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年,司馬睿病逝,享年47歲,葬建平陵,就在現在的南京雞籠山。】
【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後改“元帝”】
“死的好!”
“司馬家的廢物皇帝,要他何用!”
曹操看到這裡,露出了微笑,不屑地說道。
“來人,把司馬師、司馬昭也給殺了!”
曹操眼中閃過寒芒,咬牙切齒地吩咐道。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
司馬懿雖然死了,可是還有司馬師兄弟二人,未來難保不會出現變故!
雖然他之前答應過司馬懿不殺他一家老小,但是現在司馬懿已經死了。
殺了司馬師和司馬昭又怎樣?
他可是曹操!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在曆史功績方麵,司馬睿延續晉祚,奠基江南。】
【西晉滅亡後,他以宗室身份整合南遷士族與江南本土勢力,建立東晉,避免華夏政權徹底崩潰。】
【並且,他收容百萬北方流民,促成中原文化、技術南傳,為江南經濟文化飛躍奠基。】
【司馬睿接納王導“聯合士族”策略,以“王與馬共天下”換取琅琊王氏等大族支持,實現政權平穩過渡。】
【並且調和南北士族矛盾,重用顧榮、賀循,穩定江東局麵。】
“雖然晉元帝是個窩囊皇帝,但是這點做的不錯!”
“衣冠南渡,保存了漢家火種,這是大功德!”
唐太宗李世民點了點頭,也認可了晉元帝的曆史功績。
若是任憑胡人肆虐華夏大地,很難有後世隋唐盛世的出現。
更不可能會有宋朝和明朝!
【但是,司馬睿過度依賴王氏勢力,導致王導掌中樞、王敦控兵權,開啟“門閥政治”先河,士族專權成為東晉頑疾。】
【並且,他隻滿足於割據江南,未有效組織北伐,僅派祖逖小規模北進,喪失中原人心,奠定東晉“偏安政權”基因。】
【此外,司馬睿猜忌實際掌兵將領,忌憚周玘等江南豪強,相當於削弱了抗胡力量。】
“唉!”
“王敦勢大,皇帝又太軟弱!”
“北伐難成也!”
祖逖抬頭看著天幕,歎息一聲,滿心悲涼地說道。
王敦等人不僅暗中阻撓他的北伐行動,還散布謠言誣陷他擁兵自重,意圖謀反。
晉元帝司馬睿聽信讒言,下令召回祖逖,導致他的北伐事業被迫中斷。
這和南宋嶽飛的經曆何其相似?!
可是嶽飛已經改變了曆史,成功收複失地,被封為鎮北王,還培養了少年辛棄疾。
可他呢?
他祖逖又該如何改變目前的現狀?
指望司馬睿殺了王敦?
估計皇帝聽到這句話都得被嚇尿!
【史載司馬睿“恭儉有餘而明斷不足”,說他缺乏雄主魄力,遇危機常猶豫不決。】
【司馬睿是“時勢造英雄”的典型,其成功更多源於“永嘉之亂”造成的權力真空與王導等士族的政治運作,而非個人雄才。】
“世間哪有那麼多能臣將相,都是時勢造就英雄罷了!”
明太祖朱元璋看到這裡,感慨萬千地說道。
就拿劉邦那群開國功臣,和他大明的開國功臣來說。
在起兵前,他們都是老鄉,有些還是殺豬屠狗之輩。
然而隨著一場場戰鬥下來,活下來的老鄉都蛻變成能征善戰的名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