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和唐朝這樣國祚綿長的朝代就是好啊!
隨隨便便都能排出來幾個明君!
不像他的大秦……
算了,不提了!
【唐朝最後一位明君,是唐宣宗李忱!】
“什麼?!”
“這怎麼可能!”
唐武宗李炎頓時傻眼了,目瞪口呆地驚呼道。
他那個傻子叔叔,竟然成了唐朝的最後一位明君?
這天幕在和他開玩笑吧?
【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被後世譽為“小太宗”。】
【他在位期間推行改革、整頓吏治、收複失地,開創了被稱為“大中之治”的安定局麵。】
【但因晚年崇道求仙及宦官勢力複起等問題,其統治也存在爭議。】
“又一個小太宗?”
“不知道這個李忱,配不配得上這個稱號!”
唐太宗李世民目光一凜,不置可否地說道。
之前天幕說的小太宗李純,在他看來頂多算個小玄宗!
被太監殺死的皇帝,也不過如此罷了!
【李忱原名李怡,是唐憲宗李純之子,但母親鄭氏身份低微,原為叛臣李錡的妾室,後成為郭貴妃的侍女。】
【這樣的出身,使得他在複雜的宮廷鬥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他目睹了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四朝殘酷的宮廷鬥爭和宦官專權。】
【特彆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皆由宦官擁立,且大多短命或結局不佳。】
“原來唐宣宗李忱竟然是朕的老十三李怡?”
唐憲宗李純也傻眼了,十分驚愕地說道。
好家夥,他傳位給老三李恒,結果李恒的兒子有三個人當了皇帝,分彆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
到了最後,這皇位竟然來到了老十三李怡的手中?
這也太曲折離奇了!
【為了在險惡的環境中生存,避免被猜忌和迫害,李怡采取了“裝瘋賣傻、沉默寡言”的策略。】
【在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他在公眾場合表現得木訥、遲鈍。】
【甚至被皇室成員和宦官們視為“傻子”、“光叔”,這種“大智若愚”的偽裝成功保護了他。】
【846年三月,唐武宗李炎病危。掌握禁軍大權的宦官們認為“傻子”李怡易於控製,便矯詔立他為皇太叔,並改名李忱。】
“原來是裝瘋賣傻,有意思!”
“明朝的永樂大帝是不是和他學的?”
漢武帝劉徹挑起眉毛,饒有興趣地說道。
他看到李忱裝瘋賣傻,不由得想起天幕說朱棣裝傻睡在豬圈的事情。
這兩人都是屬於臥薪嘗膽,善於隱忍的人,不簡單!
【不久後,唐武宗李炎駕崩,李忱在宦官擁立下即位,是為唐宣宗。】
【宦官們本以為擁立了一個傀儡皇帝,但李忱登基後,立刻展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英明果斷、威嚴睿智”的一麵,令所有人大吃一驚。】
【他處理政務有條不紊,決斷清晰,宦官們這才意識到他數十年的“愚癡”都是偽裝。】
“精彩,太精彩了!”
曹操一邊鼓掌一邊誇讚道,眼神中充滿了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