女生被逗得笑出聲。
她轉身指向另一側掛著星月標誌的門簾:"右邊是清真食堂,專門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同學準備,大盤雞和牛肉拉麵香得能勾人魂。"九月特意放輕聲音,"這裡的食材和餐具都是獨立使用的,大家進來要注意尊重習俗,彆帶外麵的食物。"門簾後飄出烤饢的焦香,混著維語歌曲的旋律。
兩排窗口中間,一扇玻璃推拉門透出暖黃色燈光。"這個聯通兩個食堂的超市是隱藏彩蛋,"九月推開門,貨架上的飲料瓶在燈光下泛著微光,"想吃大眾食堂的糖醋裡脊,又惦記清真食堂的手抓飯?從這兒就能穿過去。不過要做好心理準備——"她拿起貨架上的泡麵,指著價簽笑道,"紅燒牛肉麵比校外貴一塊五,但淩晨三點斷電後,這裡就是全校唯一的"救命糧站"。"
暮色徹底籠罩校園時,九月帶著新生在食堂門口告彆。看著幾個女生圍在餐卡充值機前研究操作,她想起自己大一在這兒手足無措的模樣——當時也是學長手把手教她如何掛失補辦,還特意提醒"二樓大眾食堂的免費湯彆喝,味道像刷鍋水"。夜風掠過食堂外的槐樹林,將飄來的《生日快樂歌》揉碎在燈火裡,不知是哪個窗口又在為學生慶祝生日。
穿過爬滿紫藤的拱形長廊,九月抬手擦了擦額角的汗,指著前方磚紅色的蘇式建築對新生們說:“看,那就是咱們西校區圖書館,外牆的爬山虎到秋天會變成一片紅!”蟬鳴聲裡,幾個女生踮腳張望,行李箱輪子在石板路上磕出清脆聲響。
“圖書館早上七點半開館,晚上十點閉館,自習室會多留一小時。”九月推開斑駁的實木門,老式銅把手還帶著餘溫,頭頂的吊扇立刻發出熟悉的嗡鳴聲。前廳牆麵上掛著褪色的借閱須知,旁邊公告欄貼滿四六級講座海報,“記得帶好校園卡,借書還書都得找管理員登記。”
順著樓梯往上走,每級台階都泛著被歲月磨亮的光澤。“一樓是社科區,”九月側身避開橫梁,“曆史、哲學、經濟類書籍都在這兒。最裡麵的木櫃鎖著珍貴典籍,管理員趙老師每天要擦三遍玻璃。”二樓飄來舊書特有的黴味,泛黃的書架間擠滿外國文學譯本,“日語原版書在東南角,不過得小心李老師,她最討厭有人折書頁,上次有個男生用麵包袋當書簽,被念叨了半學期。”
三樓的風扇轉得飛快,吹得窗台上的綠蘿葉子沙沙響。“語言學習專區到了!”九月指著整麵牆的鐵皮書架,“四六級真題、小語種教材都在這兒。窗邊的長桌是英語角固定場地,周老師每周三下午會來檢查——千萬彆在桌上刻字,他能對著劃痕盯半天。”
自習室的木窗大開著,穿堂風裹著桂花香湧進來。夕陽把老式吊燈的影子投在水泥地上,形成交錯的格子。“這兒是全校區最搶手的地方,”九月掀開被風吹起的窗簾,“每天六點就有人來排隊。管理員陳老師每天傍晚都會來巡場,要是發現有人打瞌睡,就會輕輕敲敲桌子提醒。”她突然笑起來:“不過陳老師人特彆好,去年冬天我感冒咳嗽,他悄悄給我端來一杯胖大海。”
暮色漸濃時,新生們圍在二樓櫃台前看管理員登記借書。老花鏡滑到鼻尖的王老師正仔細核對書目,鋼筆尖在牛皮紙登記簿上沙沙作響。“要是找不到書,儘管問穿藍布圍裙的老師,他們閉著眼都能說出每本書的位置。”她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忽然想起一年前自己也是這樣,攥著書單站在櫃台前,被管理員老師的耐心講解暖到心裡。
"學姐,你人真好。"一個新生感慨地說,"要是沒有你,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沒關係,我也是從你們這個時候過來的。"九月笑著說,"我們學院有個傳統,每個新生都會收到一本學長學姐編寫的《外語生存指南》,裡麵有選課攻略、外教喜好,還有很多實用的學習技巧。"
回到宿舍時,已經快九點了。九月癱倒在床上,渾身酸痛,但心裡卻充滿了滿足感。這一天,她接待了二十多位新生,為他們解答疑惑,幫助他們開啟了大學生活的第一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躺在床上,九月回想起一年前自己剛入學時的情景。那時的她,也是在學長學姐的幫助下,一點點熟悉這個陌生的校園。如今,她也成了那個幫助新生的人,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傳遞溫暖。
"原來成長就是這樣悄無聲息地發生。"九月輕聲說,望著窗外的月光,嘴角露出微笑。她知道,今天的經曆會成為她大學生活中難忘的回憶,也希望自己的幫助,能讓這些新生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在語言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夜深了,校園漸漸安靜下來。九月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白天那些新生們恍然大悟的表情、真誠的道謝,還有用不同語言說出的"再見"。她知道,明天又將是新的一天,還有更多的新生需要她的幫助。而她,也將繼續以熱情和專業,迎接每一個懷揣夢想的新同學,就像當初學長學姐們對她那樣。
這就是九月的一天,平凡卻又意義非凡的一天。在這個九月的日子裡,她不僅幫助了新生,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成長與感動。她知道,這份溫暖與善意,會在外國語學院不斷傳遞下去,成為每一屆學子最美好的回憶。
窗外,月光如水,灑在寧靜的校園裡。九月帶著滿足的笑容,漸漸進入了夢鄉。明天,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日子,而她與語言、與傳承的故事,還將繼續書寫下去。
喜歡我們都是九零後請大家收藏:()我們都是九零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