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明等人弑君後,企圖擁立李湛的的叔叔絳王李悟。】
【但樞密使王守澄、神策軍中尉梁守謙為首的另一派宦官迅速反應,調集神策軍入宮,剿滅了劉克明一黨,並殺死了絳王李悟。】
【隨後,他們擁立了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昂繼位。】
“唉,沒想到唐朝後期,竟然比大漢的宦官之亂還嚴重!”
劉備看到這裡,歎息不已,神色複雜地說道。
大漢之所以崩潰,宦官是主要原因,尤其是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那可真是權勢滔天。
儘管如此,漢朝也沒有出現宦官殺皇帝的情況。
可見唐朝晚期的局勢,到了一個什麼地步!
恐怕也隻有唐太宗複生,才有可能重振朝綱,延續國祚吧?
【唐敬宗李湛的統治毫無建樹,沉溺享樂,荒廢國事。】
【他將個人欲望置於國家利益之上,極大地消耗了本已衰弱的國力,加速了唐朝的崩潰進程。】
【他的遇刺身亡,是唐朝宦官專權達到巔峰的標誌性事件。】
【皇帝本人成為宦官集團內部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也深刻暴露了皇權的衰弱和對宦官勢力的失控。】
【總的來說,唐敬宗李湛是一位以荒嬉怠政著稱的短命昏君。】
【他的統治,加速了唐朝滅亡的進程,是唐朝著名的昏君之一。】
“之一?”
“除了李恒和李湛,大唐還有其他昏君?”
唐高宗李治心中咯噔一下,頓時有一種不妙的預感。
【唐敬宗李湛盤點完畢,我們接著盤點下一位昏君!】
【說是昏君,其實也不算恰當,?他既非傳統意義上的昏君,也未能成為力挽狂瀾的明君。】
【他就是唐文宗李昂!】
“這又是什麼情況?”
唐太宗李世民都懵了,這晚唐的皇帝,怎麼一個比一個能整花活?
看到天幕如此評價李昂,他反倒是提起了興趣。
【李昂,是唐朝第17位皇帝。他是唐穆宗李恒的次子,唐敬宗李湛的異母弟,唐武宗李炎的哥哥。】
【同時,他也是唐朝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
“未來究竟發生了什麼?”
“朕竟然成為了悲劇?”
唐文宗李昂皺起眉頭,一臉凝重地說道。
他的計劃明明執行的很好,甚至連王守澄都乾掉了,還會有什麼意外發生嗎?
【李昂,原名李涵,生於元和四年,也就是809年,生母為貞獻皇後蕭氏。】
【他在宦官專權、皇位更迭頻繁的晚唐環境中長大,目睹父兄或縱情享樂或遭宦官弑殺的悲劇。】
【他性格沉靜好學,崇尚儒家治國理念,厭惡宦官專權。】
【826年,其兄唐敬宗被宦官劉克明等人殺害,另一派以權宦王守澄、梁守謙為首的宦官勢力迅速反擊,誅殺了劉克明一黨。】
【王守澄等宦官擁立當時年僅18歲的江王李涵為帝,後改名李昂。】
【他的繼位完全由宦官操縱,這預示了他日後政治生涯的艱難。】
“又是這個王守澄?”
“這條閹狗,居然敢染指我大唐帝位,實在是該死!”
唐代宗李豫看到這裡,頓時臉色陰沉,寒聲說道。
不是說王守澄想當皇帝,而是說唐朝的皇帝猶如他手中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