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電,我們來聊聊水。】
【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飲用水,它比電更重要!】
“確實,水更重要!”
“我們的時代沒有電,照樣可以生活。”
“可是如果沒有食物和水,恐怕要渴死餓死了……”
孔子盤坐在樹蔭下,對身邊圍坐一圈的弟子們說道。
無論是動物和植物,都離不開水源,這是生存的需要。
【中國十大工程之一,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
“南方的水是很多,可是應該怎樣調到北方?”
“標兒,老四,你們說說看!”
明太祖朱元璋背負雙手,轉頭看向朱標和朱棣,開口說道。
“父皇,孩兒以為可以利用京杭大運河!”
朱標向前一步,對著朱元璋躬身說道。
“父皇,兒臣猜測,後世之人肯定挖掘渠道,並鋪設管道,或利用原本河道進行改良!”
朱棣深吸一口氣,向前走了兩步,對朱元璋抱拳行禮道。
“好!”
“不愧是咱的兒子,你們都很優秀!”
“老四,你以後好好輔佐你大哥,把咱的大明打造成超越唐宋的盛世!”
朱元璋露出欣慰的笑容,走到朱棣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開口說道。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為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問題,而實施的戰略性工程,通過跨流域調水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
【中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北方占全國18的水資源卻需要支撐45的人口和耕地,華北地區長期超采地下水,引發地麵沉降等問題。】
【南水北調工程於2002年正式啟動,規劃分東、中、西三線,覆蓋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
“果然和朕想的一樣,這可是個大工程啊!”
秦始皇嬴政露出笑容,感歎不已地說道。
他猜到這項工程會很大,但是沒想到居然涉及到了長江、黃河、海河和淮河。
這真是令人震撼的工程!
【東線工程,從江蘇揚州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沿線湖泊北送,經13級泵站提水至山東、河北、天津。】
【一期工程2013年通水,年調水量約90億立方米。】
【中線工程,從湖北丹江口水庫引水,經河南、河北自流至北京、天津。】
【全長1432公裡,2014年通水,年均調水超90億立方米,惠及約7900萬人。】
【西線工程還在規劃中,預計從長江上遊調水至黃河上遊,解決西北乾旱問題,但因高海拔、生態敏感及國際河流爭議,尚未開工。】
“這後世的人口也太誇張了!”
漢武帝劉徹目瞪口呆地看著天幕,震驚不已地說道。
要知道大漢建國的時候,全國人口才一千多萬,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到他這一朝,人口才恢複到三千多萬人。
就這個成就,還曾讓漢武帝頗為自豪。
他沒想到,後世隨便一片地域的人口就能有七八千萬!
【直接緩解了華北地區,尤其是北京、天津、河北的生存性缺水問題,受益人口超1.4億,保障了首都圈和沿線城市群的經濟社會運行。】
【華北地下水超采趨勢得到初步遏製,部分地區地下水位回升。】
【比如北京地下水埋深,較2014年回升超10米,生態修複效果初顯。】
“後世之人竟然也把都城設置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