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說明,有些上榜之人以謀士出身,繼而出將入相,其實放在文臣榜也可以。】
【所以謀士榜和文臣榜,大家可以相互對照著觀看!】
【特彆說明,鬼穀子此人是否是真的曆史人物還存有疑問,故此不參與盤點。】
蘇秦:“???”
張儀:“???”
那我們的師父是誰?
這天幕不是瞎扯淡嗎?
【曆史十大謀士第十名,黑衣宰相姚廣孝!】
“嗯?姚廣孝竟上榜了?”
明成祖朱棣露出意外的表情,驚訝地說道。
“完了,天幕又要說起靖難之役的事情了!”
朱棣有些頭疼,歎了口氣說道。
算了,早晚會被天幕盤點的,朕心中無愧就行!
“這姚廣孝又是何人?”
“他有何功績?憑什麼上榜?”
這是大多數古人的心聲,看著天幕中出現的這個陌生的名字,他們心中難免有些不服氣。
【姚廣孝,法名道衍,號獨庵老人、逃虛子,明初著名政治家、佛學家。】
【因輔佐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而聞名,被世人稱為“黑衣宰相”。】
【他是中國曆史上,罕見的以僧人身份深度參與政治並影響王朝命運的人物。】
“竟然是道衍這個和尚!咱記得他!”
明太祖朱元璋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地說道。
“這位竟是一位僧人?總算看到佛教中人了!”
老子李耳精神一振,盯著天幕驚訝地說道。
“姚廣孝身為佛門中人,法號竟然為道衍,有意思!”
隋文帝楊堅一愣,有些意外地說道。
“這就是明成祖朱棣的謀士?”
“不知他和趙普相比起來,如何?”
宋太祖趙匡胤摸著下巴,好奇地說道。
【姚廣孝出生於蘇州,十四歲出家為僧,研習佛法的同時廣泛涉獵儒、道、兵法等學問。】
【他精通陰陽術數,擅長謀略,早年遊曆四方,結交名士,逐漸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抱負。】
“這姚廣孝竟也是位奇人?”
“不知相比於袁天罡和李淳風又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一揚眉毛,饒有興趣地說道。
【洪武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詔令精通儒書的僧人到禮部應試,姚廣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師,但卻沒被授為僧官,隻獲賜僧衣。】
【姚廣孝後來經人推薦進入天界寺,謀得一僧職。】
【洪武十五年,馬皇後病逝,明太祖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
【姚廣孝得到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舉薦,並與燕王朱棣相談甚歡,便要求隨朱棣前往北平。】
【姚廣孝到北平後,任慶壽寺主持,時常出入燕王府,與朱棣密談。】
【有傳聞,姚廣孝曾以“贈白帽”的典故暗示朱棣“王”上加“白”即為“皇”,暗中鼓動朱棣爭奪皇位。】
“好你個道衍!原來是你讓老四造反的!”
“來人!去天界寺捉拿道衍!”
明太祖朱元璋大怒,咬牙切齒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