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生於錢塘,出身書香門第。少年時聰穎博學,通曉經史,尤擅音律與文學,展現出卓越的藝術天賦。】
【1080年,二十四歲的周邦彥以太學生身份入汴京求學,因文采斐然,受到時人矚目。】
“又是一位年少成名的才俊!”
孔子捋了捋胡須,滿意地點頭說道。
他通過天幕,看到了後世朝代的繁榮,也看到了唐詩宋詞的發展。
看到這些年輕的俊傑後,孔子打心裡感覺到高興。
儒學、文化這方麵,後繼有人啊!
【1083年,周邦彥向宋神宗獻長篇賦文《汴都賦》,讚頌新政與汴京繁華。】
【此賦以宏大的鋪敘和典雅的文風震動朝野,神宗大悅,擢其為太學正,也就是國子監的學官,由此步入仕途。】
“這都宋朝了,怎麼還流行作賦?”
曹植看著這裡,疑惑不解地說道。
要知道,賦的巔峰時期在漢朝,後麵的唐朝作賦的人就不多了。
結果在這宋朝,居然連續看到秦觀的《黃樓賦》和周邦彥的《汴都賦》!
難怪天幕說北宋是華夏曆史上,文化和經濟最繁榮的時期!
窺一斑而知全豹,可想而知,這汴京是該有多麼的富裕繁華!
【宋神宗去世後,宋哲宗繼位,高太後執政,舊黨司馬光等人得勢,新黨王安石等人被貶。】
“終於看到天幕提到司馬光了!”
“原來是宋朝人!”
漢武帝劉徹看到這裡,瞬間興奮起來,指著天幕說道。
他之前一直對司馬光很好奇,現在終於知道對方是宋朝的大臣了,看起來官職還不低。
【周邦彥因曾讚頌新法,被排擠出京,外放為廬州教授、溧水縣令等職。】
【這段經曆使他深刻體會到宦海浮沉,其詞作中開始融入羈旅漂泊與人生感慨,如《滿庭芳》】
【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詞!】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
“好靈動的描寫!”
屈原剛看到第一句詞就雙眼發亮,無比驚喜地說道。
他覺得詞中“老”和“肥”用的太好了,就像李賀的那個“煎”字,把整篇詩詞的意境拉了上去。
“好詞!”
“這周邦彥的詞,和之前上榜的幾位詞人的風格都不一樣,讓人耳目一新!”
陶淵明閉上眼睛,一臉陶醉地說道。
這首詞所描繪的景色,很是讓他喜歡。
“整首詞將詞人的身世之感、羈旅之愁與眼前之景完美融合。”
“詞中有畫,畫中有情,不錯!”
柳宗元看著天幕,沉吟片刻後,開口點評道。
果然是能上榜的詞人,寫的詞還真有水平!
【宋哲宗親政後,新黨重新得勢,周邦彥被召回汴京,任秘書省正字、校書郎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