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繼續講講安史之亂。】
【755年,安祿山以“清君側”為名,聯合史思明在範陽起兵,迅速攻占洛陽,次年稱帝,國號大燕。】
【756年,叛軍攻破潼關,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途中發生馬嵬驛兵變,楊國忠被殺,楊貴妃自縊。】
“李隆基!”
唐太宗李世民震怒不已,這唐玄宗竟然把江山都給丟了!
“扶朕起來!朕要殺了安祿山!”
昏迷中的李隆基醒來後聽到此話,當即目露凶光暴喝道。
史思明一愣:“我也造反了?”
【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啟用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平叛。】
“好好好,朕還沒死呢,太子就登基了!”
唐玄宗李隆基氣不打一處來,天幕氣朕,楊玉環和安祿山也氣朕,就連太子也沒放過朕!
太子李亨:“遭了!父皇不會提著寶劍來殺我吧?”
【757年,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唐軍借回紇兵力收複長安和洛陽。】
【這安祿山父子,可真是父慈子孝的典範啊!】
正準備起兵謀反的安祿山:“???”
待在安祿山身邊的安慶緒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爹啊!天幕胡說八道!”
“孩兒對爹您忠心耿耿,不可能叛變!”
史思明也是哈哈大笑:“這安祿山父子,哈哈哈!”
【759年,史思明殺安慶緒,再度反叛,攻占洛陽。】
【而後,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弑父繼位。】
【很難繃,這段曆史可以說是很有節目效果了,父慈子孝,反複背刺。】
剛才還在嘲笑安祿山的史思明,瞬間呆滯。
“來了!把那孽子綁過來!”
史思明反應過來後,對部下吩咐,準備要弄死史朝義。
【762年,唐代宗李豫繼位,聯合回紇軍開始反攻。】
【763年,史朝義兵敗自殺,曆時八年的安史之亂終被平定。】
“還好我大唐後繼有人,才沒有落入賊寇之手。”
唐太宗李世民長籲一口氣,對於李亨和李豫的表現還算滿意。
至於李隆基?他自求多福吧!
【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了,可是給百姓和大唐帶來的損失無法彌補。】
【戰亂導致全國人口從約5300萬驟降至不足1700萬。】
【北方經濟遭毀滅性打擊,江南成為財政支柱,推動經濟重心南移。】
【為安撫降將,唐朝承認河北等地節度使的自治權,形成河朔三鎮等割據勢力,中央權威一落千丈。】
【邊防軍內調平叛,吐蕃趁機占領河西走廊,甚至一度攻入長安。】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盛世大唐從此走向沒落,已經名存實亡了。】
“唉,沒有永恒的王朝啊!”
李世民歎氣,這是曆史的規律。
後世連皇帝都沒了,他又能怎麼辦呢?
【咱們說回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怎麼說呢?】
【他要是早死二十年,必為千古一帝!】
此話一出,唐朝之前的皇帝都是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