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劍指藩鎮的魄力,又能知人善任聽取意見,這等明君其實很少。
唐憲宗李純能做到這樣,難怪會成為唐朝的中興之主!
【此次平叛,撬動了唐朝中興的關鍵支點。】
【朝廷成功收複江淮財賦區,保障每年400萬石漕糧、1200萬貫鹽稅輸入中央,為後續削藩提供經濟基礎。】
【政治威懾升級,打破“強藩難製”的認知,從叛亂到平定義僅35天,證明中央具備快速反應能力。】
【開創“先赦後剿”模式,分化叛軍內部,降低平叛成本。】
【拆分鎮海節度使轄區,設浙西、浙東觀察使,削弱地方軍權。】
【鹽鐵轉運使改由中央文官專職擔任,切斷藩鎮插手財政的渠道。】
【司馬光評:“錡據富饒之地,朝廷不能製者數十年,至是一朝摧折,天下聳然!”】
【此役標誌著唐朝中央對藩鎮,從被動妥協轉向主動出擊的曆史轉折。】
“殺雞儆猴啊!”
“不錯,效果達到了!”
漢高祖劉邦眯起眼睛,翹著二郎腿開口說道。
就像如今的大漢一樣,匈奴被韓信打得快要滅亡了,其餘蠻夷也是見到漢軍就落荒而逃。
在天幕的幫助下,大漢和匈奴攻守異形了!
【淮西吳元濟之役,是唐憲宗削藩戰爭中最艱苦、最具戰略意義的戰役。】
【此役終結了淮西近五十年的割據,重塑了中央權威,其經典戰術“李愬雪夜入蔡州”被載入世界軍事史。】
“沒想到,連淮西鎮也被純兒拿下了!”
唐德宗李適頓時一愣,隨即大喜過望地說道。
淮西鎮可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李純能拿下,屬實不易啊!
【淮西鎮轄申、光、蔡三州,在如今河南的南部。】
【自781年李希烈叛亂後脫離中央,曆經吳少誠、吳少陽到吳元濟三代經營。】
【淮西鎮地處中原腹心,控扼江淮漕運咽喉,以蔡州為巢穴,城防堅固。】
【此地全民皆兵,戰鬥力極強,“民不挾弓,則嬰孺亦不活”。】
【814年,節度使吳少陽去世,其子吳元濟秘不發喪,自立為留後,發兵四處劫掠,焚毀河南襄城、葉縣,威脅東都洛陽。】
“未來的藩鎮怎麼都變成獨立的小王國了?”
唐玄宗李隆基眉頭緊鎖,十分震驚地說道。
剛才天幕說李錡的時候,他還以為是個例,沒想到卻是普遍的現象。
這些各地的藩鎮紛紛獨立,想要重新收回可就太難了!
【814年,嚴綬率16道兵討伐,初期小勝,但是各軍指揮權分散,將領互相觀望導致失敗。】
【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裴度亦負傷,藩鎮聯手刺殺主戰派,製造恐怖,朝野震動。】
【816年,名將高霞寓兵敗鐵城,袁滋繼任後畏敵請和,導致士氣崩潰。】
“怎麼會這樣?”
“隻是區區一個淮西鎮,唐軍竟然屢戰屢敗?”
唐太宗李世民頓時傻眼了,難以置信地說道。
這些將領們都是吃乾飯的嗎?
若是換成李靖或者李績率軍,平定一個淮西鎮,簡直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由此可見,安史之亂後的大唐,究竟有多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