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了“血統論”,有了民族認同構建。】
【《史記》將匈奴先祖歸為夏後氏之苗裔,鮮卑稱“黃帝少子昌意之後”,構建“華夷同源”論。】
“其實都無所謂了!”
“隻要歸降融合後,任何民族都將是我大唐的子民!”
唐太宗李世民雄心萬丈,對著天幕開口說道。
若是按照天幕演化史的說法,大家的祖先都是共同的那幾個人,那還有什麼可爭論的?
天下大同嘛!
他不介意把大唐周邊國家的百姓,都變成大唐的子民!
【在這裡,有一個爭議焦點,少昊為何被司馬遷排除在外?】
【白帝少昊的身份是東夷部落首領,以鳥為圖騰,《左傳》載其設“鳳鳥氏、玄鳥氏”等24官職。】
“是啊?”
“為什麼呢?!”
秦始皇嬴政咬牙切齒,拎著劉邦的脖子問道。
“陛下,冤枉啊!”
“司馬遷是劉邦的漢臣,可我劉季和司馬遷沒什麼關係啊!”
“劉季可是大秦的忠臣啊!”
劉邦的衣領被秦始皇薅著,臉色漲紅,委屈巴巴地說道。
他這是招誰惹誰了?
淨受這些無妄之災!
【少昊被排除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因儒家正統觀,司馬遷承孔子“刪書斷自唐虞”思想,淡化東夷色彩。】
【第二,是為突出黃帝一脈單傳,顓頊為黃帝孫,帝嚳為曾孫,刪減旁支。】
【第三,漢代推崇土德黃帝),壓製秦朝崇拜的白帝少昊。】
【少昊的缺席,折射出華夏文明形成過程中,中原中心主義對東夷文化的整合與遮蔽。】
“還說不是因為你?!”
秦始皇看到這裡,更加生氣了,手上的力氣不由自主加大了。
讓你漢朝壓製我大秦!
這口黑鍋,今天你背定了!
“咳咳!”
“停停停!”
“陛下,臣快被勒死了!”
劉邦被嬴政勒得有些喘不過氣,連忙急聲求饒道。
他算是看明白了,秦始皇這是拿他當撒氣筒呢!
沒辦法,都怪天幕把他曝光出來!
他恨天幕!
【“禪讓製”,是儒家構建的道德烏托邦。】
【堯舜禪讓被儒家塑造為“公天下”理想模板,與世襲製形成對立。】
【孟子曾說過:“唐虞禪,夏後殷周繼”。】
【舜以孝德感化家庭,以仁德治理萬民,《尚書》記載:“德自舜明”,奠定儒家“內聖外王”理論。】
“狗屁的儒家!”
“不作而食,不戰而榮,無爵而尊……”
“那些儒生和貴族,都是國家的的蛀蟲!”
商鞅看到這裡,直接被氣笑了,對著天幕罵罵咧咧地說道。
他最討厭儒家思想,認為其太過虛偽自私。
【但是,戰國竹簡《竹書紀年》揭露殘酷真相,這部古籍記載了舜囚禁堯並奪取帝位的事件。】
【書中提到“堯德衰,為舜所囚,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囚堯,複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雖然《史記》中也提到堯舉薦舜,但並未明確記載舜囚禁堯的事件。】
【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了堯舉薦舜並最終禪位給舜的過程,但並未提及舜囚禁堯的情節。】
“後世通過發掘古代墓葬來了解曆史……”
秦始皇嬴政已經鬆開了劉邦,抬頭看著天幕陷入了沉思。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