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會吧!
晉朝如今統一天下,再無憂患,朝中人才濟濟,怎麼會二世而亡?
嗯,到時候看看天幕怎麼說!
司馬炎想到這些後,逐漸鬆了一口氣。
【孫休是學者型性格,重文教、好典籍,與亂世需求的鐵腕領袖存在本質衝突。】
【誅殺孫綝展現了他的權謀,但後續未能以同等力度鎮壓士族,暴露了性格矛盾。】
【他在位僅6年,未能徹底解決士族門閥專權問題,交趾叛亂耗費國力,繼承人選擇失誤間接導致孫皓暴政。】
【說白了,孫休是一個有能力修補漏洞,卻無力重建大廈的君主。】
【其悲劇既是個人局限所致,更是東吳政權結構性矛盾的必然結果。】
【若天假其年,或可延緩滅亡,但難以改變三國終歸一統的曆史軌跡。】
“可惜,曆史上的明君,大多數都是早逝!”
“就算有長命的明君,到了晚年也變得昏聵起來……”
唐太宗李世民歎息一聲,感慨萬千地說道。
他能在五十多歲去世,這麼看來,居然也不算壞事。
想到這裡,李世民哂笑一聲,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件事。
【孫休的統治,是東吳由盛轉衰的過渡期。】
【他雖力圖中興,但受製於權臣殘餘勢力與內政積弊,加之早逝,未能扭轉國運。】
【其子嗣在孫皓即位後慘遭清洗,更凸顯三國末期皇權鬥爭的殘酷性。】
【東吳明君盤點完畢,我們繼續盤點昏君!】
“彆的人朕不知道!”
“但是孫皓這小崽子,鐵定要上榜了!”
孫權咬牙切齒,額頭青筋直跳,憤怒無比地說道。
如今的孫皓剛出生沒多久,還是個嬰兒,這讓他難以下手,決定還是等天幕盤點完再做決定!
【東吳總共四代皇帝,孫權和孫休說過了,孫亮一個短期的傀儡皇帝,沒啥可說的。】
【咱們直接進入正題,盤點東吳的昏君孫皓!】
“果然是他!”
孫休一拍桌案,氣憤無比地說道。
自己這位侄子,要完蛋了!
【東吳末代皇帝孫皓,是三國時期東吳的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他是孫權之孫,廢太子孫和之子。】
【孫皓的統治以殘暴荒淫、奢侈無度、猜忌濫殺而聞名,最終導致了東吳的滅亡。】
“咦?”
“居然是如此負麵的評價!”
“這孫皓和漢靈帝相比如何?”
秦始皇嬴政一愣,無比吃驚地說道。
好家夥,這東吳不亡國才有鬼了!
【孫皓是孫和的長子,其父孫和因南魯黨爭被廢黜太子位,後遭權臣孫峻逼迫自儘。】
【年幼的孫皓隨母親何姬遷居烏程,也就是如今的浙江湖州,封為烏程侯,在地方官員萬彧的關照下成長。】
【公元264年,吳景帝孫休病逝。當時蜀漢剛被司馬昭滅亡不久,東吳內外交困。】
【由於孫休的兒子年幼,群臣考慮到需要一位年長的君主來穩定局勢。】
【在左典軍萬彧的推薦和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的支持下,時年23歲的孫皓被迎立為帝。】
“糊塗啊!”
“這孫休明明有太子,為何群臣又立新帝?”
“怕不是貪圖從龍之功吧!”
漢武帝劉徹眼中精光閃動,開口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