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乞丐出身,開局一個碗,江山全靠打。】
【他是華夏曆史上,唯一一位從南打到北的開國皇帝。】
【他驅除韃虜,複我中華,這般功績千古無二!】
【他就是曆史十大帝王第四位,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神色嚴肅:“終於到咱了,隻是沒想到能排到第四名。”
明成祖朱棣露出笑容:“咱爹真厲害,雖然咱排在第九,但是咱爹排第四啊!”
隨著天音落下,天幕畫麵一轉,伴隨著激昂的音樂,出現一位頭戴冠冕,身著明黃色九爪龍袍的帝王。
他神色嚴肅地站在山巔,雙手高舉正在祭天。
“臣,朱元璋,叩告天穹日月山川!”
“為臣,上承天道,下順臣民,設祭於紫金山巔。”
“昭告天地皇隻,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秦始皇嬴政突然開口:“好重的殺氣!”
漢武帝劉徹也忍不住說道:“這撲麵而來的霸氣,真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位帝王?”
清朝
康熙看了天幕這麼久,第一次開口:“朕之前一直沒把朱元璋放在眼裡,現在卻有一種心悸的感覺,幸好當年大清的對手不是他,否則勝負難料。”
【在曆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傲然挺立的王朝。】
【在其二百七十多年的國祚中,沒有過一個遠嫁的公主,沒有乞求過一次休戰,沒有割讓過一寸土地,沒有支付過一筆賠款。】
【哪怕天災人禍,大廈將傾之時,皇帝也是拒絕投降,以身殉國!】
【這個王朝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
【這是華夏曆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
【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是大明王朝的風骨,也是華夏兒女的傲骨!】
明朝
“後世子孫能如此,咱死而無憾。”
明太祖朱元璋聽著天幕說的話,不禁老淚縱橫,後世子孫雖然丟了江山,但沒有丟掉骨氣!
明成祖朱棣也是眼中泛起淚花,這位鐵血帝王此刻也被天幕調動起了情緒。
“不知道這天幕,咱爹能看到不?若是爹泉下有知,也會欣慰的吧!”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是他曾說過的話,而後世子孫也做到了,不愧是老朱家的種!
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神情極為亢奮:“我大宋以後也要這樣做!做一個鐵血王朝!”
“什麼?趙光義到了?讓他進來!”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沉默了,麵對天幕說出的話,他無力反駁。
早在即位之初,麵對北方而來的突厥,李世民因為內亂未平,暫時無法抽調兵力抵抗,所以和頡利可汗簽訂了渭水之盟。
在賠付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之後,突厥才退兵離開,這才給李世民騰出時間收拾玄武門之變留下的的爛攤子。
雖然幾年前已經生擒頡利可汗,並讓他在宴會上跳舞助興。但是渭水之盟仍然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想想就覺得恥辱。
而現在麵對吐蕃問題上,李世民為了不耽誤自己東征高句麗的大局,主張和親政策。
他想在李唐宗室中尋找一位適齡少女,隨便封個公主稱號,直接嫁給吐蕃的鬆讚乾布。
這樣可以讓吐蕃安生最少十年,他李世民才有時間東征高句麗。
這可是隋煬帝都沒拿下的疆土,如果開疆拓土成功,那他就是無可爭議的千古一帝!
可是現在,李世民決定改變主意了,不和親了!
小小吐蕃而已,再敢作亂,直接請衛國公李靖出山,滅了它便是!
西漢
漢高祖劉邦沉默了。
漢武帝劉徹也沉默了。
在漢初之時,大漢士兵無法抵禦匈奴的侵擾,因為匈奴的騎兵威懾力太大,在衛青之前,幾乎沒打過勝仗。
打了敗仗怎麼辦?
割地、賠款、和親。
無言的沉默,充斥著兩個時空的未央宮。
秦朝
“朱元璋這個明朝,朕佩服!”
秦始皇嬴政心中震驚不已,後世還有如此王朝,真乃鐵骨錚錚之模範。
【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之身白手起家,從一個小兵做起,最終推翻暴元,解救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元朝
元順帝開口:“速速去查,把叫朱元璋的人都殺了!”
脫脫帖木兒:“陛下不可!這樣隻會加劇暴動!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會有人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