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第一位明君,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哈哈!”
“果然是朕!”
拓跋燾大馬金刀地坐在龍椅上,哈哈大笑道。
【拓跋燾,是北魏王朝的第三位皇帝,鮮卑名“佛狸伐”“佛狸”是其小名)。】
【他是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孫子、明元帝拓跋嗣的長子。】
【拓跋燾是一位雄才大略、武功赫赫的君主,在位期間極大地擴張了北魏的疆域,基本統一了北方,奠定了北魏作為北方強權的基礎,但也因其嚴苛的統治和“滅佛事件”而聞名。】
“怎麼會是拓跋燾!”
宋文帝劉義隆臉色一變,很不自然地說道。
這個拓跋燾,正是他的死對頭。
也是導致他元嘉北伐失敗的人!
【408年,拓跋燾生於平城,也就是山西大同,自幼驍勇善射,深得祖父道武帝賞識。】
【422年,他以太子身份監國,參與朝政曆練。】
【424年,拓跋燾16歲繼位,麵臨柔然南侵的危機,親率大軍迎擊,初顯軍事才能。】
“16歲,又一位少年雄主啊!”
漢武帝劉徹看到這裡,感慨萬千地說道。
唯一可惜的是,拓跋燾不是漢人……
【426428年,拓跋燾攻占夏都統萬城,俘殺夏主赫連昌,最終消滅了赫連定,徹底平定了關中地區。】
【432436年,經過多次征伐,最終攻陷北燕都城和龍,北燕主馮弘逃亡高句麗,遼東地區納入北魏版圖。】
【439年,這是拓跋燾統一北方的最後一戰。他親率大軍西征,攻陷北涼都城姑臧,俘北涼主沮渠牧犍。】
【此役標誌著北魏最終統一了北方,結束了自西晉滅亡以來長達135年的北方大分裂時期,正式進入南北朝對峙的時代。】
【拓跋燾因此被尊稱為“太武皇帝”,其武功達到頂峰。】
“拓跋燾竟然如此厲害!”
“不錯!很強!”
漢光武帝劉秀眼前一亮,微笑著說道。
嗯,有他當年一統天下的風範!
若論行軍打仗,劉秀自認可以排在皇帝中的前五名!
看到拓跋燾如此勢如破竹,他也是欣賞不已。
【此外,拓跋燾還多次擊敗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柔然”,深入漠北追擊,大大削弱了柔然的威脅,保障了北疆安全。】
【他還在北方邊境修築長城,設置軍鎮進行防禦。】
“嗯,修長城好啊!”
“最好每個朝代都要修一修!”
秦始皇嬴政看著天幕,點了點頭,欣慰地說道。
天幕向他證明了,他的長城沒有白修,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為了爭奪中原和淮河流域,拓跋燾也曾多次大舉南征劉宋。】
【其中,450451年的“元嘉北伐”與“瓜步之戰”最為著名。】
【雖然北魏軍隊一度飲馬長江,兵臨建康對岸的瓜步山,造成劉宋“元嘉之治”盛世的終結。】
【但因戰線過長、疫病流行、宋軍頑強抵抗以及後方不穩等原因,最終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北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這首詞寫的真應景啊!”
唐太宗李世民背負雙手,吟誦著辛棄疾的詞,感慨地說道。
【拓跋燾雖然以武功著稱,但也深知治國需要漢族的製度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