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三國,就得從黃巾起義說起。】
【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爆發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具有深遠的曆史影響。】
“昔日大澤鄉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轉眼間,在大漢末年竟然也出現農民起義了!”
漢高祖劉邦看到這裡,心中五味雜陳,歎息著說道。
【東漢末年宦官、外戚專權,政治極度黑暗,賣官鬻爵成風。】
【豪強地主大量兼並土地,農民失去土地,淪為流民或依附於豪強。】
【政府橫征暴斂,加上連年災荒,旱災、蝗災、瘟疫不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階級矛盾空前激化,民不聊生,反抗情緒高漲。】
【在這種背景下,張角橫空出世,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張角,就是那個黃巾軍領袖嗎?”
漢武帝劉徹目光一凜,聲音低沉地開口說道。
這是一個怎樣的人?
天幕又會怎樣評價張角?
【張角,是東漢末年太平道創始人、黃巾起義領袖,華夏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宗教起義領導者之一。】
【他是冀州钜鹿郡人,生年不詳,出身平民階層。】
【據《後漢書》記載,張角通曉醫術,曾以符水咒法為人治病,在民間積累聲望。】
【他融合《太平經》、讖緯學說及民間信仰,提出“致太平”理想,主張平等、均富,創立太平道。】
【張角利用太平道宣揚“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為起義提供思想武器和凝聚力。】
“太平道?”
“這又和道教是什麼關係?”
老子李耳盤坐在地,頗為好奇地問道。
佛教怎麼傳入華夏的,他已經知道了。
他現在唯獨對道教一概不知,隻能察覺到和道家有關。
【公元184年,也就是漢靈帝光和七年。】
【張角及其兄弟張寶、張梁。,以傳播太平道為掩護,長期在民間進行秘密組織和宣傳工作。】
【張角派遣弟子到各地傳道,發展信徒數十萬,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
【他又按地區,劃分為“三十六方”,每方設渠帥統領。】
“嘶!”
“數十萬!”
“這個太平道,竟能凝聚如此多的信徒!”
孔子頓時傻眼了,目瞪口呆地說道。
這就是宗教的凝聚力嗎?
簡直太恐怖了!
【原定於甲子年三月五日在洛陽和各地同時起義。】
【因叛徒告密,計劃提前泄露,洛陽的聯絡人馬元義被捕車裂,朝廷開始大肆搜捕太平道信徒。】
【張角當機立斷,於公元184年二月提前發動起義,起義軍以頭裹黃巾為標誌,故稱“黃巾軍”。】
【起義爆發後,各地響應,“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起義軍攻打郡縣,焚燒官府,懲處官吏,聲勢浩大。】
“每逢王朝末期,總是會出現農民起義,此乃曆史規律!”
“老百姓都快餓死了,不造反難道躺著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