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鬥母宮,四百多年前,它是一座道觀,但是被後人改造成了佛教場所。】
【它現在是泰山佛道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天幕中的兩人來到鬥母宮,女生對著鏡頭解說道。
“又來了一個佛教?和釋教又有什麼關聯?”
老子李耳看著天幕皺起眉頭,怎麼誰都能和道家扯上關係。
“也不知道這後世的道教,和我們現在的道家,是不是傳承關係?”
莊子也皺起眉頭,自言自語帝說道。
就在這時,天幕中的小情侶走到了一棵歪倒在地的槐樹麵前。
此樹橫躺在地,猶如一條蜿蜒的巨龍橫臥在此。
【這是臥龍槐,俗話說門前一棵槐,不是招寶就是進財!我祝觀看到這裡的朋友們,祝您發財!】
“這後世人恭維彆人的時候,都這麼直白嗎?”
孔子聞言後笑了,淡淡地說道。
“這後世人怎麼對錢財如此著迷?”
剛當上秦王的少年嬴政不解,開口向呂不韋問道。
“世人多愛權勢,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錢能通天啊!”
呂不韋勾起嘴角,露出一抹微笑,輕聲對嬴政說道。
【著名唐代詩人,詩聖杜甫曾說過,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天幕中的女生指著一塊刻有“青未了”的巨石,對著鏡頭說道。
【這表達了杜甫看到連綿不絕的泰山後,自己對於泰山的讚美!】
“哦?又一個大唐的詩人!還被稱為詩聖!”
唐太宗李世民揚起眉頭,怎麼這天幕提到的詩人,基本都是唐代的?
“朕的大唐的文人墨客當真如此之多?”
“等天幕播放結束,朕就拍視頻上傳天幕,向李白和杜甫問個好,看看他們是長的如何模樣?”
唐太宗李世民咂咂嘴,對於詩詞歌賦之類的文化很感興趣。
他也很想和李白杜甫跨時代交流一番,看看這詩仙和詩聖有何不同於凡人!
李白、杜甫、高適三人此刻正在深山老林之中尋幽訪仙,尋仙草煉仙丹。
“杜子美!天幕提到你了!”
李白淡淡一笑,朝著杜甫伸出大拇指。
“嗨!我這算什麼!太白兄您早就被天幕提到多次了!”
杜甫聞言後,對李白擺擺手,謙虛地說道。
“太白兄和子美賢弟都已名揚千古,唯有我名不見經傳啊!”
一旁的高適看到兩人互相商業吹捧,心中不是滋味,便開口說道。
“高兄不必氣餒,我觀高兄頭角崢嶸,心有溝壑,若是上得戰場或許會有一番大作為!”
杜甫認真地看著高適,對他開導一番,生怕這老兄心懷不滿,導致三人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
“子美賢弟不說還好,說了之後,為兄竟也有一股征戰沙場的衝動!”
“等這次遊曆結束,我就去塞外投軍報國!若是能建功立業封妻蔭子,那就再好不過了!”
高適眼中突然出現亮光,原本有些失落的心情也好轉起來,有些期待地說道。
天幕中的情侶走了好久,又看到了一棵槐樹橫倒在地,攔住了去路,成為一棵攔路槐。
【這是四槐樹,相傳是唐朝盧國公程咬金所栽。】
【程咬金被封盧國公後,榮歸故裡,路過泰山時順道栽了很多槐樹,到民國時期,僅存在四棵。】
【到了現在,那四棵槐樹也就剩下一棵還活著,眼前這一棵倒在路上的槐樹也已經死亡。】
【在唐朝時,槐樹是吉祥之樹,是三公宰輔之位和科第吉兆的象征,栽種槐樹也是希望後代蒙蔭。】
這次換成男生為觀眾講解,講完後兩人又開始繼續爬山。
“沒想到程知節隨手栽種的槐樹,都能成為後世之人瞻仰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