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洛陽後,拓跋宏以極大的決心和力度推行了一係列旨在使鮮卑族全麵漢化、融入中原文化的政策,史稱“孝文帝改革”或“太和改製”。】
【拓跋宏下令鮮卑貴族將複姓改為漢式單姓。】
【皇族“拓跋”改為“元”,他自己也改名元宏。其他如丘穆陵氏改穆氏,步六孤氏改陸氏等。】
【他禁止穿鮮卑傳統服裝,規定官員和民眾一律改穿漢服。】
【並且,他還禁止在朝廷上說鮮卑語,規定漢語為官方語言,30歲以下的官員必須說漢語,違者降職。】
“嘶!”
“竟然如此改革!”
漢武帝劉徹倒吸一口涼氣,震驚不已地說道。
這樣大刀闊斧地改革,好處顯而易見,但是其他鮮卑貴族怕是要有意見了!
【元宏鼓勵並帶頭示範鮮卑貴族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他自己就娶了漢族高門之女為後妃。】
【元宏還規定,遷到洛陽的鮮卑人,死後不得歸葬平城,必須葬在洛陽,籍貫改為河南郡洛陽縣。】
【他仿照漢族門閥製度,重新評定鮮卑貴族的門第等級,並與漢族士族按門第高低互通婚姻、分配官職,加速了鮮卑貴族與漢族士族的融合。】
【元宏還在洛陽建立孔廟,尊崇孔子,推廣儒家禮教和治國理念。】
“這是全麵漢化了啊!”
漢光武帝劉秀也是露出驚訝的神色,歎服地說道。
能看到少數民族漢化,他很高興,也佩服元宏的膽氣和魄力!
【元宏在位期間,繼續推行和完善馮太後時期建立的均田製、三長製、俸祿製。】
【他修訂北魏律法,使其更加係統和完善。】
【遷都洛陽後,中原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洛陽成為當時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佛教藝術,也在這一時期達到高峰,比如龍門石窟的開鑿。】
“這北魏倒也有意思!”
“拓跋燾滅佛,拓跋宏興佛……”
秦始皇嬴政搖了搖頭,麵帶笑意地說道。
也不知道拓跋燾此刻看到天幕,會是怎樣的表情?
【元宏的改革,極大地促進了北方鮮卑等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融合,緩和了民族矛盾,為後世隋唐的大一統和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礎。】
【漢化政策使北魏政權更深入地接受和學習了中原先進的製度、文化、生產技術,推動了北魏社會的發展和封建化進程。】
【遷都洛陽和漢化政策有助於北魏更有效地統治廣大的中原地區,增強了北魏國力。】
“難道漢化有這麼大的好處?”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緊皺眉頭,盯著天幕沉聲說道。
佛教的事暫且不談,光是這個漢化就讓他頭疼不已。
他是不太讚同漢化的,其中弊端很多,甚至有可能導致王朝崩潰!
【當然,孝文帝漢化這件事,也有消極影響和存在爭議。】
【改革觸動了鮮卑舊貴族的根本利益,遭到強烈抵製,如太子元恂叛亂,埋下了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隱患。】
“什麼?”
“太子造反了?!”
北魏孝文帝元宏心中咯噔一下,對著天幕驚聲說道。
此刻的他,才剛遷都洛陽,剛開始推行漢化。
他沒想到太子居然如此反對這件事!
“來人!”
“讓太子過來!”
元宏深吸一口氣,決定和太子好好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