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漢宣帝劉詢也存在一些弊政與隱患。】
【漢宣帝晚年寵信宦官弘恭、石顯,縱容外戚史高,為漢元帝、漢成帝時期的外戚專權埋下伏筆。】
【他明知太子劉奭“柔仁好儒”可能誤國,卻因顧念與許皇後舊情未廢黜,間接導致西漢由盛轉衰。】
“哼!這個劉奭就是那個漢元帝吧?”
“他的兒子,乃公沒記錯的話,應該就是漢成帝劉驁吧!”
“就是那個寵愛趙飛燕姐妹的那個昏君?”
漢高祖劉邦看到這裡,背負雙手冷哼一聲,不屑地說道。
沉迷溫柔鄉的皇帝,能有什麼好下場?
“宦官……外戚專權……”
“看來朕不能太過依賴衛青和去病啊!”
漢武帝劉徹神色複雜,沉聲說道。
霍光就是外戚乾政的例子,還好他沒有想造反,否則輕而易舉!
【漢宣帝時期,經濟恢複依賴漢武帝時期積累的製度框架,如鹽鐵官營,缺乏根本性革新。】
【還有土地兼並問題未解決,豪強勢力依然威脅基層穩定。】
“土地兼並問題,是曆朝曆代滅亡的原因之一啊!”
“朕如果把土地按照人口來分配,是否可行?”
“那些世家門閥,恐怕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朕!”
唐太宗李世民沉思片刻後,自言自語道。
那些世家門閥之所以能夠數百年長盛不衰,不正是因為把持著大量土地和資源?
這樣,他們才能夠供應出一批批入朝為官的子弟,才能夠在朝廷中擁有話語權。
要想土地改革,就得先過世家門閥這一關!
唉,想想就頭疼!
李世民以手扶額,歎息了一聲。
【漢宣帝統治時期,是西漢國力的最後巔峰!】
【在此期間,西漢戶籍增殖、國庫充盈、邊疆穩固,史稱“孝宣之治”,是漢武帝之後綜合國力的最高點。】
【從罪臣遺孤到中興明君,其人生軌跡充滿戲劇性。他既得益於霍光選嗣的偶然,也憑借自身權謀與民本意識抓住機遇。】
【儒法並用的“霸王道雜之”深刻影響中國帝製時代的統治術】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為後世中原王朝經略西域奠定基礎。】
“可惜他選的太子不怎麼樣,導致西漢走向衰敗!”
宋太祖趙匡胤看到這裡,嘖嘖說道。
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漢宣帝劉詢諡號“孝宣皇帝”,東漢時追尊為“漢中宗”,葬於杜陵。】
【他統治的二十五年,是西漢國力巔峰期,史稱“孝宣中興”,《漢書》讚其“功光祖宗,業垂後嗣”。】
“中興之主?”
“不錯不錯!”
漢文帝劉恒點了點頭,開口讚揚道。
這劉詢從草根逆襲,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非常厲害了!
【漢宣帝劉詢以草根逆襲的傳奇人生、務實靈活的政治手腕,以及對外開拓與對內安民的平衡,成為西漢最具影響力的君主之一。】
【其治術深刻影響了後世“儒表法裡”的統治模式。】
【劉詢以“民間天子”的視角治國,兼具草根的務實與帝王的權謀。】
【既延續漢武帝的開拓精神,又修正其苛政,成為西漢由盛轉衰前最後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