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的形象,成為後世評價權臣的標尺。】
【他雖未篡位,但以權術架空皇權,影響東漢至明清的權臣政治邏輯。】
【諸葛亮、張居正等人均以“霍光輔政”自喻,強調匡扶社稷之誌。】
【王莽、曹操、司馬懿等人被世人視為“霍光式權臣”的惡化版,警示權臣篡位的風險。】
“天幕胡說八道!”
“吾曹某人一生忠心於大漢,未曾有半分不軌之心!”
“豈能將吾與王莽並列?”
曹操看到這裡,頓時勃然大怒,站起身來憤怒地說道。
天幕怎麼能如此評價他呢?!
“不對!這司馬懿是怎麼回事?”
“怎麼還有他的事?!”
曹操這才注意到司馬懿,頓時頭皮發麻,對著天幕驚呼道。
要知道,司馬懿可是在他帳下做事的!
難道未來司馬懿也造反了?
曹丕建立的魏國,是不是就是被司馬懿推翻的?
雖然現在司馬懿的官職很低微,但是曹操還是起了疑心。
“許褚!”
“你去把司馬懿抓過來!”
曹操心中一旦起了疑心,就收不住了,越想越是心驚,連忙開口對身邊的許褚吩咐道。
“怎麼還有我?!”
司馬懿這時候也懵逼了,瞠目結舌地看著天幕。
難道未來他也造反了?
造的誰的反?
難道是曹操的?
壞了!
曹操會不會派人來抓我?!
司馬懿想到這裡,頓時頭皮發麻,連忙收拾東西準備跑路。
【霍光通過聯姻控製後宮,開創西漢外戚乾政模式,直接影響了王莽篡漢。】
【班固在《漢書·外戚傳》中直言:“漢興以後,至於哀、平,外家二十餘,霍氏尤盛。”】
“王莽可比霍光差遠了!”
“霍光的能力確實厲害,可惜家族實力龐大,坑害了自己!”
天幕下,漢光武帝劉秀撇了撇嘴,對王莽表示不屑。
若是沒有霍光,漢朝可能都撐不到漢宣帝即位!
【霍光一生恪守“不篡位”底線,卻因家族腐敗招致滅門。這揭示古代權臣的困境。】
【權力集中可高效治國,但必然催生家族特權。】
【個人道德無法約束集團利益,最終反噬自身。】
“自古以來,權臣都沒有好下場!”
“比如我大清的多爾袞……”
康熙抬頭看著天幕,頗為感歎地說道。
多爾袞身為清朝第一開國功臣,死後卻被剝奪封號,甚至被掘墳鞭屍……
他雖然知道多爾袞冤枉,但為了維護順治的權威,還是保持了沉默態度。
【霍光的曆史意義在於“以權臣之身行帝王之實,卻未突破君臣名分”。】
【他的執政既延續了漢室穩定,也加速了西漢皇權的衰落。】
【霍光的一生展現了權力與家族命運的悖論。】
【他以非凡的能力穩定漢室,卻因專權與家族腐敗走向毀滅。】
【其故事成為古代政治中“權臣何以善終”的經典案例。】
“不能善終又如何?”
“雖千萬人吾亦往矣!”
張居正看到這裡,深吸了一口氣,沉聲緩緩說道。
他寧可不要善終,也要進行改革!
大明不僅僅是朱家的大明,也是天下所有百姓的大明!
【正如呂思勉所言:“霍光之能安漢,在其能行。霍氏之覆亡,在其不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