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氏所在的時期,對應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粟作農業成熟,聚落規模擴大。】
【山西高平發現的南北朝《炎帝陵碑》,將神農與炎帝合二為一。】
“咦?”
“神農和炎帝合一,有意思!”
老子李耳看到這裡一愣,隨後揚起眉頭驚訝地說道。
仔細想來,這個說法也不是胡說,有它的道理!
【女媧,被稱為創世母神。】
【在神話傳說中,她摶土造人、煉石補天、製定婚姻。】
【先秦時期,女媧地位崇高,《楚辭·天問》曾提及,漢代時與伏羲並列。】
【儒家興起後,因其“造人神話”不符合倫理敘事,女媧“三皇”的地位,逐漸被燧人或黃帝取代。】
“狗屁的倫理!”
“後世那些儒學子弟難不成都學傻了?”
孔子看到這裡,頓時繃不住了,開口怒斥道。
後世那幫所謂的大儒,把路子都走窄了啊!
說白了,就是思想禁錮了!
孔子很不滿意!
他甚至覺得後世所謂的儒學,可能已經脫離了他的初衷……
【黃帝,從三皇到五帝的位移。】
【《帝王世紀》將黃帝列為三皇之末,強調其開創製度。】
【司馬遷《史記》將其歸為五帝之首,突出國家雛形構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戰國至漢代,曆史觀從“文明創造”轉向“國家形成”,黃帝成為過渡性符號。】
“又是司馬遷?”
“這小子膽子挺大啊!”
漢武帝劉徹一驚,瞠目結舌地說道。
好家夥,司馬遷連“三皇”的位置都敢動?
嗯,改天得敲打敲打他!
【三皇傳說的曆史邏輯,表達著文明演進的隱喻。】
【在生存階段,有燧人氏,火的使用,處於舊石器晚期。】
【在探索階段,為伏羲時代,漁獵與符號,約前7000年,屬於新石器早期。】
【在穩定階段,是神農的時代,出現了農耕與醫藥,約前5000年,屬於新石器中晚期。】
“有意思!”
“後世之人的想法挺獨特!”
宋太祖趙匡胤精神一振,若有所思地說道。
他覺得,還有可能被天幕說中了!
【燧人氏代表西北羌戎族群,擁有火崇拜。】
【伏羲源自東夷太昊部,主要崇拜蛇圖騰。】
【神農關聯華夏農耕族,屬於炎帝係,以龍為圖騰。】
【三者合流,體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部落大融合。】
“這就是天下大同啊!”
明成祖朱棣背負雙手,感慨萬千地說道。
他在思考,要不要效仿炎黃,把大明周圍的幾個國家給“天下大同”了呢?
嗯,想想還有點小激動!
喜歡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請大家收藏:()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