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誓死相隨,諸葛亮“鞠躬儘瘁”,法正、黃忠等降將效忠,體現了劉備識人用人之能。】
【從織席販履到吸引糜竺傾家產資助、孫乾等名士投效,彰顯了劉備的人格魅力。】
“劉備在這一點上,倒是和太祖高皇帝一脈相承!”
漢武帝劉徹點了點頭,看著天幕開口說道。
劉備在籠絡人心這方麵,簡直和劉邦當年一樣!
雖然劉備不是劉徹的子孫後代,但是不妨礙劉徹欣賞他。
【劉備一生,展現了堅韌的生命力。】
【他47歲前,五失徐州、六易其主,妻離子散,卻始終不棄興複漢室之誌。】
【赤壁之戰中,劉備以弱勢聯合孫權,漢中戰役首勝曹操,展現了他的戰略眼光。】
“好!”
“這劉備不愧是我劉家皇室血脈!”
“竟能在大漢亡國之後又建立一個蜀漢,屬實難得!”
漢光武帝劉秀看到這裡,連聲叫好,對劉備的表現很滿意。
雖然他和劉備沒什麼血緣關係,但是對方延續了漢室的榮耀,值得稱讚!
【當然,劉備也存在一些爭議和不足。】
“要開始批評了嗎?”
劉備望著天幕,深吸了一口氣,準備等著挨罵。
當然,他也可以從中吸取教訓,從而在未來避免悲劇的發生。
【劉備借援助劉璋之名入蜀,卻反客為主奪其基業,龐統獻上中下三策,他卻擇中策掩耳盜鈴。】
【劉備根據《隆中對》“跨有荊益”的戰略規劃,入川前已計劃奪取益州。】
【劉璋因受張魯威脅及擔憂曹操南下,誤信劉備“同宗之誼”,主動邀請其入川助戰,實則引狼入室。】
“哼!”
“劉大耳滿口仁義道德,做的事卻是令天下人所不恥!”
曹操看到這裡,撇了撇嘴,不屑地說道。
雖然他嘴上不屑一顧,但是心中還是挺佩服劉備的手段。
【在荊州問題上,劉備以“借”為名,占據荊州不歸還,埋下了吳蜀決裂的禍根。】
【但這件事,博主認為劉備這麼做是情有可原的。】
【荊州地處長江中遊,連接益州與江東,是北上抗曹、西進巴蜀的關鍵樞紐。】
【劉備若是失去荊州,將喪失根據地,難以實現《隆中對》的戰略規劃。】
【孫權雖借出荊州部分區域,但劉備實際控製的江南四郡為自行攻占,法理上不屬“借”的範圍,導致雙方認知分歧。】
“天幕胡說八道!”
“這分明是偏袒大耳賊!”
孫權看著天幕,眼珠子都紅了,氣急敗壞地罵道。
好你個天幕,竟能如此替劉備辯護?
簡直是豈有此理!
【劉備在軍事能力上,也存在一些短板。】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為報私仇背棄聯吳國策,七百裡連營犯兵家大忌,導致蜀漢精銳儘喪。】
【此外,劉備過度依賴老將領,生前未培養出新一代統帥,而魏國有司馬懿,吳國有陸遜。】
“嘶!”
“這一點確實是主公疏忽了!”
青年諸葛亮看到這裡,不由得皺起眉頭,沉聲說道。
培養年輕將領的計劃,要提上日程了!
【在劉備晚年,出現了領導力危機。】
【劉備稱帝後,與關羽關係微妙,未及時支援荊州,與張飛心生間隙,兄弟情誼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