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到了漢朝,就逐漸開始分家了!】
【漢朝的古人,認為合音律者為歌,不合音律者為詩。】
【他們將“歌”特指配樂演唱的韻文,與“詩”相對。】
【例如《詩經》中的作品原本多為配樂歌詞,漢樂府詩也因音樂機構“樂府”采集而得名。】
“原來詩歌竟會如此發展?”
天幕下,孔子愣住了。
他忽然覺得天幕說的好有道理。
詩和歌似乎分開更合適?
【詩起源於春秋,發展於兩漢,盛行於唐朝!】
【賦起源於戰國,盛行於兩漢和魏晉。】
【接下來就是本期的重點,詞!】
“我倒要看看,這詞和詩,到底孰強孰弱?!”
曹植看到這裡,頓時來勁了。
在他認知裡,那個什麼“詞”,聽都沒聽過,肯定不如“詩”,更是和“賦”差的遠!
在他心中,賦才是王道!
詩、歌,旁門左道也!
【詞始於南朝梁代,形成於隋唐,盛行於宋代。】
【詞,最初是為了配合宴樂樂曲填寫的歌詩,與音樂關係更緊密。】
“原來如此!”
天幕下,屈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徹底明白了。
【詩,是以整齊句式為主,如五言、七言律詩或絕句,古體詩雖長短自由但整體規整。】
【詞,則被稱為“長短句”,是按詞牌固定格式填寫,句式參差。】
【詩,題目自由。詞,必須標注詞牌名,且每種詞牌對應特定格律。】
“也就是說,詞牌名就像是一首曲子,而詞的內容就像是歌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曲子是固定的,歌詞每人填寫的都不一樣……”
陶淵明看著天幕,若有所思地說道。
他似乎是看明白了,已經大概弄清楚詞的結構和特色了。
【詩,早期合樂稱“歌”,後逐漸脫離音樂。詞,始終與樂曲綁定,需按曲調填詞。】
【詩一韻到底且限平聲韻。詞可換韻、平仄通押,韻腳疏密依詞牌而定。】
【詩境闊大,適合表達群體情感。詞境深婉,擅長挖掘個體幽微心境。】
“嗯,朕懂了!”
“天幕快開始盤點吧!”
秦始皇嬴政點了點頭,有些急不可耐地說道。
【曆史十大詞人第十位,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文壇領袖和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
【他不僅在文學上成就卓著,在政治、史學、金石學等領域也影響深遠。】
“北宋?”
“竟是我宋朝的文人!”
宋太祖趙匡胤頓時興奮起來,精神抖擻地說道。
之前天幕好像說詞盛行於宋?
那這麼說來,恐怕排行榜大部分都是宋朝詞人吧!
要是盤點這個,那他可就不困了!
難得天幕要誇讚宋朝,趙匡胤當然是激動萬分了!
“歐陽永叔的文學造詣很高,但是其詞作過於鬆散,第十名都有點高了!”
李清照躺在樹蔭下的搖椅上,撇了撇嘴說道。
她似乎對歐陽修的詞有些看不上。
喜歡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請大家收藏:()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