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狗屁的北京烤鴨!”
“這不是咱愛吃的南京板鴨嗎?”
明太祖朱元璋頓時皺起眉頭,十分不悅地說道。
南京板鴨起源於六朝時期,當時侯景之亂,兩軍對壘,作戰激烈,無暇顧及飯食。
當時正值中秋,肥鴨上市,百姓們便炊米煮鴨,用荷葉裹之,以為軍糧,送給梁朝的士兵們吃,稱荷葉裹鴨。
因為天氣炎熱,百姓們為了防止鴨子變質,加鹽與佐料醃製,為了方便運輸和貯藏便用夾板壓扁。
後來,百姓為了紀念那次戰鬥,便把擠壓成板狀的鴨子稱為板鴨。
這就是南京板鴨的由來。
當然,梁武帝蕭衍估計是沒吃上這板鴨,不然也不會餓死了……
後來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當地老百姓愛吃南京板鴨,他也愛吃。
不僅愛吃,他還每天都要吃一隻烤鴨!
宮裡的禦廚們,就想方設法研製鴨饌的新吃法來討好他,於是就研製出了叉燒烤鴨和燜爐烤鴨這兩種新式烤鴨。
所以當朱元璋看到天幕中曹操吃的烤鴨,才會說是南京板鴨。
一旁的燕王朱棣看到老爹發怒,一聲不吭地向後退了兩步。
他已經猜出來了,北京烤鴨估計就是未來的他遷都北京後,才誕生的名字。
歸根結底,北京烤鴨還是源於南京板鴨,不對,應該叫南京烤鴨了。
雖然朱棣知道,但是不敢和朱元璋說,不然這老頭子估計又要給他兩腳了!
不過,遷都北京這個事情,倒是可以和老爹提下建議。
南京雖好,但多是短命王朝啊!
南京地處長江下遊,長江雖提供天然屏障,但突破後缺乏縱深防禦。
南京周邊地形平坦,難以構建多層次防禦體係,導致多次被北方政權攻破。
再加上北元未滅,以後免不了北伐,定都北京更有利!
想到這裡,朱棣暗暗點頭,決定找個機會給老爹說下。
【你們看,這個揚州炒飯顆粒分明、鬆鼠桂魚酸甜平衡、碧螺蝦仁茶香四溢,都是難得的佳肴啊!】
天幕中,曹操還在進行美食品鑒。
他對著麵前的幾道菜評價很高,不斷地開口讚揚道。
“咕咚!”
秦始皇嬴政咽了口水,抿了抿嘴唇,被曹操的美食品鑒節目吸引了。
他雖然貴為皇帝,但是在吃食上麵,真還沒有吃過什麼珍饈美味。
主要是這個時代缺乏烹飪方法和各種調味料,大多數食物也是進行簡單的悶煮,放些鹽巴湊合吃。
最多再放著醬油、豆豉、花椒等簡單調料,遠不如後世菜肴美味。
雖然天幕商城開啟五六年了,但是嬴政並沒有專門去購買美食來吃。
主要是他太忙了!
受到了天幕的影響,國家的發展速度大幅提升。
再加上大秦立國不久,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他每天忙的不行,根本沒空去品嘗美食。
而禦廚們也不會直接買做好的食物給秦始皇吃,那不是砸自己飯碗嗎?
他們頂多買些後世的調味料,就這樣,做出的飯菜就比之前美味多了!
秦始皇當時也以為是後世調味料的原因,也沒有過多關注。
但是,此時的嬴政是真看得流口水了,他是真想吃了!
【秦始皇嬴政關注了魏武帝曹操!】
嬴政果斷給曹操點了關注,期待以後曹操品鑒更多品類的美食。
【你們看,這個麻婆豆腐,它兼具麻、辣、燙、香、酥、嫩等口感,真是一絕!】
曹操端起一盤麻婆豆腐,對著天幕鏡頭,不斷地誇讚道。
他吃的滿嘴流油,一邊喝著美酒一邊點評,把其他古人都看愣了。
“這些美食看起來都好好吃啊!”
“沒想到曹操除了喜愛人妻,還是個美食家!”
“不行,我得購買幾樣嘗嘗!”